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猛地停住,没有说出那个名字。
“……算了,朕亲自去一趟。”李启身着绣着金龙的明黄色龙袍,那龙袍的丝线在光线的映照下隐隐闪烁着光泽,仿若流淌的金色河流,这龙袍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同时也像是沉重的枷锁,时刻提醒着他身上背负的国家使命。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那声音仿佛被压抑在喉咙深处,听起来有些沉闷。
他的手不自觉地握紧,能感觉到指甲微微嵌入掌心的刺痛,此时他的脸上满是凝重之色,眼神中透着担忧与决然,他还忍不住微微皱眉,脚步也略显沉重,这细微的动作显示出他内心的纠结与不安,毕竟这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他深知自己必须亲自面对。
玄德宫内,李启将北漠大军异动的情况告知了神秘人。
神秘人身着一袭黑袍,黑袍上用银线绣着一些神秘的符文,在昏黄的烛光下闪烁着幽微的光,宛如夜空中闪烁的诡秘星辰。
他听后,只是淡淡一笑,那笑容在昏黄的烛光下显得有些捉摸不透,如同蒙着一层迷雾的深潭。
他说道:“陛下不必惊慌,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声音轻轻的,如同一片羽毛飘落,却让李启更加不安。
他的语言风格简洁却又充满神秘,每一个字都像是藏着无尽的深意,让人捉摸不透。
他在说话时,手指轻轻敲打着座椅的扶手,这个小动作更增添了他的神秘气息。
李启追问其中的含义,神秘人却只是笑而不语,留给他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那眼神像深不见底的幽潭。
此时,李启与神秘人有一瞬间的眼神交汇,那眼神中似有千言万语的交流,李启眼中满是疑惑与急切,而神秘人的眼神却依旧深不可测,这短暂的对视仿佛是一场无声的较量。
神秘人双手抱在胸前,微微歪着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这让李启心中既恼怒又无奈,恼怒于他的故作高深,无奈于自己此时只能依赖于他的谋划。
从玄德宫出来,李启感觉更加心神不宁。
他快步回到御书房,福安已等候多时。
福安穿着太监的服饰,青灰色的布衫干净整洁,头戴黑色的帽子,帽子上有一个小小的玉饰。
福安看到李启神色匆匆且脸色不佳,赶忙弓着身子,眼睛里满是敬畏与担忧,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宗泽将军派人送来紧急军报!”福安双手呈上一份卷轴,说话间眼睛一直低垂着,不敢直视李启。
李启迅速展开,他的眼睛急切地扫视着卷轴上的文字,脸色骤变,那原本还算平静的面容瞬间变得苍白,像是突然被抽走了血色,眼睛里闪过一丝惊慌,他的身体微微颤抖,显然是被军报中的内容所震惊。
北漠大军并非全线后撤,而是分兵两路,一路佯装撤退,一路绕道向西,目标直指大齐西境门户——凉州!
凉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大齐重要的战略要地。
北漠大军那一路西进的队伍,士兵们个个身着厚重的铠甲,铠甲上有着独特的纹路,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寒光,仿佛移动的钢铁堡垒。
他们的马蹄整齐而有力地踏在地面上,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每一步都像是踏在大齐的土地上发出沉重的威胁。
李启仿佛看到了北漠大军如潮水般涌向凉州的画面,那画面中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一旦凉州失守,北漠大军便可长驱直入,直逼京城!
