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调查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沈放的工作和生活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市纪委对他展开了深入调查,而外界的舆论也愈演愈烈。沈放依然保持着冷静,白天继续推进招商局的工作,晚上则加班整理“远山投资”的资料。他知道,唯有用事实和证据,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这天早晨,沈放刚刚抵达办公室,就接到市纪委的通知,让他下午三点去接受谈话。与此同时,助理小刘将一份最新的调查报告递给了他。
“沈局长,这是纪委那边传来的最新消息。我们发现,‘远山投资’不仅参与了多项问题工程,还与市内几位领导有直接经济往来。这份报告中,列出了详细的资金流向和相关人员名单。”
沈放快速翻阅报告,眉头紧锁:“有了这些证据,应该足以揭开远山投资背后的黑幕。但问题在于,我们需要更有力的支持。”
就在此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招商局的大门口。
“沈局长,您好。”沈放抬头一看,是王长林的秘书周明,满脸堆笑地走了进来。
“周秘书,有什么事?”沈放站起身,脸上带着礼貌而疏离的笑容。
“是这样的,王书记听说您最近比较忙,特意让我来慰问一下,并且……”周明顿了顿,从包里掏出一个精致的礼盒放在桌上,“这是一点小心意,书记让我转交给您。”
沈放的笑容瞬间冷了下来:“周秘书,请转告王书记,我的工作就是忙,没办法分心。而这份‘小心意’,请您带回去,我不需要。”
周明的表情瞬间有些僵硬,但仍强笑道:“沈局长,您别误会,这只是书记的一点关心。”
“那就更不敢当了。周秘书,麻烦您慢走,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处理。”沈放一边说着,一边示意助理送客。
下午三点,沈放如约来到市纪委办公楼,接受关于举报问题的调查谈话。负责谈话的是一位刚调来的纪委副书记陈锋,看上去年纪不大,但目光锐利。
“沈局长,最近关于您的举报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组织对这件事高度重视,所以希望您能详细说明一下。”陈锋的语气不卑不亢。
沈放微微点头,语气平稳:“陈书记,我理解组织的关切,这段时间我也在全力配合调查。关于举报信中的问题,我愿意一条条说明。”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沈放就举报内容逐一作出解释,条理清晰,言辞有力。谈话结束时,陈锋对沈放说道:“沈局长,您的态度和证据都很有说服力,但组织调查需要时间,希望您继续配合。”
沈放点头:“陈书记,我相信组织,更相信正义会给出答案。”
当天晚上,沈放接到一个匿名短信:“小心王长林的人,他们可能会采取更激烈的手段。别轻易相信任何人。”
短信的发件人并没有署名,但沈放隐约猜到,对方很可能是来自市纪委内部的一位“盟友”。
沈放深吸一口气,暗自下定决心:“如果对方想用更激烈的手段,那我就用更大的反击来应对。”
两天后,调查组传回了一条关键信息:王长林背后不仅涉及“远山投资”,还与一家国有银行的高管存在资金往来。
沈放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将对方拉下马的最后一块拼图。
晚上,郑建国约他见面。两人在一间老茶馆里坐下,郑建国开门见山:“小沈,我听说,你的手里有了关键证据?”
沈放点点头,将整理好的材料递给郑建国:“书记,这是目前所有的证据。如果再加上纪委的调查,应该能撼动王长林的势力。”
郑建国看着手中的文件,目光沉重:“小沈,你知道,这一步迈出去,意味着什么吗?”
沈放的语气坚定:“我知道。书记,您曾经问过我干这个的意义。现在我明白了,这不仅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更是为了守住这座城市的清白。”
郑建国眼中闪过一抹欣慰,重重地点头:“好,我支持你。明天,我会向市委书记提交这份报告,同时启动对王长林的全面调查。”
就在这份报告即将递交的前一晚,沈放回家的路上,突然发现身后有一辆黑色轿车尾随。他警觉地加快车速,但对方紧追不舍。
眼看进入一条僻静的小巷,轿车突然加速冲了上来,狠狠地撞向沈放的车尾!
沈放猛打方向盘,堪堪避开了第二次撞击,随后果断将车停在路边,拿起手机迅速报警。对方见状,似乎意识到难以得逞,立刻调转车头,消失在夜幕中。
沈放看着远去的车影,心中一片寒意:“看来,他们真的开始狗急跳墙了。”
第二天,郑建国在市委常委会上提交了关于“远山投资”和王长林的调查报告。会议气氛异常凝重,赵永清书记在会上表态:“任何干部,无论职位高低,只要触碰了底线,都必须一查到底!”
而与此同时,市纪委也正式对王长林展开了双规调查。远山投资的背后黑幕,正一点点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