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克服恐高症,进行心理脱敏治疗一样,常巧之也按层次,有计划地让大丫花钱。
先是让她试着下馆子吃饭,接着就去买胭脂水粉,然后进一步提高消费额度,购买绸缎布料,最后便是金银首饰,一步步地让她学会花钱。
当然万事开头难,常大丫明明手里有那么多银子,可心底下还是自觉身份低微不配使银子,不管什么好东西,她都能找到平替。
常巧之让她买最好的胭脂,大丫就买最便宜的口脂,甚至她连口脂都不想要,理由也很简单,“我又不出门,打扮给谁看?”
衣服也是一样,“衣服还够穿呢,不行的话,就把以前的旧衣服改一改也成。”
大不了,长衫改比甲,比甲再改短当小衣,小衣还能再改小,直至当袜布。
狗蛋一听就哭了,“那我是不是永远都得穿旧衣服?”
常巧之懒得说废话,直接把人带到裁缝铺子,对掌柜道:“照着最时新款式,用最好的料子整上几套。”
心理疾病很顽固啊,常大丫几次被逼花钱,都花急了眼,跟常巧之干仗,但奈何她武力值不高,都被强力镇压。
一连几天,常大丫游走于城内各店铺,商家消息灵通,很快就得知原因,纷纷乐得跟过年似的,看到她来便主动招呼,运用三尺不烂之舌,阐述自家商品促进人类发展的积极意义。
卖金银首饰的掌柜说道:“虽然首饰不能吃,但它可以看和保值啊, 戴着最贵重的首饰,身份也不由矜贵,来,戴上试一试,是不是有种姐就是女皇,自信放光芒的风采?”
常大丫眼睛一亮,“你仔细说说怎么保值?”
掌柜:“……”
经营胭脂水粉的掌柜,上下打量着常大丫几眼,赞道:“夫人天生丽质难自弃,若是再打扮得更漂亮一点,媒婆都得踏破门槛,你就擎等着迎来生命第二春吧。”
常大丫羞得掩面而逃,常巧之急着追出去,“大姐,你跑什么啊,坐产招夫也不是不可以。”
食为天的掌柜,哼哧想了半天,“咱……咱家的饭菜,可以治疗饿病 !夫人一吃就不饿了。”
常大丫:“……”
这么多人挖空心思地推销,总算让常大丫回过味来了,“二妹,你是不是想告诉我,过分的节俭就是自找麻烦吧。”
“有觉悟哈,”不容易啊,常巧之都快放弃了,她拼命点头,“那是,你晚上不点灯,柳管家摔得一身伤,擦药都够买十年的灯油了。”
一旁的柳管家委屈地点点头,“肉片切得太薄,虽然看起来多,但真的不够吃。”
常大丫有些不好意思,“那咱家的钱够用吗?”
“只要不创业、不赌博,好好过日子,每月各铺子的生息,足够你当阔太太的。”
常大丫点点头,“是我想岔了,剩下的一百两银子就不花了,留作家用吧,咱还是像以前那样过日子,哎~我想明白了,钱根本就省不下来。”
她不得不信命了,不管如何节省,钱最终还是会被花在其他地方,一点儿也攒不下来。
常巧之心下一松,“大姐能这样想最好了,走,咱们回家。”她俩几天没回家,把一家人扔在柳家,也不知道情况如何了。
回到家后,常大丫就让下人把那些破碗、破盘扔了出去,这些东西留着没什么用,原本还想着请锔瓷匠锔一锔的,但实在太破了,请个锔匠的工钱都差不多够买个新碗。
但也舍不得扔,总想着某天它能发挥作用,这么一搁就成了垃圾堆。
“爹呢?”常巧之发现娘和妹妹在柳家自得其乐,倒是亲爹没了踪影。
陈氏无奈道:“你爹也不知道着了什么魔,每天一早就去了你那商号,很晚才回来睡觉,连饭都不在家吃呢。”
常巧之赶紧过去,果见着她爹正和独臂将对弈,便站旁边静静看了半晌。
还真让她看出来了,独臂将在让棋,而且让得恰到好处,她爹还以为是自己棋高一着呢,兴奋地大喊:“将军!”
“嘶~老朽竟然没看见,这一步不算哈,我应该这么下才对。”独臂匠故作懊恼地要撤回一子,常良才笑得很得意,赶紧伸手制止,“老哥啊,棋品如人品,可不能悔棋啊。”
“爹,你要不要回家去啊?”常巧之劝道。
常良才不耐烦地挥手赶她,“不去、不去, 你这里可比柳家好多了,我就在这里和老哥下棋、喝酒乐呵呵的更好。”
“那就辛苦李叔了。”常巧之焉能不知道独臂匠这是放水,故意逗她爹开心呢。
独臂匠笑道:“东家还是自去忙吧,这里有我,你只管把心放进肚子里!”
常记商号此时挺安静的,除了几头养老骡外,其它人和骡马都出发跑货去了,常巧之也不收发货款,便干脆返回柳家。
柳家院内,几位姐妹们正在翻看布料,乐呵呵研究衣服式样,准备找裁缝在家量体裁衣,顺便偷师。
常巧之压根儿插不进嘴,于是她想了想,直接去找大胡子问问军服有无质量问题,毕竟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何况自己做为乙方,还得看随时关注甲方的态度。
到了卫所,自有士兵进去通报,不多时大胡子的亲兵便赶来接她入营。
校场上士兵正在操练,大胡子背着手一脸严肃地看着,见到她来,便让手下千户继续盯着,和常巧之打过招呼。
“怎么样? 最近还好吗?”常巧之和他并肩走着。
大胡子笑道:“挺好的,军服也收到了,看着还不错……”
两人正说笑着呢,柳百户匆匆赶来,原来是传递广城和汉城之间公文,毕竟都一个系统的,反倒比知府那边公文传达得更迅速。
常巧之看到他就想到翠花,“算算时间,翠花是不是生了?”
“生了,生了闺女,但……”柳百户面色有些难看,“但是,娘俩的身体都不好,现在还在乡下养病呢。”
“ 乡下能有什么好大夫,”常巧之当初就很担心翠花生产,毕竟女人生孩子真艰难,就跟闯鬼门关似的,乡下的医疗条件哪有城里好,“你要是不介意的话,我把她们娘俩接进城里治病。”
柳百户也是实在没办法,“那要不现在就走吧,我心里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