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分为生何首乌和制熟何首乌,单一味药的作用及一般疗程如下:
生何首乌
作用:具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疮痈肿毒,如热毒蕴结所致的痈疽肿毒,能清热解毒、消散痈肿;可截疟,用于疟疾寒热;还能润肠通便,适用于肠燥便秘,尤其适合年老体弱、津血亏虚所致者。
疗程:用于解毒、消痈、润肠通便时,一般服用3-7天为一个疗程。用于截疟时,需根据疟疾发作情况决定,可能需连续服用5-10天甚至更久。
制何首乌
作用:主要功效为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可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导致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等症;还对高脂血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降低血脂,减轻脂质代谢紊乱。
疗程:用于治疗须发早白、肝肾亏虚等慢性病症时,一般需要连续服用2-3个月为一个疗程;用于调理血脂等方面,可能需要服用1-3个月,具体需根据病情和血脂下降情况调整。
何首乌,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其最早记载于《开宝本草》,在悠久的中医药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历代医家对何首乌赞誉有加,将其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与调理,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健康的希望。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何首乌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其更多的药用价值和应用前景逐渐被揭示。以下将从别名、产地分布、形态特征、药用部位、附方功效、使用方法、食疗配伍、禁忌及炮制方法等多个方面对何首乌展开全面而深入的介绍。
一、中药别名描述
何首乌拥有众多别名,这些别名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它的特点和历史渊源。“地精”之名,源于古人认为它汲取了大地之精华,蕴含着土地的神秘力量,具有神奇的滋补功效;“赤敛”则是根据其外观特征而命名,其根茎表皮颜色偏赤,且形态内敛;“陈知白”这一别名背后或许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或传说,为其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红内消”突出了它在治疗体内积滞、消散瘀血方面的功效;“马肝石”形象地描绘了何首乌根茎的形状和颜色,如同马的肝脏;“疮帚”表明它对治疗疮疡类疾病有显着效果,仿佛是扫除疮疡的扫帚;“山奴”“山哥”“山伯”这些别名则带有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体现了它在民间被广泛认知和使用的情况。
二、生长产地分布
何首乌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以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四川等地最为常见。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为何首乌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中,广东德庆、广西靖西等地所产的何首乌品质上乘,闻名遐迩。在这些适宜的生长环境中,何首乌能够充分吸收土壤中的养分,积累丰富的有效成分,从而保证了其优良的药用品质。
三、形态与特征
何首乌是蓼科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它的茎长可达3-4米,细弱且多分枝,表面光滑无毛,颜色多为绿褐色或红褐色。叶片呈卵形或长卵形,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或近心形,全缘,两面均光滑无毛,叶片颜色翠绿,质地柔软。其花朵为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而密集,颜色多为白色或淡绿色。花期一般在8-9月,果期在9-10月。何首乌的果实为瘦果,呈卵形,具3棱,黑色,有光泽,包于宿存的花被内。何首乌最为显着的特征在于其肥大的块根,形状多样,有不规则的块状、纺锤形等,表皮颜色为黑褐色或棕褐色,质地坚硬,断面呈浅黄棕色或浅红棕色,显粉性,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常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花纹”,这是何首乌区别于其他植物的重要鉴别特征。
四、药用的哪些部分
何首乌主要以其块根入药。块根在秋季叶枯萎时采挖,除去茎藤及须根,洗净泥土,削去外皮,切片后晒干或烘干,即为生何首乌。而生何首乌经过黑豆汁拌蒸等炮制工序后,便成为制何首乌。生首乌与制首乌的功效略有差异,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具体病症合理选用。
五、附方功效与作用
何首乌丸:由何首乌、牛膝等药材组成。将何首乌用米泔水浸泡后九蒸九晒,牛膝去苗,与何首乌一同捣罗为末,炼蜜为丸。此丸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乌须发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头晕目眩等症。长期服用能延缓衰老,增强体质。
七宝美髯丹:包含何首乌、茯苓、牛膝、当归、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等多味药材。何首乌需用黑豆汁拌蒸后晒干。该方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肾精血亏虚引起的须发早白、牙齿松动、梦遗滑精、筋骨无力等症,对改善人体的生殖功能和延缓衰老有显着效果。
何首乌散:由何首乌、防风、白蒺藜、枳壳、天麻、胡麻等药材组成。将这些药材捣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二钱。此散具有祛风养血、通络止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邪侵袭、血虚生风所致的皮肤瘙痒、风疹块等症。
何首乌汤:何首乌与艾叶、荆芥、蔓荆子、威灵仙、白芷等药材一同煎煮。该汤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等症,对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有一定帮助。
何首乌膏:何首乌与黑芝麻、核桃仁、蜂蜜等熬制成膏。具有滋补肝肾、养血润燥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血虚肠燥所致的便秘、皮肤干燥等症,同时对改善头发的质量也有一定作用。
何首乌酒:将何首乌浸泡在白酒中,密封一段时间后即可饮用。此酒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肾不足、风湿痹阻所致的腰膝酸软、关节疼痛等症,还能改善睡眠质量,增强免疫力。
首乌桑葚饮:何首乌与桑葚一同煎煮。具有滋补肝肾、养血安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心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多梦、头晕耳鸣、心悸健忘等症,对改善睡眠和调节情绪有一定效果。
首乌熟地汤:何首乌与熟地、当归、白芍等药材一同配伍。该方具有补肝肾、益精血、调经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所致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等妇科病症,对改善女性的生殖健康有重要意义。
首乌女贞子汤:何首乌与女贞子、旱莲草等药材一同煎煮。具有滋补肝肾、乌须明目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的须发早白、目暗不明、头晕目眩等症,对保护眼睛和改善头发的色泽有一定帮助。
