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原先比较空旷,林向安准备让林桥帮忙,买些常用家具过来。
外人若想进来,一般需要下人通传,确认后才能进。
但县学为了让秀才安心读书,允许他们随身带一个下人来做杂事,只是不能住学舍。
出入需办一个木牌通行证,平日里从后门进出。
后门有专人看守,确认木牌后,才会放行。
趁着林向安几人上课的间隙,林桥便把屋子按照林向安的吩咐,布置好了。
待他们几人来小院,才发现屋子焕然一新。
大的一间屋子,正中间放了一张长方形原木色大书案,桌面光滑如镜,四角厚实稳重,摆放了几把雕花圆椅。
类似现代会议桌,这样沟通起来更便利,也能供几人书写。
屋里角落,放着两盏落地烛台。
原先的书架,挨着里面的墙壁,架上零散摆着几本书。
书架两侧,一边一个长方香几,左侧香几摆着是一盆君子兰,右侧香几摆着一盆盛开的黄菊。
暗香浮动,为屋内添了几分生机。
地上放着一个竹编的纸篓。
靠近屋门的位置,则搁着一个红泥炭炉,可用来煮水,以及简单烹饪。
整个屋子简洁,温馨又充满生气,隐约透着一种让人心安的宁静感。
小的屋内,有两个书架,和一张罗汉榻,方便累了能躺一下。
纷纷感叹,就隔了一日,整个屋子就不一样了。
这布置,仿佛林向安无形中透露的信心,让他们安心。
待几人正讨论进度,就听到有敲门声。
杨辉靠近门口,便起身去开门。
待看清门外的人,露出惊喜的表情。
“你们怎么来了?”
林桥进来给林向安送东西到他学舍,就碰到了冯辰、薛文逸、宋桐三人来找他,简装便带他们过来小院这边。
冯辰咧嘴一笑,满脸豪气,“听说你们要办学报,大家便过来看看,需要帮忙吗?”
薛文逸将手搭在冯辰肩上,笑着解释。
“我们听到一些风声,有点担心,先去了学舍,结果都不在。幸好碰到林桥,他带我们过来的。”
宋桐温和地笑了笑,“好久没见你和向安兄,正好散学早,就一起来找你们了。”
见到旧友,杨辉忍不住轻笑出声。
“大家快进来,向安见到你们,肯定很高兴!”
将人带到之后,林桥没有进去,便安静地离开了。
几人进来的动静还不少,屋里的四个人注意力望了过来。
林向安见到是他们,眼里闪过一丝惊讶,便停下手中的活,让大家先暂停歇一会。
冯辰大笑着跨进来,拍了拍林向安的肩膀,“嘿,好久不见!你们这是什么阵仗?”
微微挑眉,林向安用轻松的口吻调笑道,“怎么,听说情况了?你们也来凑热闹?”
“可不是凑热闹,阿辰听说你们要办学报,被人笑话成了空想书呆子,他心里憋不住这股气,特意叫上我们一起。”
薛文逸一脸温和,“怕你们缺人手,就过来看看,需要帮忙吗?”
宋桐也点点头,附和道,“虽然我们不是秀才,若你需要,尽管开口。”
在大家纷纷等着看笑话的情况下,这三人主动来,想给他们帮忙,林向安心里一暖。
“你们也不怕跟着被人笑话啊?”
冯辰一直叫人都是直来直去,不喜欢那种文绉绉的称呼,大大咧咧地开口。
“向安,这么说,也太见外了,你的为人,我们最是清楚,兄弟有事,我们岂能坐视不管!”
林向安轻轻一笑,“只怕你们嫌麻烦,这里可全是琐碎事。”
“我还怕你嫌弃我们是童生,”冯辰拍了拍胸脯,咧嘴一笑,“看不上我们呢!”
虽然都在县学,但毕竟身份有些不同了,也不像以前那样能经常一起玩。
三人也没有主动来打扰林向安和杨辉。
这次还是学报的事,闹得沸沸扬扬,这才来看看他们。
还没等林向安说话,杨辉就插话进来,认真地说道。
“冯辰,你这话说的,就生分了,大家多年同窗,哪有嫌弃一说。”
“这话以后可不许说了,你们主动来帮忙,我是欢迎的。”
林向安也强调这一点,大家尽管是开玩笑说,但说多了生分,只不过没有以前见的频繁而已。
现在只是学报费力,待上了正轨,再弄定会轻松些。
之后的休闲娱乐小报,也是需要人手的,它没有学报专业,像冯辰、薛文逸、宋桐他们帮忙也合适。
“进来吧,给你们介绍一下其他人。”
双方相互认识后,林向安便给冯辰、薛文逸、宋桐介绍了学报的具体情况,目前内容准备了不少,需要仔细筛选了。
第一期的重要内容,林向安最终选择了求助周教谕。
当然是林向安提着酒上门的,先汇报了进度,然后才开口的,不过周教谕倒是客气地收下了,答应写好了,会让人送过来。
这一次就让三人旁观,不过之后学报出来了,倒是可以让他们帮忙宣传。
因为准备的差不多之后,林向安又开始去上选修课。
张景和好几日没碰到林向安了,见到他来特别开心,这一日课程安排的是射箭。
枪击和射箭,有相同之处,都是瞄准目标,需要专注和果断,以及身体姿势的稳定。
前者主要依赖手部的稳定和指力,后者需要较多的身体力量和协调性,力量控制要比枪击复杂。
林向安结合两世经验,挑了一把大小适中的弓。
刚开始练习射箭时,姿势非常重要。
双脚与肩同宽,右脚稍后。握弓手心向外,搭箭时食指、中指轻扣弦,不可用力过猛。
将弦轻轻拉开,感受到弓臂的韧劲与弦上的张力。
虽然力道不及枪械的扳机,但同样需要精准控制。
他的手微微发抖,心中却渐渐冷静下来。
这感觉,有几分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