我丢!他刚刚在那边讲完了原理,这边就被挖出来了?
这也太速度了,有木有?
不过……长乐公主墓……
李浩泽突然想起,历史上的李丽质是被葬入了昭陵的。
也就是皇帝老儿的皇陵里。
因此,当李世民的墓被盗时,李丽质的墓也未能幸免。
不行,等下次去大唐要跟李丽质好好唠唠这件事。
这样昭陵里的长乐公主墓就变成假的了。
至于李丽质,说不得就能躺在喜马拉雅之巅,或者昆仑之巅沉睡千年,等着被自己挖出来了!
嘶~!想想都激动。
有志者事竟成,三千越甲可吞吴,苦心人天不负,百二秦关终属楚。
咦,怎么听起来感觉怪怪的?
不管啦,只要热血就行!
如此想着,李浩泽随手点了进去。
可刚点进新闻后,李浩泽就愣住了。
只因他看到,出现在开头的并不是什么冗长的介绍或专家的权威鉴定,而是一张清晰的石刻图片跃然屏上。
这张图片上,精致地刻画着蜂窝煤与蜂窝炉的形状。
更难得的是,下方还详细雕刻了它们的制作过程,每一步都栩栩如生。
然而,真正令李浩泽心潮澎湃的,并非仅仅是这些精致的刻画。
而是那两件物品所被赋予的名字——“明达煤”与“长乐炉”!
这两个名字仿佛带着千年的呼唤,穿越时空的阻隔,与李浩泽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看来,这两件物品还真以这样的名字被命名,可就是不知为何它们没有流传到后世。
莫非……历史的修正能力竟然这么强?
沉思中的李浩泽还发现,在这张石刻的下方,还镌刻着一行小字和一首诗。
只可惜,或许是因为这个石碑的下方被浸泡在了水里,这行小字和这首诗都变得十分模糊。
不过隐隐约约间,还依旧能够看到几个字和诗句的片段。
李浩泽瞪大眼睛,终于勉强辨认出了几个字,“……嚷……力无穷,助窝大糖……”
紧接着,便是下面那首诗中的,“长乐炉中明达煤,暖……蒸汽腾腾显神威……千年……仙踪……”
李浩泽并未从这依稀可以辨认的几个字中解读出什么。
可不知为何,他突然泪湿了眼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哀伤。
就好像……就好像如果他此刻突然跟小公主断了联系。
那……小公主的命运,可能仍会如史书所载,如一颗流星般短暂而耀眼,然后早早熄灭。
至于李丽质,或许不会再嫁给长孙冲,但她的命运又真的能有所改变吗?
李浩泽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一幅画面。
长孙皇后和小公主依旧早逝,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为了皇位斗得你死我活。
而李丽质,在长乐公主府中孤军奋战,试图研制出能改变大唐命运的蒸汽机。
她一次次地尝试,偶尔也能收获成功。
却因密封性和材料强度的限制,始终无法稳定运行,进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李世民屡次来劝说她,认为是那泄露天机而再未出现的小神兽有所隐瞒,没有传授关键的步骤。
但李丽质却矢志不渝,坚持着自己的研发之路。
然而,就在某个清晨,当李丽质从睡梦中醒来,却得知了太子起兵谋反的消息。
她惊闻此讯,心如刀绞,吐出一口鲜血,随后一病不起。
在病榻上,她写下了绝命诗,诗中充满了无尽的哀怨与不甘,以及丝丝情意,最终郁郁而终……
刚想到这里,李浩泽就连忙摇头。
不!这是不可能的!
他怎么可能跟小公主断了联系?又怎么可能回不去大唐了?
为了证明自己可以,李浩泽直接在心中呼唤,“小兕子,你在干嘛?”
“兕子在听阿姐讲故事呀~~”
听到这个熟悉而稚嫩的声音,李浩泽的心瞬间放松下来。
还好,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他还能再回到大唐,完成那些还未来得及完成的梦想。
得到了满意的回应,李浩泽的目光重新回到手机屏幕上,缓缓滑动。
图片下方,是一系列关于这次发掘的详细报道。
李浩泽逐字逐句地阅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报道中提到,这次发掘出来的这些东西,是在原长乐公主的墓下方挖掘出来的。
原来,之前被盗墓贼盗的那个墓竟然是一个假墓。
这次抢救性挖掘出来的这个墓,才是真正的长乐公主墓。
而且更让人值得庆幸的是。
经过初步勘探,长乐公主的主墓室依旧保持着原始的完整状态,尚未发现被盗的痕迹。
而上面图片上的那个墓志铭,以及那台千年前的蒸汽机雏形都是在墓室中被发现的。
紧接着又是一张图片。
这张图片上显示的,正是从长乐公主墓中发掘出的蒸汽机雏形。
这台蒸汽机外形古朴且设计精巧,主要由青铜和铁质部件组成,彰显着古代工艺的精湛。
蒸汽机的核心为一个圆柱形锅炉,其表面布满了历史的印记,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
锅炉上方巧妙地设置了进水口,而下方则是排渣口,这样的设计既实用又体现了制造者的匠心。
与锅炉紧密相连的,是一套复杂的传动装置,包括齿轮、连杆和曲轴等关键部件。
这些部件的精密协作,能够将蒸汽的力量转化为机械能,展现了古代科技的高超水平。
总而言之,这台蒸汽机雏形已经具备了现代蒸汽机的基本要素。
然而,却由于当时材料技术的限制。
它未能在大唐时期得到广泛普及,这无疑是历史的一大遗憾。
新闻进一步指出,这次出土的蜂窝煤和蜂窝炉。
不仅证明了这两样物品早在千年前就已经被发明,更是大唐繁荣与昌盛的有力见证。
同时,蒸汽机的发现也揭示了古代科技革命的曙光。
只是因技术水平和原材料的不足,以及后续战乱的破坏,才未能持续发展,这实在令人感慨不已。
看完新闻报道,李浩泽的手指继续滑动,来到了下方的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