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永夜
这天晚上,林家夫妇正在喝酒后昏昏沉沉地睡着。
林苏苏坐在窗台前,台灯亮起,在笔记本上仔细地写着日历,想到明天周游说要开新买的法拉利带她兜风,嘴角不禁抿出一丝笑意。
“这个家伙。”
忽的,楼下传来一阵极为细微的声响。
仿佛是某个人在走动。
“该不会是醒了要找水喝吧。”
林苏苏随意在睡衣外披了个外套,开门跑到二楼栏杆,朝下边喊去:“周游,你……”
然后她的声音停在嗓子里。
楼下客厅中的身影确实是周游。
但却不是想象中那副醉醺醺头发飞舞的模样,而是穿戴完整,连头发都梳理得十分整齐,看到林苏苏伸出头来,还抬头冲她笑了笑。
那笑容多少有点尴尬。
“你干什么?”林苏苏心中升起一丝古怪的感觉。
周游挠了挠头:“有点事情,我得去处理一下,明天可能陪不了你了。”
“这么大半夜有什么事情?”
林苏苏看了眼外面的夜色,说道:“你不是已经给清北大学请了假吗。”
周游不知道怎么解释。
此刻的他,虽然表面上还十分平静,但内心深处早就乱成了一团麻。
林苏苏也看出来周游神色有古怪,皱起眉头:“不是清北大学的事情?”
“嗯。”周游点了点头。
“现在就要走?”
“嗯。”
林苏苏忽然感觉这个场景有些熟悉。
总觉得再过去的几年中,她似乎不止一次遇到过相同的场景,原本她并不是个不知轻重的女人,绝不会因为所谓的约会,在正事面前闹个不停。
但此刻周游越发沉默的模样,让她心中泛起强烈不安。
二人相识近十年。
彼此都是世界上最为熟悉的人。
无论是周游还是学渣时,还是后来成为了黄金一代,再到成为副教授……无论什么身份,遇到什么状况,他始终就好像是一根压不垮的野草,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到那股张扬的生命力。
也正是这股独特的气质,为他在各种境遇下都获得了诸多人的喜爱……包括林苏苏。
然而此刻的周游。
虽然努力笑的平静,但眼神黯淡,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不断从身上传出。
仿佛肩膀上压了一座沉甸甸的大山。
“你……”林苏苏还想问些什么,忽然,从遥远的地方传来一阵风声。
那风声越来越大,在螺旋桨的巨大共鸣中,耳边都变得嘶鸣起来,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了。
隔着客厅的落地窗。
一道光照射进来。
随后是一架通体黑色的武装直升机停靠,从上面快步走下来几名全副武装的军人,冲着屋内肃穆行着军礼。
林苏苏想起来了,这一幕她见过。
“苏苏。”
周游张了张口,但也只是叫了下她的名字。
最后说道:“帮我把法拉利保管好,等我回来了再带你兜风。”
说完这句话,他深吸一口气,转身用力推开客厅门走出别墅,头也不回地在军人注视下登上飞机,顷刻间飞离。
别墅内重归于安静。
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林苏苏怔怔站在原地。
她非常了解周游……周游向来最为讨厌这种约定未来形式的告别,早在学生时期,就无数次吐槽过感觉又矫情又虚伪,通常这样说就是回不来了。
然而今天,他自己却使用了这种道别。
显然,在某些她触及不到的地方,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大事。
……
“资料呢。”
坐上飞机,周游只简单喝了口茶压制住身上的酒气,就立刻开口问道。
“已经全部传入您的资料库中了。”
“赵建国上将呢,有什么指令。”
“将军在核城准备组织紧急会议,他说更信赖您的判断,你的判断结果,将成为他下一步决策的依据。”
核城那么多的专家,这种事情,还需要信赖我的判断?
周游心中一沉,神情上出现一丝苦笑……没想到连赵建国上将这样的人物,也有不愿接受现实的一天。
他打开了面前的资料器开始慢慢浏览。
看的速度极慢,也没有发出任何多余的动作。
机舱内安静至极,只有键盘间歇敲打不停下滑的声音。
啪。
啪。
短短的几千字的论述和情况报告,周游足足看了二十分钟,动作越来越慢,呼吸都近乎静止,最后整个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中。
他曾无数次想象过第二阶段任务究竟是什么。
但即便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
结果依旧远远超出了他的一切想象。
面前屏幕中的资料非常简单,是一份世界各地天文观测站的数据汇总,甚至有些内容,是他这些天翻阅到过的。
乍看过去,就像是一部宇宙史——
约一万四千年前。
银河系,猎户座星区的外翼星云中,有一处半径为八个天文单位,质量为6m的红外星。
这颗红外星受到恒星团运动影响,其质量在短时间内形成坍缩,出现了局部解体,这些具备高燃物质的解体碎片,被轨道内正在移动的巨分子云所捕获。
约六千年前。
这团捕获了高燃红外星碎片的巨分子云,在引力作用下,抵达到猎户座四边形区域的早b型热星系。
这个辐射温度高达几万度的小型星系,将巨分子云撕裂为了一层充满红外星碎片和宇宙物质的尘埃云团,并和其紧紧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辐射光谱,具备了强烈的可穿透性。
一千七百年前。
猎户座四边形区外的原形星盘受到类黑洞物质冲击。
棕矮星、光子化恒星、大量星际尘云在短暂聚合后,其爆炸引起的冲击,上述那处强穿透性热星系云团,推向了两光年外的一处暗区。
九十七年前。
这处云团疑似与某个被小型黑洞遮掩的极超新星撞击,发生了原子能跃迁级的巨大电磁波,能量高达37兆电子伏,俗称伽马射线。
九天前。
这道高能级伽马射线进入太阳系,经过木星红斑气层,形成了折射反应,发生小角度偏移。
然后。
这道伽马射线径直穿过了太阳。
……
如果说有科幻作家在这里,他们可能会从这一系列资料中看出宇宙的浪漫,甚至一时兴起,写一本《一道伽马射线的诞生》之类的作品。
倘若故事只停在这里,也确实是绝佳的文艺作品题材。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
就在伽玛射线穿过了太阳的两天后,太阳便发生了异常的闪烁型耀斑反应,并伴随着不符合天文规律的燃烧现象,天文学家们经过仔细观测,发现其恒星光谱发生了改变。
经过测算。
太阳作为一个由核聚变燃烧组成的气态恒星。
受到这束巨大伽玛射线的影响,其内在核原子发生了共振反应,链式反应陷入休眠状态,速率维持在一个非常诡异的均衡点。
……
周游对于天体物理的研究并不深。
但即便如此,他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也是他为什么认为赵建国上将是不愿意接受现实……就连他,此刻也不愿意接受现实。
这一刻,他也豁然明白了这些天所接触的那些异常实验的原因。
太阳核原子同步进入休眠状态,维持在均衡点,就好像是一瓶被冻到了冰点的过冷水,
该怎么解释呢?
