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爷家
三大爷家那略显拥挤的屋子里,昏黄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话题自然也绕不开今天何雨水的婚礼。
三大爷皱着眉头,满脸的恨铁不成钢:“你们看看人家何雨水,多好的一个闺女啊!今天这婚礼,多风光。再看看你们几个,一个个的,没一个争气的。” 他的目光从几个儿子脸上扫过,眼神里有不满,也有无奈。
大儿子有些不服气地嘟囔:“爸,这有啥可比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 三大爷一听,气得在桌子上敲了敲:“命?我看你们就是懒,不懂得上进。人家何雨柱把妹妹的婚礼办得多好,这说明人家有本事,能照顾家人。你们呢?”
这时,三大妈端着从婚礼上打包回来的饭菜走了进来,转移了话题:“行了,别说这些了。今天这婚礼上的饭菜可真不错,咱们得省着点吃。” 她把饭菜放在桌子中间,接着说道:“这些东西啊,咱们分三顿吃,可别一顿就吃完喽。这日子还长着呢,别光想着眼前这点吃的。”
二儿子撇了撇嘴:“妈,就这么点,还分三顿?这哪够啊?” 三大妈瞪了他一眼:“你懂什么?这过日子就得精打细算。现在有这些吃的,你就知足吧。要是你们几个能像何雨柱那样有出息,咱们还用得着这么算计?”
许家
何雨水盛大而温馨的婚礼。
秦京茹静静地站在一旁,眼神里满是复杂的情绪,羡慕像藤蔓一般在她心里缠绕。
她看着那满院喜庆的装饰,新娘何雨水漂亮的嫁衣和精致的妆容,还有那令人称羡的陪嫁 —— 三转一响,每一样都在阳光下闪耀着幸福的光芒。她的思绪渐渐飘远,想起自己当初结婚的时候,是那样的简单寒酸。没有热闹的人群簇拥,没有丰盛的酒席,只是和丈夫骑着一辆自行车就回到了家,就这么草草地开启了自己的婚姻生活。
秦京茹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落寞。更让她揪心的是,婚后这么久了,自己的肚子却一直没有动静。周围的邻居们偶尔投来的异样目光,都像一根根刺扎在她的心上。她渴望有个孩子,每次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在院子里嬉笑玩耍,她的心里就像被猫抓了一样难受。
这时,旁边有几个妇女在小声议论:“你看雨水这婚礼,多气派啊!”“是啊,她哥哥又那么疼她,真是好命。不像有些人……”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秦京茹知道她们在暗指自己。
贾家
秦淮茹站在院子一角,看着婚礼现场的布置和那一对幸福的新人,眼中满是羡慕。她轻声对身旁的邻居说:“这才是婚礼啊,每个女人一辈子就应该有这么一次,热热闹闹、风风光光的。”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憧憬,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对美好婚礼的向往,那是一种藏在心底深处的遗憾。
而另一边,棒梗正满脸不高兴地站在分发喜糖的地方。他看着周围的小伙伴们都拿着两颗糖,开心地笑着,心里越发不平衡。他皱着眉头,嘟囔着:“哼,凭什么给他们都是两颗糖,到我这儿就只有一颗。” 他的小脸因为生气而涨得通红,眼神里充满了不满。
其实,何雨柱在分糖的时候,心里也很无奈。喜糖本来准备得很充足,可没想到来的孩子比预计的多。分到棒梗这儿的时候,就只剩下这一颗了。何雨柱看着棒梗,无奈地解释:“棒梗,糖就剩这一颗了,不是故意少给你的。”
可棒梗根本听不进去,他哼了一声,转身就跑开了,边跑边喊:“我就知道你看不起我!”
过几日
这天,是何雨水回门的日子。何雨柱一早就开始在厨房里忙活,准备做一桌丰盛的饭菜迎接妹妹。
何雨水刚进四合院,何雨柱就迎了上去,脸上满是关切:“雨水,你回来啦!这段时间生活得怎么样?新环境还习惯不?” 何雨水笑着走进屋里,拉着哥哥的手说:“哥,还是你做的饭好吃,那边的饭菜我还得慢慢适应呢。不过其他的都还好啦,明峰对我也挺好的。”
何雨柱听了,微微点头:“那就好,要是有什么不习惯的,你就跟哥说。”
这时,张渝也走了过来,拉着何雨水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雨水啊,嫁了人就是大人了。在婆家要好好的,多孝敬公婆,他们把明峰养大不容易,你要和他们好好相处。要是有空了,就多回来看看,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何雨水眼眶有些湿润,她紧紧握住张渝的手:“嫂子,我知道,我会的。我也很想你们,在那边一有空就会想起咱们四合院的日子呢。”
正说着,饭菜的香味从厨房飘了出来。何雨柱笑着说:“走,先吃饭,咱们边吃边聊。今天哥做了你最爱吃的菜。”
何玲迈着她那小短腿,快速地跑向何雨水,一下子扑进何雨水的怀里,小脸蛋在何雨水身上蹭了蹭,带着撒娇的语气说道:“姑姑,我可太想你啦!”
何雨水被这可爱的小丫头逗得满心欢喜,她笑着捏捏何玲的小鼻子,问道:“小宝贝,你说你想姑姑,那你是哪里想姑姑呀?”
何玲眨着她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歪着头想了一下,然后用她那稚嫩的小手指了指自己的心口,奶声奶气地回答道:“姑姑,是这里最想你。” 她的眼神清澈而真挚,仿佛那颗小小的心里装满了对姑姑的思念。
何雨水感动得眼眶微微泛红,她把何玲抱得更紧了一些。何玲又接着说道:“姑姑,哥哥也和我一样,他也很想你呢。昨天晚上我还看到哥哥偷偷看你以前的照片呢,他嘴里还念叨着你。”
何雨水听了,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虽然自己已经嫁人,但家人的爱和牵挂一直都在。她在何玲的额头上亲了一下:“姑姑也想你们呀,小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