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战略项目的理念碰撞
新战略项目开启后,周江和林靓迅速投入其中。项目聚焦于探索公司业务多元化发展,旨在结合前沿科技与市场新兴需求,开辟全新的盈利增长点。然而,从项目规划初期,两人对项目方向和重点就产生了显着分歧。
周江认为,项目应依托公司现有的成熟技术和客户资源,通过技术升级与服务拓展,实现业务的横向延伸。他主张深入挖掘现有客户的潜在需求,开发与核心业务相关的周边产品或服务。在一次项目研讨会上,周江展示了详细的数据报告,指出公司现有客户群体庞大,且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若能精准把握并满足这些需求,将极大提升客户忠诚度与业务收益。“我们在客户关系维护和技术研发上已有深厚积累,以现有的基础为核心向外拓展,风险可控,也能快速见到成效。”周江言辞恳切,希望说服团队成员和林靓采纳他的观点。
林靓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她坚信,项目要着眼于未来,大胆涉足全新领域,借助前沿科技实现业务的颠覆性创新。林靓认为,当前市场瞬息万变,墨守成规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她列举了多个行业新兴企业凭借创新商业模式迅速崛起的案例,强调公司必须抓住科技变革的机遇,开拓未知市场。“我们不能总是依赖过去的成功经验,要敢于突破舒适区,用创新思维打造全新的业务模式,才能引领行业发展。”林靓激情澎湃地阐述着自己的理念,试图让大家看到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团队成员们也分成了两派,各支持一方观点。这种分歧导致项目推进陷入僵局,原本计划的市场调研和产品规划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公司领导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要求周江和林靓尽快解决矛盾,确保项目按时推进。
为了争取团队支持,周江和林靓分别展开行动。周江带领团队对现有客户进行了更深入的调研,收集了大量客户反馈和需求信息,整理成一份极具说服力的报告,详细阐述了基于现有资源拓展业务的可行性和潜在收益。他还与公司内部的技术专家和业务骨干进行沟通,争取他们对自己方案的认同。
林靓则积极联系外部合作伙伴和行业专家,邀请他们参与项目研讨,分享关于新兴技术和市场趋势的见解。她组织团队成员参加各类行业峰会和创新论坛,拓宽大家的视野,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同时,林靓还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创新业务发展规划,明确了项目的目标、路径和预期成果。
在一次激烈的项目争论中,周江忍不住对林靓说:“你总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创新,却忽略了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现有资源。我们应该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林靓也毫不示弱地回应:“你太保守了,总是局限在过去的思维模式里。如果不创新,公司迟早会被市场淘汰。”两人的争吵让团队气氛变得异常紧张,成员们都不敢轻易发表意见。
随着矛盾的升级,周江和林靓意识到,这样下去不仅会影响项目进度,还会破坏团队凝聚力。在冷静思考后,他们决定暂时放下分歧,重新审视项目目标和双方的观点。两人进行了一次私下的深入交流,在交流中,他们逐渐理解了对方的出发点和考量因素。
周江认识到林靓对创新的执着追求是为了让公司在未来市场中占据先机,而林靓也明白了周江对现有资源的重视是为了确保项目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经过长时间的沟通和协商,他们达成了一个初步共识:在项目中既要保留对现有业务的优化拓展,也要融入创新元素,探索新的业务可能性。
基于这个共识,周江和林靓重新调整了项目规划。他们将项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现有资源为基础,开展业务拓展和优化工作,快速获取收益并积累经验;第二阶段则加大创新投入,利用第一阶段积累的资源和市场反馈,探索新兴业务领域。在团队分工上,两人也进行了合理安排,根据团队成员的特长和优势,分别负责不同的项目板块,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尽管达成了合作共识,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两人仍然会因为具体问题产生分歧。例如,在第一阶段的产品研发中,周江主张采用成熟的技术方案,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林靓则建议尝试一些新技术,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创新性。面对这些分歧,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激烈争吵,而是通过数据分析、市场调研和专家咨询等方式,共同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团队成员们也逐渐适应了这种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工作模式。周江和林靓在相互学习和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视野。他们的关系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最初的激烈对抗,到现在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虽然竞争的火花依然存在,但合作的氛围也日益浓厚。而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新战略项目,也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