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地方,新的起点。
厉以珩亲自开车送她们去军区总医院学习,一路颠簸,宁舒怡和周韵雪来到了军区医院。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又严肃,一切既陌生又充满挑战。报到之后,她们被分配到不同的科室跟着经验丰富的医生学习。当然这些平时的学习安排,都会排在院长亲自带学习的后面。
刚开始,因为基础薄弱,她们常常遭到一些医护人员的轻视。但两人并不气馁,白天认真观摩每一台手术,晚上就在宿舍苦读医书。各种复杂的医学知识和忙碌的工作节奏让她们有些应接不暇。
宁舒怡和周韵雪她们俩自己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看很多书有理论知识,在实践这一块太少。她们深知实践结合理论才能不断提升自己,所以她们像很久没有被浇水的花,疯狂吸收着。
谭院长就喜欢她们这学习态度,从决定给上级打报告,申请调令,还给的是军医入职表,他就决定只要人来医院,就带在身边当助理,倾尽毕生所学教给她们俩。
这是宁舒怡和周韵雪没想到的,但没有人会因为别人的流言蜚语,傻到把这机会推了。
谭院长真的惜才,除了自己教,还会安排两人去别的医生那里学习。
最开始有个别医生看不上这种开后门进来的人。可他自己也忘记了,他当初能进军区医院不也是走的后门。
宁舒怡和周韵雪不管别人说什么,也没有必要解释。学习时间都不够,哪能浪费去和人辩解,解释。那时间拿来学习它不香吗?
随着时间推移,她们的医术日益精湛。一天,医院接收了一批重病患者,其中几位病情极为严重,许多资深医生都感到棘手。
周韵雪和宁舒怡运用所学,大胆创新治疗方法,最终成功挽救了这些患者的生命。
从此以后说她们不好听的话渐渐没有,夸她们俩的话是越来越多。
听到这些夸奖的话,宁舒怡心觉得真的是墙头草啊,听风跟风,听雨跟雨的。
时间在她们学习,认真做笔记,她们的努力得到回报,逐渐能够熟练处理一些病症。在一次次的手术中,周韵雪镇定自若地协助主刀医生,宁舒怡则在旁边快速准确地传递器械。
两人从独立给人看病,给人做手术,有独立的办公室,都预示着她们的刻苦学习没有白费。
每次的医治,每次的手术,每次抢救成功。那一刻刻,她们深知,无论聚散离合,只要坚守初心不断成长,就能在各自的道路上绽放光芒。
在S省军区总医院半年,宁舒怡和周韵雪除了闲暇时间想想家人,想厉以珩和钟浩。现在总算学有所成,要回去了。
“小雪,要离别了,心里总归是不舍的。”
“嗯,不舍的太多。说不准以后会有时间回来看呢?”
宁舒怡和周韵雪站在军区医院门口,望着熟悉的建筑,心中满是感慨。这时,谭院长带着一群医护人员前来送行。
“你们两个丫头,回去后也要好好干。”谭院长眼中满是不舍与欣慰。
“一定的,院长。谢谢您这半年来的教导。”宁舒怡感激地说道。
“院长,要是有不明白的我们还是会电话打扰您的,这半年学习时间太少,您还没教我们您压箱底的呢!”周韵雪有点点脸皮厚的说着。
依依不舍的两人坐上了来接她们的车,车子缓缓启动。透过车窗,她们看到医院院里养伤的战士们向她们敬礼,那是对她们医者仁心的敬重。
而在d市军区的厉以珩和钟浩得知她们归来并且如此优秀,满心欢喜。厉以珩想着是不是可以打结婚报告了,这得等她们回来问了再说,现在先去申请家属房才是正事。
“浩子,要不要去申请家属房,还得定家具这些。”
“厉哥,可以啊!我都想打结婚报告了,不过得等小雪回来我问问她的意思再打报告。”
“嗯。”
钟浩觉得他厉哥有时候真的是话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