“该死!他们竟然想声东击西!”李启狠狠地将卷轴拍在桌案上,伴随着一声沉闷的响声,桌案似乎都跟着微微颤抖,他怒不可遏,眼睛里像是要喷出火来,额头上的青筋也微微凸起。
“传旨,召集众臣,朕要与他们商议御敌之策!”李启强压下心中的怒火,那怒火在胸腔里燃烧,他感觉喉咙有些干涩,声音低沉而沙哑地沉声下令。
不多时,文武百官齐聚朝堂。
朝堂的地面是由巨大的青石板铺就而成,四周的立柱粗壮而高耸,支撑着宏伟的穹顶。
穹顶上绘制着精美的龙凤图案,在烛光的映照下若隐若现,龙凤似乎在烛光中舞动,象征着大齐的昌盛与威严。
此时,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朝堂上,光影交错,大臣们的身影在地上拉得长长的,随着他们的走动而晃动。
大臣们按照官职大小依次站好,文官在左,武将在右,每个人都表情严肃,朝堂上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
李启将北漠大军的最新动向告知众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那嘈杂的声音如同汹涌的海浪,一波一波地冲击着人的耳膜。
“陛下,北漠此举分明是想要攻其不备,我军必须尽快做出应对!”兵部尚书林正出列。
林正头戴乌纱帽,身着绯色官服,官服上绣着精美的云纹图案,他的额头上隐隐有汗珠渗出,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眼睛里满是焦急,嘴唇微微颤抖着说道。
他说话条理清晰,用词较为严谨,体现出他作为兵部尚书的稳重与专业。
他一边说话,一边用手轻轻拉扯着自己的官服袖口,这一动作显示出他内心虽然焦急但仍努力保持镇定。
此时,林正说完话后,目光扫视着周围的大臣,其他大臣有的微微点头表示赞同,有的则若有所思,眼神中透露出担忧,他们之间通过眼神和细微的表情变化进行着无声的交流。
林正作为兵部尚书,深知此事的严重性,他对北漠的军事策略一直有所研究,此时他内心焦急又带着一丝紧张,毕竟自己提出的应对措施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他渴望得到同僚们的支持。
“臣附议!凉州乃我大齐西境门户,万万不可有失!”宗泽的副将赵云宇也站了出来。
赵云宇穿着一身银色的铠甲,外罩一件蓝色的战袍,战袍随风飘动。
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充满了军人的豪爽与果敢,胸膛挺得笔直,双手紧紧握拳,像是在表明自己的决心。
他站出来时,与林正对视了一眼,
赵云宇说话时,双脚站得稳稳的,像扎根在朝堂上的大树,显示出他的坚定。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增兵凉州,加强城防,同时派遣精兵强将前往支援,务必将北漠大军阻挡在凉州之外!”老将王东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王东穿着一身暗灰色的铠甲,铠甲上有不少战斗留下的痕迹,他说话时,眼神坚定地直视前方,花白的胡须随着说话的节奏微微晃动。
他的语言风格简洁直白,透着军人的刚毅,王东一生征战无数,他深知凉州的重要性,此时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种军人的果敢和对国家的忠诚,他虽然年纪已大,但报国之心丝毫不减,他的建议也是基于自己多年的战争经验。
王东说话时,右手不自觉地抚摸着自己铠甲上的一处旧伤痕,这一动作仿佛在回忆往昔的战斗岁月。
李启环视群臣,目光最终落在张肃身上,“张爱卿,你以为如何?”
张肃上前一步,他身着深紫色的官服,官服上绣着淡雅的竹叶图案,拱手道:“陛下,臣以为,王将军所言极是,只是……”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凝重,那凝重像是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话语之上,“凉州守将年事已高,恐难当大任。臣建议,另派良将前往凉州,统领全军,方能确保万无一失。”张肃与凉州守将有过一些往来,深知他的身体状况和军事能力,他提出这个建议也是出于对国家的负责,同时他也希望能找到更合适的人选来抵御北漠。
他说话较为委婉,注重措辞,显示出他作为文臣的谨慎。
他在说话的时候,眼睛时不时地看向地面,偶尔又抬眼观察李启的表情。
“准奏!”李启当机立断,“那依张爱卿之见,该派何人前往?”
张肃沉吟片刻,“臣举荐一人,此人虽年轻,却智勇双全,屡立战功,正是……”
“报——”一声急报打断了张肃的话,那声音尖锐而急促,像是一把利刃划破了朝堂的宁静。
一名士兵匆匆跑进大殿,单膝跪地。
士兵穿着朴素的布甲,“启禀陛下,义士军营将刘勇求见!”
李启心中一动,“宣!”
刘勇身着便服,那便服是深青色的,衣角处有些许磨损,显示出他的不拘小节。
他大步走入大殿,他的脚步声沉稳有力,每一步都像是踏在众人的心尖上。
他抱拳道:“陛下,臣有要事禀报!”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李启,眼神中像是燃烧着火焰,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陛下,臣曾游历凉州,那里的百姓质朴善良,如今北漠来犯,臣怎忍心看他们遭受战火,臣愿率义士军前往凉州,助陛下御敌!臣,刘勇,昔日曾以百人之力,大破敌军千人于山谷之中,那等英勇,至今还被义士军传颂。今日见北漠来犯,国之危难,自是热血沸腾,愿再展雄威。”刘勇的语言风格充满激情,话语中洋溢着他的热血与豪情。
刘勇的请战之言,在大殿上激起一阵骚动,群臣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有惊讶,有疑惑,也有赞赏。
刘勇是个热血之人,他对凉州有着特殊的感情,看到凉州即将面临战火,心中充满了保护欲,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种对战争的渴望和对国家的忠诚。
刘勇说话时,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不自觉地握成拳头,显示出他的急切与决心。
李启“刘将军此言当真?”李启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他的眼睛紧紧盯着刘勇,想要看穿他的内心。
“臣愿立军令状!”刘勇语气坚定,掷地有声。
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如同洪钟大吕。
此时,朝堂上瞬间安静下来,只能听到他坚定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他的眼神中透着视死如归的决绝,那决绝仿佛能将周围的空气都冻结。
周围的大臣们仿佛被他的气势所震慑,不自觉地往后退了一小步。
然后他大步走到大殿中央,拿起桌上的笔,那笔在他手中像是有了生命,毫不犹豫地写下军令状,双手高高举起,此时阳光正好透过窗户洒在军令状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那光芒刺痛了众人的眼睛。
“好!”李启一拍龙椅,龙椅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赞赏道,“刘将军果然忠勇!朕准了!即日起,刘将军便统领义士军,赶赴凉州,务必将北漠大军阻挡在凉州城外!”
