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惊语决定接受杨明轩的合作邀请,但在正式加入之前,她心中始终存有一丝疑虑。毕竟,这样一个看似完美的合作机会来得太过突然,她觉得有必要对杨明轩及其所在的医学研究机构进行一番深入调查。
陆惊语首先通过网络搜索,收集了关于杨明轩和他所在机构的公开信息。她发现,这家机构在表面上确实有着良好的声誉,发表过不少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与许多知名医疗机构和科研团队都有合作关系。然而,这些公开的信息往往只是冰山一角,她需要挖掘更深入、更真实的情况。
于是,陆惊语开始联系自己在医学界的人脉。她给一位在行业内颇有影响力的前辈打了电话。
“李老师,您好,我是陆惊语。我最近遇到了一件事,想请教您一下。”
“小陆啊,什么事,你说。”电话那头传来李老师亲切的声音。
陆惊语把杨明轩的邀请以及自己的担忧告诉了李老师,并询问他是否了解这家机构和杨明轩本人。
李老师沉吟片刻后说道:“这家机构我有所耳闻,但了解得不多。杨明轩这个人,在业界还算活跃,但具体的为人和行事风格,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小陆,你谨慎一些是对的。”
这番话并没有给陆惊语太多有用的信息,但她没有放弃。接下来,她又联系了几位曾经在类似研究机构工作过的同行。
其中一位同行提醒她:“有些研究机构表面风光,内部可能存在着各种利益纠葛和权力斗争。你要小心别陷入其中。”
另一位同行则说:“在决定之前,一定要弄清楚他们的研究方向是否真的与你的理念相符,别到时候发现自己格格不入。”
这些话让陆惊语更加警觉。她决定亲自去拜访一些与这家机构有过合作的单位和个人。
经过一番努力,陆惊语找到了一家曾经与杨明轩所在机构合作过的医院。她与该医院的负责人约好了见面。
在医院的会议室里,陆惊语见到了负责人王院长。
“王院长,非常感谢您能抽出时间见我。我想了解一下贵院与杨明轩所在机构的合作情况。”陆惊语开门见山地说道。
王院长皱了皱眉,似乎在回忆着什么,然后缓缓说道:“合作嘛,还算顺利。但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小摩擦。比如在研究成果的归属和利益分配上,双方有过一些分歧。”
陆惊语认真地记录着王院长的话,继续问道:“那您觉得杨明轩这个人怎么样?”
王院长思考了一会儿说:“杨明轩给人的感觉很有抱负和激情,但有时候可能过于追求结果,而忽略了一些过程中的问题。”
从医院出来后,陆惊语又去拜访了几位曾经在杨明轩机构工作过的离职人员。其中一位离职人员告诉她:“机构内部的工作压力非常大,而且管理方式有些僵化,不太注重员工的个人发展。”
另一位离职人员则透露:“机构在某些研究项目上可能存在数据造假的嫌疑,但没有确凿的证据。”
这些信息让陆惊语感到震惊和困惑。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确的决定。然而,她也明白,不能仅仅因为这些负面的消息就全盘否定这个合作机会。也许其中存在着误会或者个别情况。
为了获取更全面的信息,陆惊语还咨询了一些法律和财务方面的专业人士,了解合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和财务陷阱。
在调查的过程中,陆惊语也没有忘记与杨明轩保持沟通。她试图从与杨明轩的交流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杨明轩似乎对陆惊语的调查有所察觉,但他表现得非常坦然,积极地向陆惊语介绍机构的优势和未来的规划,还邀请她到机构实地考察。
陆惊语决定接受邀请,她要亲自去看看这个机构的真实情况。在前往机构的路上,她的心情十分复杂,既期待能够找到满意的答案,又担心自己会发现更多令人担忧的问题。
到达机构后,杨明轩热情地接待了她,并带她参观了实验室、办公室和研究成果展示区。陆惊语仔细观察着每一个细节,与工作人员交流,试图感受这个机构的工作氛围和文化。
在参观的过程中,陆惊语发现机构的硬件设施确实非常先进,但工作人员的表情似乎有些紧张和压抑。她不禁在心中暗自思量,这到底是正常的工作压力所致,还是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
随后,陆惊语与机构的几位核心成员进行了座谈。在交流中,她发现他们对于机构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而且在团队合作方面似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天的考察结束后,陆惊语的心中更加纠结了。这个机构既有吸引人的一面,又存在着诸多让她不安的因素。她知道,自己需要更多的时间和信心来做出最终的决定。
回到家后,陆惊语再次整理了自己收集到的所有信息,反复思考着利弊。她明白,这个决定不仅关系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更可能影响到她未来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声誉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