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海边,现在是一片忙乱,李恪带着安全帽,在工地上不停地走,不停地视察。
观看工人工作地状态,是否有差别,积极性怎么样,完成地质量怎么样。
李恪学地科目里,有一项就是专门调动人们地积极性的。
李泰站在太阳底下,大汗淋漓的看着自己手中得图纸,然后一边比对图纸,一边指挥工人建设。
“小泰,怎么样了,”中午吃饭时,李恪递了一瓢水给李泰问道。
“不怎么样,公输先生拿来的图纸,更多的是地方建设,有一些地方需要我去改善,”李泰呼哧呼哧的说道,这种工作,对于肥胖得他来说,实在是有点难受。
“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相里先生他们要倡导标准化了,要不然,这种设计图,必须是公输先生亲自来,但是大唐又有几个公输先生呢,仔细想想,这样得工程还不是最大的呢,”李泰想了想,对李恪感叹的说道,“对了,你那边怎么样了,资源什么的都处理的怎么样了?”
听了李泰的话,李恪的脸立刻就苦了下来:“不怎么样,我准备自己先弄一个水泥厂,从其他人哪里要工人和钱,要不然老是从外面运,太麻烦了。”
“二哥不给咱们吗?”听了李恪的话,李泰有点迷茫了。
“给,但二哥的话是,咱们两个已经占了很大便宜了,还有咱俩的实习成绩,就看最后用了多少钱,还有质量怎么样,建的在好,要是用的钱多,成绩照样不好,”李恪苦着脸,一脸生无可恋的说道。
听了李恪的话,李泰咽了口水,一脸的呆滞。
“这样说得话,我们两个要惨了是吗,那其他人呢?”李泰双眼无神的问道。
“其他人也是一样的,他们都在做着自己得事情,听说李伯瑶独自带领一支千人队平灭了数个土王,房遗爱还有杜荷也都差不多,再其他人的话,学文的也都基本在做一两个工程,也都是独自负责,有些人选择的大,有些人选择的小,还有的人,选择了从商,在做生意,或者独自负责一地的税收,”李恪想了想,最后还是开口说道。
听了李恪的回答,李泰的眼神恢复了一些道:“那就没问题,他们能做,我们也能做,不就是省钱吗,我还不想让其他人说我们是用钱砸起来的呢,对了,尉迟大傻呢?”
“听崔子玉说,尉迟宝林在潮州,他要独自设计一款大船,所以他一边的和郑坤建造港口,一边再做设计,还听崔子玉说,郑坤很相信他,并且愿意掏钱帮他验证设计,”李恪抬头望了一眼李泰,然后赶紧低下。
他是知道的,李泰一直很自傲,认为凭尉迟宝林的智商,无法在科研一途上走的远。
很快,李恪就听到一阵敲盆声,抬头一看,是送饭的人来了,李恪去取了两份饭,递给李泰一份,自己吃了起来。
一开始,李云是允许李恪和李泰两兄弟吃和工人一样的东西,但是被李恪给拒绝了,李恪认为,自己在这里没有什么高人一等,他父亲当年能吃和士兵一样的东西,他就能吃和工人一样的食物。
并且是坐在工地上一起吃,李恪的话影响了工人们,尤其是他们知道这是皇子之后,一下子对于李恪和李泰两兄弟就恭敬了起来。
“三哥,我们要努力了,我们一定不能输给那群人,从现在起,你计算好每一笔钱,我计算好所用的工料,我就不相信了,我们两个还比不过他们,”就在李恪狂吃的时候,李泰从愣神中回了过来,一脸激动的说道。
“嗯,好,没问题,只要你觉得行,那么就没问题,”李恪呜呜地说道,很明显,嘴里的食物没有咽干净。
看了一眼李恪,李泰也赶紧吃了起来,大米饭上浇菜,还有半条鱼,偶尔是海参之类的,总之能保证人们吃的不错。
湛江城内,相里式和李宽还有李云也坐在一起,围着桌子吃着东西。
“李将军,怎么样,那些士兵同不同意把家人迁移过来,还有让他们加入建设城池的工作能不能行,”李宽问道。
“家人迁移过来,这一点有难度,很多人都不愿意,故土难离吗,不过让士兵加入修筑城池,这一点没有问题,”李云考虑了一下,回道。
“这就行,士兵一起加入修筑城池,有利于他们珍惜,至于迁移人口这一点,愿意的最高,不愿意就算了,不过接下来的士兵选拔,能在本地招收,就在本地招收吧,有利于我们统治,还有助于湛江城得军事化管理,”李宽想了想回道。
对于元从禁卫不愿意得事情,李宽是有准备的,毕竟故土难离这种事情,在古代是很容易发生的,就算是在后世,都很难,更何况是这里了。
至于士兵参与修筑城池,这一点,李宽说得没错,自己一点一滴建立起来得,是个人对于它都是有感情的。
广州城内,大司农正一点一点整理着自己对于岭南土地考察的结果,同时也开始着手写那些地方该怎么种植。
对于大司农,冯盎可是相当尊重呀,虽然老头子一开始想弹劾自己,但在看到老人家的数据之后,冯盎觉得自己应该被弹劾,守着这么好得土地,竟然还有人吃不饱,自己确实是该被弹劾了。
潮州城内,尉迟宝林正和郑坤坐在一起。
“宝林,你不用这么拼吧,一点一点来就行,”郑坤看着一边吃饭,还一边看设计图的尉迟宝林劝慰道。
“多谢大人关心,我比较笨,所以我要多研究研究,”尉迟宝林抬头回给郑坤一个憨厚得笑容。
唉,郑坤叹了口气,对于尉迟宝林得拼命,他也没有什么办法,总不能阻止人家努力吧。
对于尉迟宝林得努力,郑坤是非常认可的,他相信,尉迟宝林得努力会有结果,所以他准备投资尉迟宝林设计的船。
队正看着前面得李伯瑶,眼里满是崇敬,就是这个少年,带领他们建立了功业。
类似的场景,在岭南很多地方上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