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刘平从都督府出来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在纠结了一会儿之后,他干脆也不回家了,直接扭头去了丞相班房。
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裹着自己的小被子,打算睡上一个多时辰,然后可以继续新一天的工作啦。
真开心!
如今天下形势已经越来越明朗。
刘备占据凉州、益州、半个雍州。洛阳小朝廷则占据半个雍州、司隶、并州、幽州大部分。公孙瓒则占据北平,以及三韩地区。往南,则是袁绍和曹操两家的地盘,两家之前经过一段混乱和战斗,目前已经基本稳定下来。
原本袁绍在上,曹操在下的局势有所改变。如今两家从南北对立,变成了东西对峙。曹操在西,袁绍在东。
具体来说,冀州、青州、兖州、徐州,这四州之地,按照原本的情况来看。曹操占据兖州、青州后来拿下了徐州,袁绍占据冀州。
在没拿到徐州之前,袁绍占据的冀州和曹操占据的兖州、青州地盘差不多其实,从经济和人口来看,冀州更是占据优势地位。
拿到徐州之后,曹操从纸面上的实力来看已经可以跟坐拥冀州的袁绍平起平坐了。这是因为原本该被袁绍拿下来的司隶(司隶其实就是雍州和司隶,后文不做解释了。)、并州并没有被拿下来。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搅屎棍吕布的话,曹操如今才应该是中原话事人。但可惜没有如果。经过吕布和公孙越的损人不利己行为之后,曹操和袁绍的地盘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这段时间两家又是交涉,又是干仗,最终才勉强达成一致。
目前的情况就是,曹操占据了冀州南部部分地区,袁绍占据了整个青州和徐州北部。
这两家目前这种势力范围,是很难长久保持和平的,只不过今年没开打而已。
再往南,是独自占据整个豫州的袁术。虽然地盘不大,但是这地方富裕啊!蜀郡作为益州数一数二的大郡,人口才一百多万。
而豫州呢?
只有两个郡,但这两个郡太吓人了。两个郡加一起,人口超过五百万。除此之外还有梁国、沛国、陈国、鲁国四个封国。而且这里也是极为优秀的兵源地。
后世互联网上经常调侃多创业集团的淮海地区,就包含这里。
而且,大名鼎鼎的颍川郡就是豫州的。
汝南郡则是袁家的大本营。
背靠汝南袁家的支持以及颍川堪称超级豪华的人才储备,袁术可以说拥有成为汉末第一诸侯的一切客观条件!
唯一比较难搞的就是沛国。那是曹操的老家,同时老曹家在沛国的地位跟袁家在汝南的地位是一样的。
这也是为什么,到了后期,曹操将豫州作为自己的大本营。
不过这里此时是袁术,那就没啥威胁。
豫州往南是荆州。荆州虽然经常被当做一个地方,但实际上,荆州分为南北两个部分。荆州北部和襄阳在刘表的实际掌控当中,但是荆州南部四郡其实并没有。
虽然有大汉官员在,但基本上也就是在郡治所在有点作用,除了郡治所在,其他各个县城大汉基本上没啥实际掌控能力。
当然随着刘表逐渐掌握了荆州,这种情况正在慢慢好转。尤其是如今刘表正在清理荆州南部的少数民族,对荆州南部的实际掌控能力是与日俱增的。
荆州往东,就是孙坚了。
得益于刘平这个花蝴蝶的存在,孙坚现在还活的很是坚挺。有他在,老孙家的政权可以说是非常稳定,并且势力逐渐往南蔓延,实际上已经掌控了大半个扬州。
但是呢,扬州还有两股势力,就是严白虎和王朗。
严白虎是扬州吴郡当地豪强,早年间跟甘宁一样,不喜欢做大少爷,喜欢跑江湖。严白虎本名严虎,之所以改名,是因为这哥们当过山贼。
占领了石城山和白虎山等地。刘备和曹操他们刚刚出道的时候,严白虎已经有了一支上万人的武装力量。
随后严白虎干脆占据了吴郡,自称东吴德王。
哎,没错。‘东吴’不是从老孙家开始的,是从人家严白虎开始的。一直到如今,严白虎都在占据着吴郡,并且名号还是东吴德王。
至于王朗,他最出名的就是被诸葛亮骂死。没错,这老爷子是东汉末年政坛常青树,此时他是大汉朝会稽郡太守。
按照原本的轨迹,这位先是归顺了孙策,随后又归顺了曹操,一路投降一路高升,最后身居司徒高位,被诸葛亮骂的吐血三升。
当然,现在情况有些不一样。
孙坚正在整合整个扬州,如今还在反对孙坚的就是王朗和严白虎了。两个人甚至已经结盟,共同抵御孙坚的进攻。
你要说王朗忠于汉室吧,他跟严白虎结盟。你要说他不忠于汉室吧,他反对孙坚的理由是孙坚无权过问会稽郡军政,那是朝廷的权力范围。
具体如何,谁也不知道。
