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赤壁前夕
林小羽自许都归来后,荆州上下一心,全力整军备战。然而,曹操亦非等闲之辈,其虽在林小羽逃脱一事上吃了暗亏,但仍未放弃吞并荆州、进而统一天下的野心。
一日,林小羽正在营帐中与诸葛亮、庞统等谋士研讨军情,探马飞奔来报:“主公,曹操大军已在宛城集结完毕,其兵力不下二十万,且有大量战船正在打造,似有沿江东下,直取荆州之势。”
林小羽微微皱眉,神色凝重:“曹操来势汹汹,我荆州虽有防备,但兵力与曹军相比仍有差距。此时,孙刘联盟乃是破敌关键,不知东吴那边动静如何?”
诸葛亮轻摇羽扇,缓缓说道:“亮已多次派人前往东吴,与鲁肃等商议联盟抗曹之事。据回报,孙权已决意与我军联手,但东吴内部仍有分歧。周瑜等武将虽主战,然以张昭为首的文臣却主和,孙权尚在权衡利弊。”
庞统站起身来,进言道:“主公,曹操大军长途跋涉,士卒疲惫,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此乃其两大弱点。我等若能与东吴水军配合,在长江之上设伏,或可一战破敌。”
林小羽点头称是:“士元所言有理。但曹操狡诈多端,定会有所防备。我们还需多设奇谋,方能确保胜算。”
此时,关羽在一旁说道:“大哥,某愿率荆州水军,与东吴水军并肩作战,定要让曹操尝尝我等的厉害。”张飞也大声道:“俺也去,俺要在战场上杀个痛快!”
林小羽看着两位义兄,心中既感动又担忧:“二位兄长勇气可嘉,但此次大战关乎荆州生死存亡,切不可鲁莽行事。一切行动,需听从军师与我的指挥。”
随后,林小羽决定亲赴东吴,与孙权当面商议联盟作战细节,以坚定孙权抗曹之心。抵达东吴后,林小羽受到孙权热情接待。在东吴的议事厅中,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周瑜率先开口:“林将军,曹操虽兵多将广,但我东吴水军精锐,亦不惧他。只是这作战计划,需得精心谋划。我以为,可先在赤壁一带设下埋伏,以我军战船佯装败退,引曹操水军深入,然后再以火攻之术,必能大破曹军。”
林小羽思索片刻,说道:“公瑾此计虽妙,但曹操多疑,未必会上当。我认为,可在曹军必经之路,散布一些虚假情报,让曹操误以为我军内部不和,或者有其他阴谋。同时,在赤壁周边多设疑兵,使其摸不清我军虚实。”
孙权点头道:“林将军与公瑾所言皆有道理。此役关乎东吴与荆州生死,不容有失。我意已决,全力抗曹。但粮草物资方面,还需双方共同筹备。”
林小羽拱手道:“吴王放心,荆州虽小,亦会竭尽全力提供粮草物资,与东吴共渡难关。”
在东吴期间,林小羽还与鲁肃等文臣武将深入交流,增进彼此信任与了解。他深知,孙刘联盟不仅是军事上的合作,更是人心的凝聚。只有双方齐心协力,才能在这场大战中获胜。
然而,就在林小羽在东吴商议军务之时,荆州却传来消息,一些地方豪强因不满林小羽加重赋税以筹备军资,开始煽动百姓闹事。林小羽闻报,心急如焚,他深知后方不稳,前线必受影响。
诸葛亮在荆州得知此事后,果断采取措施。他一面安抚百姓,向百姓解释赋税增加乃是为了抵御曹操入侵,保荆州平安;一面派兵镇压那些煽动闹事的豪强,迅速稳定了荆州局势。
林小羽在东吴得知诸葛亮已妥善处理荆州之事,心中稍安。他加快与东吴商议作战计划的进程,确定了双方在赤壁之战中的兵力部署、指挥系统以及后勤保障等关键问题。
回到荆州后,林小羽立刻召集众将,传达赤壁之战的作战计划:“诸位将士,此次赤壁之战,乃是我荆州生死之战,亦是复兴汉室的关键一步。我军将与东吴水军紧密配合,在赤壁一带设下天罗地网,迎战曹操。关羽将军,你率荆州水军左翼,配合东吴黄盖将军的诈降之计,待曹军战船靠近,立即发动攻击。张飞将军,你率陆军在岸边列阵,防止曹军登陆。赵云将军,你率精锐骑兵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各方。”
众将齐声领命:“遵命,主公!”
随着曹操大军逐渐逼近赤壁,长江之上的气氛愈发紧张。林小羽每日亲自巡视军营,鼓舞士气。他深知,士兵们的斗志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曹军营地,曹操望着长江对岸的荆州与东吴联军,心中充满自信:“哼,孙刘联军不过乌合之众,我大军南下,定能一举荡平江南。”然而,他却不知,一场灭顶之灾即将降临。
赤壁之战前夕,各方势力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林小羽站在江边,望着滔滔江水,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此次大战能够获胜,为这乱世带来一丝曙光,守护荆州百姓,也为自己在这三国历史中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风在江面上呼啸而过,仿佛预示着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