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汉军撤了,汉军撤了。”
翌日。
大战结束后,汉军休整了一夜后,便开始班师回朝。
而在陆远带着大军撤退之际。
浑邪王得到了下属来报。
“撤了?撤了又怎样?难道你还想去追?”
浑邪王瞥了一眼来报的将军,没好气的回了一句。
“大王,这部汉军没有后勤,昨日一战,我军虽然损失较大,但汉军辎重消耗的也不少。
我们不如尾随其后,沿途袭扰。
若能凭此消耗汉军军需,说不定有可乘之机。
再说休屠部不是也要出兵嘛,说不定休屠部就在前方埋伏,到时候若能联合休屠部,给汉军来个前后夹击,说不定就能围杀这一部汉军呢?”
那匈奴将军献计道。
“嗯,也好,你去调派五千人,随本王前去追击汉军。
告诉勇士们,就说汉军粮草已尽,辎重已无,昨日一战,不过是本王试探汉军罢了。”
浑邪王点了点头道。
“是,大王。”
匈奴将军应声离去。
........
“将军,匈奴人从后面追击过来了,人数大概有五六千的样子,要不要再伏击一次?”
在浑邪王带队追击之后,负责后军的仆多很快就发现了这一部兵马。
而后前来向陆远汇报道。
“不必理会,他们爱跟着就跟着吧,夜晚驻军多做些防备即可。”
陆远摆了摆手道。
军中利箭不多了,只够打一场大点的战役了,若是现在全部用完,后面要是还有其他交战,那损失可就大了。
再一个就是他这一支部队没有后勤,所以节奏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上。
若是因为匈奴人的变化,而改变自己节奏的话,很有可能就会被匈奴人拖住,这就会很被动。
........
五天后。
大军路过了先前折兰王和卢侯王的地盘。
由于马匹损失较多,战利品又占据了一些马匹。
加上军中还有伤员。
所以这五天来,陆远一部的行军速度相较于来时要慢了不少。
两天的路程,硬生生走了五天。
好在这五天,大军走的也是相安无事,后面尾随的浑邪王,也是被打出了阴影。
一路上只敢尾随,一点袭击的痕迹都没有。
当浑邪王到了折兰王和卢侯王的地界之后。
浑邪王也没有继续追击了。
到不是陆远吓他之类的,而是因为折兰王和卢侯王死了,他们俩的地盘也变成了无主之地。
浑邪王是看上这片地盘,以及地盘上的匈奴人了。
另外这地方先前就算是他的附属,收拢起来也容易。
更重要的是,他怕如果自己现在不赶紧把地盘吃下,万一休屠王也看上了这里,到时候想再拿下就有点难了。
至于说什么儿子,国相之类的。
嗯,儿子没了可以再生,国相没了可以再立,这都不是什么大事。
........
浑邪王这边是放弃了追踪。
可陆远回师之路,却也不是那么好走。
因为休屠王又盯上了陆远。
在陆远甩掉浑邪王之后的第三天。
尾随汉军的部队,就变成了休屠王的四万大军。
为了对付汉军,休屠王算是把老底都掏出来了。
没办法,他也不想打,浑邪王的惨状他是看到了的。
但不打又不行,祭天金人是在自己手上丢的。
即便是不能夺回来,他也得表一下态度,不然伊稚斜不会放过他,其他匈奴部落也不会放过他。
.........
“要不要这么离谱,搁这护送汉军呢?
前面浑邪王送一程还不够,你休屠王也来送一程?”
“哈哈哈哈,乐死,护送汉军,好小众的词!”
“可不是护送嘛,拦又不拦,打又不打,就这样远远的掉着,不是护送是什么?”
“休屠王:我是不想打吗?我是打不过啊!汉军开挂的,一万人进来之后,那跟逛自己家一样,可不跟着汉军,我又没法交差,我能怎么办?”
“其实这样跟着,对汉军来说,也不是什么放松的事情。
每天都要提高警惕,绷紧神经,随时都要做好交战的准备。
甚至匈奴人还经常派出探马袭扰,这样一段时间下来,汉军的战斗力肯定是会降的,到时候也不知道匈奴人会不会发起进攻。”
..........
“军中士气虽高,但大家太过疲惫了,要不了几天战力将会直线下降。
赵破奴,你率两千人押送俘虏,粮草,以及伤兵先行。”
又过了两天,陆远巡视了一番手下士兵后,不由皱了皱眉头。
正如弹幕上说的一样,汉军的精神一直处于戒备状态,一天两天的还好。
这前面是浑邪王,后面是休屠王,一波又一波。
这要是继续让他们跟着,军心迟早要出问题。
所以,还不如直接先干一波再说。
一念至此,陆远便对赵破奴安排道。
“是,将军。”
赵破奴也没磨叽,应了一声之后就带人先行离开了。
“仆多,去把后面跟着的尾巴处理掉,高不识,让所有人备好箭矢,喂好马匹,申时备战,酉时袭营。”
赵破奴走后,陆远当即吩咐道。
“是,将军。”
其他几人纷纷应声前去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