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将军, 右北平郡无终县地处广阳郡和右北平郡交通要道,是控制两郡之间往来的咽喉之地。周边山地环绕,易守难攻。将军需出其不意,先拿下此地做立足之地。此地不易骑兵作战,将军若无把握,我可再派一路步军相助将军!”
“军师也太小看阎柔了!若是公孙瓒率大兵守城,阎柔还让他几分。如今公孙瓒精锐尽在蓟城,吾取无终县如探囊取物一般!”
阎柔说这话是有足够自信的。这些年公孙瓒在幽州一直是保持着进攻态势,别人避之唯恐不及,谁还敢主动招惹公孙瓒?因此公孙瓒治下各城池防守极为松懈,自己若是出其不意直奔无终县,还真是如探囊取物一般!
“如此最好!”贾诩见阎柔信心满满,也不再啰嗦,将令箭交到了阎柔手中。
“高顺!”
“在!”
“令你率麾下陷阵营速去古北口加强防御!”
古北口位于广阳郡北部边界,是从广阳郡进入右北平郡的重要关隘。此路虽然险峻,但是距离要近上不少。公孙瓒若是回援右北平等地,很有可能走此关口。
“喏!”
“高将军,若是公孙瓒走此路,将军肩上压力不轻。只要将军能守住此关,公孙瓒必灭于古北口关下。将军万万不可大意啊!”
贾诩自从来到刘忠麾下,变得不那么明哲保身了,并且事必躬亲,各种细节拉满,越来越向着后世的诸葛亮了。
“军师放心!有高顺坐镇古北口,保管一只苍蝇也飞不过去!”高顺接过令箭,转身去了。
“关羽!”
“在!”
“关将军,令你率麾下兵马即日起兵,攻打蓟城!”
“喏!”
“关将军,以围城为主!我军兵力不足,不能轻易死伤!待公孙瓒大部主力回援之时,将军再全力拿下蓟城就是!”
“喏!”
“主公,你看如此可妥当?”贾诩调兵完毕,躬身向刘忠请示。
“军师且慢,诸位将军皆有任务,为何忘记我和子龙?”张飞见贾诩点将完毕,却没有自己。生怕自己一个人分量不够,还拉上了赵云。
“两位将军只需厉兵秣马,等候追击公孙瓒就是!”贾诩呵呵笑道,这在刘忠麾下,可比在董卓麾下舒服多了。
“幽州牧麾下从事公孙纪何在啊?”
刘忠此时突然想起历史上公孙瓒听说刘虞攻打自己,第一反应就是逃跑。就是这个公孙纪跑去给公孙瓒通风报信,并力劝公孙瓒抵抗,才让公孙瓒有机会反败为胜。
由此可见,此人与公孙瓒之间渊源颇深。若是用好了此人,说不定对于攻打蓟城会有奇效。只是不知道自己的到来会不会改变历史,让这件事情没有发生。
不过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心理,刘忠想诈一咋公孙纪。
“主公,公孙纪在此!”
刘忠麾下如今也是人才济济,公孙纪一个小小从事,自然是坐在末席。再加上刘虞麾下是集体投效了刘忠,公孙纪默默无闻,一点也不起眼,以至于刘忠对他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
“公孙纪留下,吾与你有事相商!”刘忠看了一眼公孙纪:“散帐!”
“喏!”
公孙纪做贼心虚,心中打起了鼓。莫不是自己给公孙瓒通风报信的事漏了?按理说不至于啊,自己做的十分隐秘,连鲜于辅他们都不知道,这刘忠又如何能知道?
“二哥,军师留步!”
公孙纪正在忐忑不安,忽然听到刘忠又留下关羽和贾诩,心中暗自揣测:“莫不是刘忠要问自己蓟城情况?”
“公孙先生,公孙先生?”
公孙纪想出了神,刘忠连叫两声也没有答应。
刘忠见公孙纪如此反应,估摸着历史上的事大概率是发生了,公孙纪和公孙瓒之间可能会有所勾结。
“公孙先生,主公唤你呢!”贾诩轻轻拍了一下公孙纪。
“噢,主公!”公孙纪尴尬的笑了笑:“一时失神,请主公恕罪!”
“听说公孙先生与那公孙瓒相交莫逆?”刘忠满脸笑容的问道,一时让公孙纪摸不清自己做的那些事刘忠到底知道不知道。
“回禀主公,我与公孙瓒多是公务上的往来。后来公孙瓒不听刘使君调遣,我和他之间的关系就逐渐疏远了!”公孙纪还以为刘忠想让自己劝降公孙瓒,心情稍微的放轻松了些。
关羽此时还猜不透刘忠的用意是什么。公孙瓒能够背叛刘虞,恐怕就算公孙纪和他相交莫逆,也劝不动他。倒是贾诩从刘忠两人的话中听出了些东西。
“吾听闻刘使君决定攻打公孙瓒的前夜,公孙瓒已经得到了消息,并且准备逃走。后来有人劝说公孙瓒,公孙瓒才决定留下来反抗,后来反杀了刘虞的大军。不知公孙先生可知此事?”
公孙纪此时却仿佛被重锤轰击一样,脸上的表情瞬间的僵住了,原本从容的眼神瞬间变得慌乱起来。他下意识的左顾右盼,想要第一时间从这里逃走。
贾诩此时是彻底弄明白了,这主公所说之人肯定是公孙纪啊!只是不知道主公如何能知道如此隐秘之事!
主公这个人,真是总给人意外之喜,越了解越觉得可怕,实在是深不可测啊!
贾诩对于刘忠的评价又高了几个等级,也变得更加忠心了。
刘忠见公孙纪如此,知道历史已经重演了,便用冷冷的目光盯着公孙瓒,给他施加精神上的压力!
“公孙先生,你到底知不知道此事啊?”
贾诩深谙人性,知道此时公孙纪心中正在天人交战,便也开口施加压力。
公孙纪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的颤抖,几乎要站立不住。额头上也开始不断地渗出汗水,顺着鬓角缓缓滑落,滴在了地板上。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噗通”一声,公孙纪再也承受不住心理上的压力,跪倒在刘忠面前,将自己和公孙瓒那些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如此厚颜无耻、反复无常的小人,留你作甚?”
关羽最见不得不忠不义之人,高声怒斥着,恨不得把公孙纪拖出去一刀砍了。
“主公,主公!”公孙纪见关羽发怒,吓的连连叩头:”某已经知罪了!请主公饶恕!请主公饶恕!”
“公孙先生,快快请起!”刘忠此时却忽然变得热情起来,甚至亲自起身扶起了公孙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