首乌丹参汤:何首乌与丹参、山楂等药材一同配伍。具有活血化瘀、降脂化浊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对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有一定作用。
六、举例十个使用方法治疗与一疗程
治疗须发早白:制何首乌15克,熟地12克,枸杞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一般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可连续服用2-3个疗程。通过滋补肝肾、益精血,促进头发黑色素的生成,使头发逐渐恢复乌黑亮丽。
治疗腰膝酸软:生何首乌10克,杜仲12克,续断10克,牛膝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2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需服用2-3个疗程。能补肝肾、强筋骨,缓解腰膝酸软、无力等症状。
治疗肠燥便秘:生何首乌15克,火麻仁10克,郁李仁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3-7天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调整疗程。生首乌的润肠通便作用与其他润肠药配伍,可有效改善肠燥便秘症状。
治疗皮肤瘙痒:何首乌15克,防风10克,白鲜皮10克,地肤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7-10天为一个疗程,可根据病情连续服用2-3个疗程。能祛风养血、止痒,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治疗高脂血症:制何首乌15克,山楂15克,丹参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1个月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连续服用3-6个疗程。通过化浊降脂,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改善血脂异常。
治疗失眠多梦:何首乌15克,酸枣仁12克,柏子仁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可连续服用2-3个疗程。能滋补肝肾、养血安神,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失眠多梦的发生。
治疗月经不调:制何首乌15克,当归12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从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服用,连续服用2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需服用3-6个疗程。可补肝肾、益精血、调经,调节月经周期,改善月经量和月经颜色。
治疗脱发:何首乌20克,黑芝麻15克,侧柏叶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2个月为一个疗程,可连续服用3-4个疗程。通过滋补肝肾、养血生发,促进头发生长,减少脱发。
治疗风湿痹痛:生何首乌15克,独活10克,桑寄生10克,秦艽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可连续服用3-4个疗程。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缓解风湿痹痛症状。
治疗遗精滑精:制何首乌15克,芡实12克,金樱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1个月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连续服用2-3个疗程。可补肝肾、固精止遗,改善遗精滑精等症状。
七、食疗配伍与禁忌
(一)食疗配伍
首乌粥:制何首乌30克,粳米100克,大枣3枚,冰糖适量。将何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后与粳米、大枣同煮为粥,粥成后加入冰糖稍煮即可。此粥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健脾胃的功效,适合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脾胃虚弱者食用,可作为日常保健的食疗佳品。
首乌鸡汤:制何首乌20克,母鸡1只,生姜、葱段、料酒、盐适量。将母鸡处理干净后,与何首乌、生姜、葱段、料酒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炖煮至鸡肉熟烂,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此汤具有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的作用,适合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者食用,对产后体虚、病后调养有很好的效果。
首乌核桃芝麻糊:制何首乌15克,核桃仁30克,黑芝麻30克,冰糖适量。将何首乌、核桃仁、黑芝麻一同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水和冰糖,煮成糊状即可。此糊具有滋补肝肾、健脑益智、乌发养颜的功效,适合中老年人、学生及脑力劳动者食用。
(二)禁忌
何首乌有一定的肝毒性,肝功能不全者应慎用,避免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肝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何首乌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对何首乌过敏者禁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
何首乌不宜与葱、蒜、萝卜、猪肉、羊肉等食物同食,以免影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服用何首乌时,应严格按照医嘱控制剂量和疗程,避免长期大量服用,以免导致药物中毒。
八、炮制方法,以及相应的剂量和使用
(一)炮制方法
生何首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浸,润透,切厚片或块,干燥。生首乌性味苦、甘、涩,微温,归肝、心、大肠经,具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的功效。
制何首乌:取生何首乌片或块,用黑豆汁拌匀,置非铁质的蒸制容器内,密闭,隔水加热或用蒸汽加热炖至汁液吸尽,药物呈棕褐色时,取出,干燥。每100千克何首乌片或块,用黑豆10千克。制首乌性味苦、甘、涩,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的功效。
(二)剂量和使用
生何首乌的常用剂量为3-6克,入汤剂或入丸、散剂。因其有一定毒性,使用时应严格控制剂量,不宜过量使用。制何首乌的常用剂量为6-12克,可入汤剂、丸剂、散剂或食疗方中。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合理调整剂量和使用方法,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何首乌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地位。其丰富的功效和多样的使用方法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在使用何首乌时,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其特性、功效、禁忌及炮制方法等,严格按照医嘱合理使用,以确保其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随着对何首乌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它将在未来的医学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