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桢(1364年4月5日-1424年3月22日)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六子,明朝第一代楚王,史称“楚昭王” 。以下是对他的详细生平评价:
军事方面
- 洪武朝平叛:朱桢就藩武昌后,多次平定武昌周边、湘西和黔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起义,如洪武十五年平定大庸蛮夷,十八年与汤和等平定铜鼓卫、思州诸蛮族叛乱,二十年征讨云南活捉阿鲁秃等,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稳定了明朝在西南地区的统治秩序。
- 靖难之役的选择:在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后,朱桢按兵不动,明哲保身。朱棣攻入南京后,朱桢第一时间前往朝拜,得到了朱棣的信任。
政治方面
- 朝廷任职:洪武二十二年,朱桢被任命为右宗人,负责宗室事务。朱棣即位后,朱桢被任命为宗人府宗正,在任期间行事愈发恭谦谨慎,赢得了朱棣的赞誉。
- 治理地方:朱桢在地方任职时,推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措施,使得所任职的地方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
文化方面
朱桢热爱文化,致力于文化的发展,他倡导儒学,兴建学校,资助文化事业,为明朝的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
个人品质方面
- 忠诚担当:朱桢对明朝忠心耿耿,始终为国家安全和发展尽职尽责,无论是朱元璋时期还是朱棣时期,都能恪守臣子本分。
- 智慧勇敢:他不仅勇武善战,还富有智谋,在多次平叛中能明智决策,化险为夷。
- 勤政爱民:朱桢时刻关心百姓疾苦,积极改善民生,如兴修水利、推广农业技术等,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 。
后世影响方面
朱桢的一生为楚藩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他的影响下,后世继任楚王多为儒雅好学之士,同时还能忠心效忠朝廷,对待同宗兄弟友善仁爱,为楚藩的稳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
朱桢有记载的妃子主要有以下两位:
正妃王氏
是大明开国功臣定远侯王弼之女,洪武11年,王弼因战功被封定远侯。她于洪武30年冬天去世 。
某“精奇算”妃子
据《黎平府志·铜鼓卫志》记载,此妃“精奇算”,在洪武30年随朱桢率军出征镇压古州人民叛乱时,客死军中,葬于铜鼓城南3里,距楚王营不足2里 。
————
朱桢共有十个儿子,五个女儿 。以下是有记载的子嗣介绍:
儿子
- 朱孟熜:朱桢长子,洪武三十年(1397年)突然病逝,年仅16岁 。
- 朱孟爚:朱桢庶第六子,于永乐二年(1404年)被封为通山王,正统九年(1444年)去世,享年57岁,谥号靖恭 。
- 朱季垟:朱孟爚庶长子,通山庄简王 。
- 朱季涂:朱孟爚第二子,镇国将军 。
女儿
- 清湘郡主:楚昭王朱桢之女,下嫁耿炳文侄子耿琇,逝世于1432年。
- 安乡郡主:朱桢之女,相关史料较少。
- 澧阳郡主:朱桢之女,在史料中有所提及,但记载不多。
- 兴宁郡主:朱桢之女,目前关于她的记载较少。
- 祁阳郡主:朱桢之女,同样缺乏详细的史料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