但现实情况是,王朗和严白虎两个人,将孙坚整合扬州的步伐给拖慢了。同时也给了刘表机会可以稳定荆州南部。
如果刘表真的稳定荆州南部,以荆州庞大的疆域,以及北部的人口和技术,只要刘表不胡搞瞎搞,孙坚还真不一定能打赢刘表。
最南边,士燮。
他已经完全掌控了整个交州,只不过他这个人没什么理想。北边都打成一锅粥了,他也不管不问,安心当自己的交州土皇帝。但是真要说他完全没有什么动作那也不对。
在彻底掌握交州之后,士燮主要在干两件事。一是编练水军,准确的说应该是海军。因为士燮想要去找当地人口中的琼州。
另外一件事就是往南继续探索,不断拓宽交州的边界。
后世人看不上士燮,是因为这哥们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里,实在是太不起眼了。但只要认真了解了这个人之后就会发现,这位在历史上割据交州四十余年的小透明,也堪称一代英豪。
别的不说,就是后世的越南,提到士燮,那也是要称一声‘士王’、‘南交学祖’的。
就是现在还在蜀郡九九六的许靖,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上,也投奔了士燮。究其原因是因为士燮虽然没有参与中原的争斗,但是却在交趾实打实的大兴儒学。
整个岭南地区,包括后世的老缅泰越等地方的人,也都深受其影响。交趾更是成为此时岭南地区的文化交流中心。
当然,这些对目前的刘备集团来说都不重要。
理清楚整个天下的形势,刘平已经沉沉的睡去了。
......
刘平睡熟的时候,丞相班房里已经有人开始工作了。这个人,就是如今丞相班房里的最强卷王,董川。
独身、年轻、没有经济压力,本身自己又没有什么娱乐生活。这就是导致,董川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工作。
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要不是这里不允许过夜,董川都有可能在这里打地铺了。
他如今负责的板块是跟进蜀郡的农业发展。在这部分里,他主要跟进的是垦荒这一板块。
具体实施由工部和户部与蜀郡衙门,董川则居中协调。简单地说,就是各个部门遇到的问题、工作的进展都会汇总到他这里,他在进行初步的处理之后报给荀彧,荀彧进一步处理之后,报给刘平。
刘平最后确认之后,用印,再回传给他,由他按照处理意见通知下去。
看着手里新统计出来的卷宗,董川一字一句的阅读的很是仔细。在看到其中一条之后,他皱了一下眉头,随后将之前的卷宗抽出来,然后按照记忆中的情况,开始翻看。
都看完之后,董川的脸色开始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作为一个对数字极为敏感的人,董川坐在桌前,面前堆满了厚厚的卷宗。他紧皱着眉头,仔细地比对了之前几天的数据,心中渐渐升起一丝疑惑。经过长时间的核查与计算,他终于确定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成都县新开垦的田亩数量竟然出现了巨大的偏差!
原本按照计划,成都的垦荒工作自七月初就已启动,但由于工具和牲畜仍在调配当中,进展相对缓慢。每日的垦荒进度大约维持在一千亩上下,而每天汇总上来的数据也确实如此。然而,就在刚刚拿到的这一份最新的综合统计数据里,所呈现出的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截至目前,成都县垦荒完成的总数竟然已经高达两万余亩!
董川不敢置信地摇了摇头,他又一次认真核对了之前的数据,心里清楚记得总数应该在一万五千亩至一万六千亩之间才对。要知道,就算垦荒工作突然加速推进,但如今工具和牲畜没有到位,人手也不可能忽然暴增,那么一天之内想要开垦出整整四千亩田地几乎是天方夜谭!
可是,眼前这份综合统计数据不仅给出了精确的数字,而且连每一块新开垦荒地的具体位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更让人惊讶的是,各级官员的印章也一应俱全,仿佛一切都是真实无误的。
董川陷入了沉思之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离谱的偏差呢?难道是有人故意篡改了数据?还是其中存在什么不为人知的猫腻?思来想去,他觉得光凭自己在这里猜测根本无济于事,于是下定决心要亲自前往实地查看一番,弄个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