如果你拿一瓶因为某些原因,已经达到零度还未结冰的饮料,这时,快速利用惯性将它摔打在地。
你将会看到神奇的一幕——
这瓶本来是液体的饮料,在顷刻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全部结成了冰晶。
这便是进入休眠状态的共振原子被打破后会发生的事情。
如果这瓶饮料换成太阳,被外力打破了平衡会怎么样呢?
……
周游不是天文专家,他不好预测太阳内部多少复杂的反应会出现。
他只知道。
这个被一代代蓝星生物视为神灵,无数生命能量来源的万物之源,几乎是百分之一百的几率,会在某一天受到宇宙星体或是游尘或是射线的冲击,随后将共振休眠全部打破……
那时,人类将会亲眼见证它极为璀璨的一次燃烧。
然后。
……
便是永夜。
……
……
能得出同样结论的不只是周游。
这个对于无数人而言都是无比平凡的夜晚,在蓝星的另外一些地方,灯火通明,这个世界上最为顶尖的专家学者们统统被召集。
无论是否隶属于官方。
无论正在进行什么项目。
无论平日里对政府多么不屑一顾。
但凡只要和天文领域稍微沾点边,此刻全部被紧急召集,就算是用枪押着也要押来!
五湖四海一间间不同的会议室内。
参与者样貌种族各不相同。
然而此刻,他们的面前放着同一份文件,讨论着同一个问题……一个人类文明从诞生开始就从没考虑过的问题——
太阳,要熄灭了。
换句话说。
人类的文明即将就此断绝。
也许是一百年后,也许是下个月,或许是明天,也可能就是下一秒。
只要任何一个超过临界值的冲击出现,太阳就会停止燃烧,然后在外围大气燃烧殆尽后,成为一个休眠中的红巨星。
不需要过多的赘述,每一个人都明白这件事到底有多么严重。
而这些科学家们被紧急召集,也并不是为了研究出一个解决办法。
虽然人类文明十分璀璨,但放眼宇宙尺度,和原始人并没有什么差别,其力量甚至不如沙漠中的一只蚂蚁。
哪怕是直径数公里的小行星,人类都束手无策。
更别提解决一个一个远超蓝星无数倍大小的恒星衍变了。
这些科学家们唯一要讨论的事情就是——这是不是真的?
就如同癌症晚期的病人拿着ct片挨家医院问诊,即便心中已经十分清楚答案,但还是不死心想要期盼那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毕竟谁都无法接受。
以万万亿为单位繁衍了无数年的生灵,从此划上生命的休止符。
从刀耕火种到走入宇宙的璀璨文明从此烟消云散。
从西海到太平洋,再到赤带和五大洲,被从未有过的寒冷定格为死寂黑域。
黑暗。
冰冷。
死寂。
直至时间之外的最终点……
这就是人类即将要面临的事情。
毫无预兆而来,残忍至极。
世界各地的最高科学会议场内全部鸦雀无声,所有人面面相觑,愕然、迷茫、恐惧……数值不清的情绪在空气中凝固着。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蓝星宇宙学领域最为发达的NASA总部中心办公室内。
新任的首席科学家面对着一众满足期待的官员,只重重叹息:“没有任何办法,我们根本无法阻止太阳的休眠化,现有的资料也无法推算出任何太阳内部情况……就算推算出了,我们也无法实施干扰。很抱歉。”
一位大臣紧张地吞了口口水。
“那真的到那一天到来,我们……会怎么样?”
“那天?”
NASA首席科学家低头沉默片刻。
“按照现有资料来看,一旦太阳的休眠化被触发,整体氢气层将会在低温引力的作用下向内探索,和外部燃烧的氢气层形成隔离带。因为没有了续燃效应存在,太阳会进行最后一次剧烈燃烧……嗯,我们会迎来大概十九个蓝星日的高温,地表平均温度会超过五十度。”
“在五十度的高温中,人类暂且可一息尚存,但两级的冰川会快速消融,海平面上升造成大灾难,在高温和海啸下,会有预计超过百分之五十的生物在十九日内死亡……不过这些也都无所谓了。”
“因为就在十九天后。”NASA首席科学家如同低吟。
“温度会在二十四小时内从五十度降到零度以下,当一周后太阳辐射衰减到峰值,它会变成一个橘红色的红巨星,地表将永远不再会再有光亮……”
“这就是永夜。”
“生物死尽,末日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