“臣领旨!”刘勇单膝跪地,领旨谢恩。
他起身后,转身面向群臣,眼神中带着一丝挑衅,“诸位大人,末将先行一步,待凯旋之日,再与诸位把酒言欢!”说罢,他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大殿,那背影透着无比的自信。
刘勇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渴望在战场上证明自己,同时他也想让朝中的大臣们知道,自己并非徒有虚名。
刘勇走后,节奏稍作停顿,让众人有片刻的思考与回味,然后张肃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还需派遣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辅佐刘将军,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李启点点头,“张爱卿所言极是,那就派……”他沉吟片刻,“派宗泽将军前往,与刘将军共同抵御北漠大军!”
“臣遵旨!”张肃领命。
散朝后,大臣们按照宫廷礼仪,先向李启行叩拜之礼,然后才有序地离开朝堂。
张肃立刻回到府中,将原先的部署计划重新调整了一番。
他在地图上仔细研究着凉州的地形,手指轻轻在地图上划过,感受着那粗糙的纸张纹理,脑海中浮现出之前战争失败的画面,那些画面中的血腥和混乱让他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这促使他更加谨慎细致,同时也能体现出他对国家安危的高度责任感。
凉州地处险要,易守难攻,但若是北漠大军绕道而行,从其他方向进攻,凉州的防守便会变得十分脆弱。
此时,大臣们在朝堂上继续讨论起战争策略。
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北漠大军绕道西路,必然会经过一片山谷,我们可在山谷两侧设下伏兵,以弓箭和巨石攻击敌军。”另一位大臣补充道:“还可在凉州城外挖掘战壕,减缓敌军的行军速度,再配合城中的守军进行反击。”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十分热烈,各种策略不断被提出又被分析利弊。
在讨论过程中,大臣们有的因为意见不合而面红耳赤地争论,争论时挥舞着手臂,试图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有的则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不时点头表示认同,整个朝堂充满了紧张而热烈的气氛。
夜幕渐渐降临,皇宫内一片寂静。
皇宫的夜晚,黑暗像浓稠的墨汁一样弥漫在各个角落,只有几盏宫灯在风中摇曳着微弱的光芒,那宫灯在黑暗中孤独地闪烁,仿佛大齐此时面临的局势,虽然微弱但仍坚守着希望。
随着夜幕的加深,宫灯的光影在墙上摇曳不定,像是不安的幽灵。
福安在宫中巡视,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宫殿回廊里回响,那声音有些孤寂。
无意中听到几名宫女在窃窃私语,那声音如同蚊蝇嗡嗡,却又清晰可闻。
宫女们看到福安过来,赶忙停下话语,恭敬地向福安行礼,福安微微点头示意她们继续,然后又继续自己的巡视。
“听说北漠大军来势汹汹,凉州危在旦夕……”“也不知道皇上能不能挡住北漠大军……”“要是凉州失守,京城可就危险了……”
福安听到这些话,心中一沉,像是被一块大石头压住。
他知道,民间对北漠大军的担忧情绪已经蔓延开来。
他快步走到御书房外,轻轻叩响了房门,那敲门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有些突兀。
“陛下,奴才有事禀报。”
李启正在批阅奏折,听到福安的声音,便让他进来。“何事?”
福安将刚才听到的宫女们的对话告诉了李启。
李启听后,眉头紧锁,他抬起头,望向窗外,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看起来有些遥远而冰冷,他的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仿佛要跳出胸腔,他的脸上满是忧愁之色,他深知民间的担忧不无道理,自己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那敲门声又急又重,福安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陛下!宗泽将军紧急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