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采阁——————
春雷滚滚,乌云密布,黑压压的天空偶尔闪过一丝惊雷,仿佛要将整个天空撕裂,刺眼的光芒和震耳的雷声交缠在一起,却始终没有预想中的大雨落下。
在这沉闷的天气中,芸娘提着裙摆一路叫嚷着来到锦绣房前
“翠烟,锦绣呢?你喊她出来,今日之事,我必要与她好好讲讲这个道理。”
其他人听到动静,都忍不住探头来瞧热闹。
“芸娘,你这般模样是做什么?”名唤翠烟的女子沉着脸伸手拦在芸娘面前:“锦绣不过是怕你被那个江湖郎中骗了,再回去过那种食不果腹破衣烂衫的苦日子,你可以不领情,但也不必作出如此兴师问罪的模样。”
“我芸娘的事,你们少操心。”芸娘挥开挡在她身前的翠烟,挽起袖子,冲到锦绣门前大力拍打着房门:“崔锦绣,你出来,今日之事,你躲不了,你方才在李医师面前不是挺会说的吗?锦绣,你给我出来,我们当面说个清楚。”
芸娘在门口拍了好久的门,门内愣是没有一点动静,门外的姐妹都面面相觑。
不对啊,这芸娘都闹上门了,这都不出来,这可半点不像平日里牙尖嘴利嘴上丝毫不肯吃亏的锦绣啊?
“芸娘,你闹够了没有,锦绣对你都够忍让了。”
翠烟柳眉蹙起,她望向锦绣的房门,心下也有点奇怪,若依照锦绣之前的性子,芸娘如此行径,锦绣早就该忍不住出来与芸娘理论了。
“忍让?”芸娘轻笑了一下:“那你说说她崔锦绣是如何忍让我的?想当初她崔二丫被哥嫂卖到花采阁来的时候,是谁处处护着她?如今见我年岁渐长了,竟然开始说忍让了?”
“你简直蛮不讲理。”翠烟一拂袖,不欲理会芸娘转身就要离去
就在此时,一个惊雷下来,雷声滚滚,震耳欲聋,仿佛整个天空都亮了一瞬。
如此可怕的雷鸣,吓的花采阁的姑娘们都忍不住尖叫了起来,在一阵无名狂风过后,锦绣房间里传来“咔哒”一声,好像是门栓掉落的声音。
紧接着那扇房门被穿堂风猛的吹开,芸娘被那声雷鸣和这突然大开的房门吓了一跳,拍了拍胸口定了定神后望向锦绣的房间。
这屋子里灯火全暗,黑漆漆的,只有两扇后窗大大的敞开着,再仔细瞧瞧,这屋内一览无余,哪有什么人。
翠烟看着空无一人的屋子不禁狐疑的眉头紧锁,锦绣呢?她分明是亲眼看着锦绣进了屋子的,难不成这死丫头这会入夜都快迎客了,还跑出去做别的事情去了?
真是怪哉。
其他等着看热闹的姐妹看到崔锦绣房内竟然没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失望,她们的日子乏味枯燥,原本还以为今晚有一出好戏可以看呢。
如今也只能都各自散了,回房妆点换衣准备迎客去了。
芸娘见此也只好暂且作罢,只等着锦绣从外面归来,自己再与她好好理论理论。
可一直等到花采阁收了灯笼,关了门,锦绣也没回来。
晚上大雨倾盆,这雨下了半夜,直到晨曦初升的时候,雨势才逐渐小了下来。
打更的穿着蓑衣走在街上,雨水让他的视线有些模糊,他走过一条小巷的时候,脚下一坨白乎乎的东西挡住了他的去路。
本来这种鬼天气出门就烦,打更的没好气的踢了一脚地上的东西,发现这东西软软呼呼的,像是什么东西的躯体。
难不成是死狗?打更的小心的撩开蓑衣,将蓑衣里护着的灯笼小心的凑近那坨东西仔细的看。
突然,打更的灯笼掉在地上,就连他自己都身子一软,摔倒在一旁的泥水里面。
那哪是什么死狗,分明是一具女人的尸体,只不过这尸体四肢皆被利刃齐齐斩断,只留下一个头和躯干被雨水冲刷的分外惨白。
打更的哪里见过这种骇人场面,见到这一幕自然跟见了鬼没什么两样,他惨叫一声,跌跌撞撞从泥水里爬起来,转身就要往巷子外跑。
还没跑出去多少路,他就与巷子口不知何时起站着的人撞了个满怀,打更的刚想开口告诉那人说杀人了,快报官。
瞥眼间却见那人手里提着一把尖刀。
打更的一时间惊惧交加,一口气没提上来,竟然晕死过去了。
“然后呢?”方多病问道
“然后晨起,才有人发现了打更的和那半具残缺的女尸,”一位大婶边说边摇头叹息道:“那打更的是孤家寡人,那尸体被官府的人收走之后,他人虽然没被那凶手一同杀了,但是他晕倒在地淋了一个多时辰的雨,又加上惊俱之下,现在恐怕也只剩下半条命喽。”
“我这不是听说玉归山上有名医下山义诊嘛,”那大嫂瞧着李莲花笑了一下:“这打更的无儿无女也没银钱娶个老婆,但总不能看着他就这么死吧,于是我就来此地试试,看看二位公子能否施舍点祛伤寒的汤药,也好让我拿回去救救那个打更的。”
“这位大嫂,这汤药自然不成问题。”李莲花理了理衣袖,神情微舒,开始收拾起桌案上的脉枕头和纸笔
“只是我听大嫂你所诉,光是祛伤寒的汤药怕是治不好你口中所说之人的病症。”
“那这又该如何?”那大嫂问道
“这样吧。”李莲花扬起一抹笑:“不如我与你走一趟,去亲自瞧瞧那打更的究竟病症如何,这样也好方便我对症下药。”
“如此那自然是最好的。”那大嫂闻言立刻起身眉开眼笑道:“这玉归山上的医师果然是名不虚传,这打更的老五算是遇上贵人了。李医师,来,我这就为你引路。”
“有劳了。”李莲花温声道
“李小花,你是不是对这案子有兴趣啊?”方多病跟在李莲花身侧低声道:“这才借故去瞧那个打更的,想知道更多昨晚断肢女尸的事?”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李莲花若有所思道:“这义诊一天不出摊尚可,可倘若这凶手一天不抓住,岂不是让他有更多机会伤害无辜之人?”
方多病点头认同道:“不错,我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