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佳文也不气馁,继续练习。
蜂蜜小蛋糕做的最成功的是曾鑫,孟清欢很满意:“不错,把速度练习的快一些你这个可以直接拿铺子上卖了。”
相比之下,杜芳芳就有些凄惨了。
要么火小了,时间又不够,导致外面熟了里面没熟,要么火大了烤出一坨炭黑色的东西。
孟清欢死亡凝视:“第三次炭烤小面包了。”
杜芳芳心虚的吐吐舌头。
“对不起小孟老师,我一定专心。但是这个控火真的很难 ……”
“难就多练。再烤炭块出来你就自己吃掉,不许浪费粮食!”
蜂蜜小蛋糕困住了她们一个多星期,确保每个人都能做出和合格的小蛋糕后,孟清欢才开始教他们椒盐小饼干的制作。
“椒盐小饼干是一种咸味儿,酥脆口感的点心。考验的是揉面技巧,面团要揉得恰到好处,烤出的饼干才酥脆可口。”
除了揉面和配料比例,烤制的火候也特别重要,而且椒盐饼干的火候要求和蜂蜜小蛋糕不同,它要的温度更高,时长也差别很大。
几个人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制造出了一堆又一堆的“炭块儿”。
孟清欢扶额:“……”
算了,初学者嘛,忍一忍,忍一忍。
终于熬到了学习蛋黄酥的时候,这可是个精细活儿。
孟清欢从制作咸蛋黄开始一步步教习。
“做好的咸蛋黄还需要用白酒去腥,裹上一层豆沙或者芋泥后,再包进油皮和酥皮里。”
“感觉有点儿像绿豆糕,但是比绿豆糕复杂好多哎。”杜芳芳若有所思的说。
郑佳文学着包馅,可总是包不好,要么露馅,要么形状不美观,曾鑫也笨手笨脚的漏洞百出。
几人些气馁,孟清欢拍拍他们:“别着急,这是目前来说,你们学的最难的糕点,多练几次就好了。”
在孟清欢的监督和指导下,三个人都在反复练习,渐渐掌握了窍门。
一个多月过去,三个人的的技艺突飞猛进,孟清欢的肚子也像吹气球一样鼓起来了。
“小孟,你这肚子好像……长得特别快。”郑佳文关心的摸摸她的肚子。
孟清欢笑了笑:“是呀,孩子嘛,每天都在长。”
杜芳芳撇撇嘴:“感觉小孟老师现在走路都变慢了。”
“嗯,这倒是。这个肚子挺影响视线的,我现在都看不到脚面了。”
“小孟老师,家里怎么一直就你一个人啊?你两个妹妹我都见过。你丈夫呢?”曾鑫突然问她。
孟清欢叹了口气:“他是个军官,现在执行任务去了。”
“啊?要这么久嘛?都一个多月了。”杜芳芳诧异的眨眨眼。
“是呀,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
这几样儿是孟清欢准备一开始在糕点铺上架的东西,所以格外注重练习。这些学会之后,几个人也算是有了一些基础的能力。后续孟清欢又教了几个点心的做法,让他们慢慢练习。
完成这些之后,孟清欢大手一挥,给几人放了两天假。她本人也抽空去看了看刚出月子的苏小静。
原本她从医院回来之后,孟清欢就想去看看她,但又想到她坐月子不宜劳神,所以特意没去打扰,等她出了月子才上门。
如苏小静所愿,是个圆头圆脑的小男孩,白白嫩嫩的,看着就喜欢人。孟清欢逗了会儿孩子,想到自己五个月后也能有这么可爱的小崽崽,顿时母爱泛滥,摸摸自己的肚子。
也不知道这俩小家伙是男是女。
不过要是能一次性儿女双全,也不错。
总要有个女儿吧?都两个了!
“哎,清欢,你这肚子好像格外大些。”
苏小静很快就看出不对劲儿了。
“啊,是啊,这俩孩子长得快。”
经过上次蔡桂枝偷听的事情之后,孟清欢就不敢往外说自己怀双胞胎的事情了。
说不准谁心里不顺,直到这件事之后恶向胆边生呢?
所以除了叶桃语,杨春花,沈明礼,还有和李杨一家,以及宋瑾年说给师长听过,其他人一概不知她是双胞胎。
“哎……小孟啊,你可能是头次怀孩子没经验。这孩子也不能一味补,大了也不好生的。你……”胡玉兰犹豫着,委婉提醒她。
孟清欢笑了笑:“我知道的玉兰姨,谢谢你提醒。”
胡玉兰是好意,她明白。她是怕自己把孩子吃的太大,会难产。
不过她不仅很注意营养均衡,每天运动量也达标,不会出现营养过剩的状况的。
“哎,小孟,你长纹了没?”苏小静突然问她。
孟清欢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啊……妊娠纹啊,我目前还没。”
苏小静叹了口气:“希望你是那种不长纹路的人。我肚子上现在花花缕缕的,简直没法看。”
“……找医生开点儿药膏啥的,有那种偏方,应该能消掉的。”孟清欢安慰苏小静。不过她知道,妊娠纹是因为皮肤撑开失去弹性留下的,不同于正常的疤痕,基本上只能淡化,不能完全恢复如初。
还是得预防。这个时代也没啥妊娠油之类的东西,不过她确实要预备起来了。
孟清欢思忖着,她如今快五个月了,肚子几乎有普通人七个月那么大。
要是普通人估计早就长妊娠纹了,她的肚子目前还是白白的一片,可能是她经常拿灵泉水泡澡的缘故。
虽然母亲很伟大,但是妊娠纹能预防当然更好。孟清欢思忖着要不要自己自制一些简易版的护肤油,好歹防护一下。
没过两天,李杨任务结束,回来了。
自从知道孟清欢在这边开班教做点心,回来的李杨仿佛老鼠进了米仓,天天过来蹭点心吃。
三个学徒也很欢迎,毕竟练习的作品太多,他们不愿意浪费,就天天吃,即使再好吃也腻了。
李杨毫不客气,连吃带拿。
但是现在每天的成品不仅多,卖相也不错,不是以前的炭块儿了,扔掉也太可惜了!
于是孟清欢想了个主意,把每天练习的点心送到军区大门口,给劳累了一天的战士们吃。
肯定不够所有人分,就先到先得,也不要钱,主打一个不浪费食材。
这个活动很受欢迎,部队里也口口相传着:宋副团长的媳妇儿每天下训的时候都会带着徒弟在军区大门口发点心!
师长这天傍晚路过训练场,发现战士们都往大门口跑,觉得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