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陛下不信,老臣自请退出本次科考相关事宜!”
看着面前之人,建元帝刚刚还略有严肃的神情此刻倒是有些舒展了开来。
“张爱卿言重了,朕既然会跟你说此事,那必是对你信赖有加。”
“只不过,这件事情既已发生,那之前的考题势必不能再用了,而且,这泄露考题之人,也是要找出来的! ”
建元帝如此说,张尚书面露凝重:“陛下,这考题自从您上一次交给臣之后,臣一直不曾示人,况且,这火漆印子也没有丝毫的不妥,这考题又怎会泄露!”
看向他,建元帝开口:“张爱卿,想必,这正是偷题之人的高明之处。”
“如今,这件事情我已经交给三皇子秦朗来着手调查,也已经初步的锁定了几人。”
“不过,之后的事情,还需要你配合!”
建元帝如此说,张尚书满脸认真的开口:“陛下吩咐,臣无有不从!”
第二日早朝,建元帝直接下旨,由裴明礼负责这一次科考的策论题目。
全场哗然,可建元帝旨意已下。
一时间,裴明礼忙的根本见不到人。
因着这件事情,建元帝又下旨,由谢寻代裴明礼先协助沈明华负责大朝会的相关事宜。
旨意下达的时候,沈明华人还在宫里,听到松萝跟她说这件事情的时候,先是愣了一下,之后倒也觉得还算意料之中。
毕竟,当初裴明礼能进京,皇帝舅舅就已经有了这个打算。
只怕很快,秦川的人就要出事了。
这么一想,沈明华倒还有些期待。
宫学馆内,谢寻遵照圣旨前来协助沈明华。
一进来,就听到有人正在小声的议论着今日早朝发生的事情。
这边,沈明华人一来,周围的议论声瞬间戛然而止,似乎生怕惹到这位明华郡主一般。
“见过郡主!”谢寻恭敬行礼。
沈明华看着他,态度谦和,眼中满是赞赏。
“谢世子客气了!”
今日算是宫学馆的内部比试,毕竟大家学了有一段时间了,总是要检验一下成果的。
毕竟,之后众人在大朝会上代表的是大晟,通过每一个阶段的比试,也好要沈明华一行人能够真实的了解到每一个人的基本情况,之后也好安排。
说起来,沈明华平日里其实很少回来宫学馆,毕竟,除了这些,她还需要负责其他的相关事宜。
上到茶水点心的选取,下到使臣来晟的房间布置。
虽然不用她亲力亲为,但主意还需要她来决定。
今天,也是难得抽出时间,准备检验一下众人的学习成果。
沈明华跟谢寻两人坐在上首,看着下面的人依次展示,等到沈汀兰的时候,不少人都在等着看笑话。
原以为因着上一次梅林的事情,明华郡主可能会对她多有刁难,可让大家意外的是,沈明华听完沈汀兰抚琴之后,只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只后未发一言。
毕竟明华郡主被气病的消息,可是传遍了京城,如今这般,确实有些不可思议。
就连一旁的谢寻,都多看了沈明华两眼。
对于这些,沈明华本人心知肚明,却恍若未闻一般。
琴棋书画结束之后,便是骑射一项。
让沈明华有些意外的是,当初在第一轮就打败陈婉的林殊。
也就是中书令的女儿,竟然在骑射方面,也有涉猎。
原以为她只是画艺不错,可今日一见,倒是让她没有想到。
这京中擅长骑射的女子不多,大多为武将世家,所以,当林殊这么一个平日里看起来端庄的姑娘,拿起弓箭的那一刻,沈明华有些期待。
可这样的期待,在林殊射出第一箭的时候,瞬间落空。
因为,那箭在林殊松手的那一刻,软绵绵的,所看之人,都不由得哄堂大笑了起来。
更有甚者直接开口:“林小姐,这骑射本就不是你所擅长之事,又何必强求呢!”
“是啊,你一个文官的女儿,还真以为自己什么都可以了吗?”
面对众人的嘲讽,林殊面上不见丝毫的羞怒:“不擅长便不能尝试吗?”
“既然殿下请了师傅来教,又没有规定不擅长之人不能尝试,我又为什么不能学习呢?”
“更何况,你们怎知道我是不擅长,或许是刚刚这弓箭不合我的手呢!”
沈明华就这么看着,在沈汀兰面前说话颇有些茶里茶气的姑娘,此刻为自己据理力争,即便受到嘲笑,也依旧坦然。
眼中多了几分赞赏。
林殊这话说完,一旁的陈婉开口:“林殊,既然知道不擅长,就不要闹笑话了!”
陈婉这话说的难听,林殊只是扫了她一眼却没有开口。
不过,却放下了手中的弓箭。
看着即便被嘲笑也依旧面色坦荡,沈明华难得开口:“我觉得林小姐说的不错,既然已经请了人来教,那么,即便不擅长,也可以尝试一二。”
这话,听的陈婉脸色一僵,可谁又不能说什么反驳的话。
只见沈明华看向林殊:“林小姐若是喜欢,也不妨多练习一二,其他人亦然。”
这话说完,人群中有人小声嘀咕:“怎么说也是比试,技不如人,还说不得了!”
顺着人群,沈明华目光落在说话的人身上,眼中带了一丝冷意。
多余的话她没有多说,但意思已经不言而喻了。
这骑射一项上,因着擅长的女子不多,当时她便说过,众人即便不会,也可跟着学习。
如今看来,愿意尝试之人不过尔尔。
林殊之后,便是几个武将家的女儿,确实是巾帼不让须眉。
即便一旁的男子有人小声的说着花拳绣腿,不过在沈明华看来,已经很不错了。
况且,那说着花拳绣腿的公子哥,她看也没有厉害到哪里去。
结束之后,沈明华带人出了宫学馆,刚上马车,就被人拦住了。
听着外面的声音,沈明华看了松萝一眼,就见松萝撩开帘子:“怎么了?”
“殿下,是沈老夫人身边的余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