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开始着手制定大规模应用的计划。首先,他们需要在世界各地建立能量接收站,这些接收站将接收从那个未知世界传输过来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的能源形式,如电能、热能等。然而,建立这些接收站需要巨额的资金和大量的人力物力。
林逸、李阳和苏瑶决定向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寻求合作。他们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包括稳定的能量传输通道、经过测试安全可靠的能量以及小规模应用的成功案例。起初,很多国家和企业对他们的成果持怀疑态度,毕竟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能源来源,而且涉及到跨世界的能量传输,充满了未知的风险。
但是,随着他们不断地解释和展示更多的数据,一些有远见的国家和企业开始表示出了兴趣。他们成立了一个国际合作组织,由各个参与方共同出资出力来建立能量接收站。林逸他们则负责提供技术支持,确保能量传输和转化的过程安全可靠。
在构筑能量接收站的征途上,他们又遭遇了全新的挑战。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犹如天壤之别,这对接收站的建设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譬如在一些地震如家常便饭的地区,需要精心设计特殊的抗震架构;在气候酷寒的极地,要攻克设备的保暖和防冰冻难题。
为了攻克这些难题,林逸他们与各个领域的专家携手并肩,其中包括建筑行家、气象大师等。历经持续不断的拼搏和推陈出新,他们如愿以偿地在不同地区成功构筑了适应各种环境条件的能量接收站。随着能量接收站的渐次落成,他们开始逐步扩大能量传输的规模。整个世界的能源版图开始悄然发生巨变。一些原本对传统能源倚重有加的行业,如电力、交通等,开始逐步向这种新兴能源投怀送抱。
然而,正当一切看似顺风顺水的时候,他们惊觉一个潜在的威胁如影随形。这种跨越世界的能量传输,仿佛引起了某些神秘力量的侧目。在能量传输的进程中,偶尔会泛起一些异样的涟漪,这些涟漪绝非技术故障或者自然因素所致,反倒更似有某种不为人知的力量在兴风作浪。林逸他们旋即对这些异常波动展开了抽丝剥茧的调查。他们强化了对能量传输通道的监控,同时也在那个未知的世界里苦苦寻觅可能存在的蛛丝马迹。他们惊异地发现,在那个未知世界的幽深处,似乎蛰伏着一些古老的身影,这些身影对他们的能量传输举动如临大敌。这些古老的身影坐拥着无坚不摧的力量,他们似乎将林逸他们视作对自己世界的不速之客。为了守护自己的世界,他们开始妄图摧毁能量传输通道,截断能量的传输。
林逸、李阳和苏瑶意识到,他们必须与这些古老的存在进行沟通,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意图并非是破坏他们的世界,而是为了拯救自己的世界。这是一项极其困难的任务,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些古老的存在是否能够理解他们的语言和意图,更不知道如何与他们取得联系。
他们开始研究那些古老存在留下的痕迹,试图找到一种沟通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些古老的符文和符号,这些符文和符号似乎与沟通有关。李阳凭借自己对符文的深入研究,开始尝试解读这些符文的含义。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李阳终于解读出了一部分符文的含义。他们按照符文的指示,制作了一个特殊的沟通装置。通过这个装置,他们向那个未知世界的古老存在发出了自己的信号,表达了自己的意图。
起初,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持续不断地发送信号,并且在信号中详细地解释了自己世界的能源危机以及他们获取这种能量的必要性。
终于,在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之后,他们收到了来自古老存在的回应。古老存在表示,他们可以允许能量的传输,但是林逸他们必须保证这种能量传输不会对自己的世界造成任何伤害。
林逸他们承诺会采取一切措施确保这一点。为了让古老存在放心,他们还与古老存在分享了自己在稳定能量传输、保护空间稳定以及减少对生物基因影响方面的技术。
古老存在对他们的技术表示认可,并同意与他们合作。在古老存在的帮助下,他们进一步优化了能量传输通道,提高了能量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新的能源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林逸所害怕的世界能源危机也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力变得更加充足和廉价,交通更加环保和便捷,各种依赖能源的产业蓬勃发展。
林逸、李阳和苏瑶成为了世界的英雄,他们的名字被人们永远铭记。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探索未知,勇于创新,为了人类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