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前面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沉重的让人难以呼吸。
林如海端坐在金丝楠木椅上,面色铁青,目光如炬,直视着对面的贾赦。
他的声音低沉而冰冷,仿佛从牙缝中挤出一般:“大舅兄,你方才的提议,小弟只能当做耳旁风。圣上英明神武,立志兴国安邦,你那些于国于民有害无益的念头,还是尽早摒弃为妙。”
贾赦的脸色犹如调色盘般变幻莫测,一会儿红如火烧云,一会儿又如冬日初雪,尴尬与狼狈交织在一起,让他几乎无法自持。
他嗫嚅着嘴唇,想要反驳林如海的话,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般,半个字也吐不出来。
林如海的话语如同一把无形的利剑,每一句都精准的刺中了他的要害,让他无所遁形。
“大舅兄啊,”林如海叹了口气,继续苦口婆心地劝解道:“你身为当朝国公,享受着国家的俸禄,享受着百姓的景仰,怎么能为了那一己私欲,而置国家的未来、百姓的福祉于不顾呢?你可知,你今日所言,若付诸实施,可能会让多少家庭支离破碎,有多少无辜之人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贾赦的手指在袖中不自觉地搅在一起,仿佛要借此来掩饰内心的慌乱与羞愧。
他的指甲深深的掐入掌心,疼痛却远不及他此刻内心的煎熬。
贾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仿佛自己所有的遮羞布都被林如海毫不留情的扯了下来。
他强行挽尊,试图做最后的挣扎,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甘:“这如何就是于国于民没有益处了?福寿膏一旦流通,国库必将充盈,这不是好事吗?”
“况且,宫里的太医也曾说过,福寿膏具有止痛之效,还能让人愉悦精神,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
“呵呵……”
林如海闻言,不禁冷笑出声:“精神愉悦?大舅兄,你从何处听来的这等荒谬言论?没错,福寿膏初用时或许能让人短暂的精神振奋,但之后呢,它会慢慢地掏空你的身体,摧毁你的意志,让你彻底沦为它的奴隶。这就是你所说的一举两得?”
贾赦被林如海这连珠炮似的质问逼得哑口无言,只能结结巴巴地回应:“这……这……可是太医确实是这么说的啊,又不是我杜撰的。”
林如海口舌犀利如刀,毫不留情的指出:“确有太医提及,福寿膏少用或可治病,但多用则必伤身,乃是万不得已之下的权宜之计。大舅兄,你可不要断章取义,故意曲解太医的原意,给他们乱扣帽子。”
这番话,确实是出自太医院一太医之口,只不过当时的情景与今日大相径庭。
那是十年前的一段往事。
忠顺老亲王的母亲身患绝症,每日被病痛折磨得痛不欲生,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忠顺老亲王心急如焚,下令太医们务必想出法子挽救母亲的性命。
众多太医束手无策,几乎要被忠顺老亲王手中的剑锋所逼。
最后,有个新入职的小太医,受不住忠顺老亲王的威压,颤抖着声音,提出了一个令人胆寒的建议。
忠顺老亲王不顾一切,偷偷瞒着先皇,暗中寻来了一些福寿膏,给他母亲试用。
奇迹般的,福寿膏真的缓解了他母亲的痛苦……
然而,这短暂的安宁却是以他母亲的生命为代价。
仅仅两个月后,忠顺老亲王的母亲身体便彻底垮塌。
临终前,她已不认得任何人,只认得那害人的福寿膏……
此事最终未能瞒过先皇的耳目。
先皇的脾气,众所周知,那是说一不二。
他痛下决心,颁布了禁烟令,却没想到,身边有人竟敢公然违抗。
忠顺老亲王的母亲去世后,忠顺老亲王也被贬斥,直接被撵去他母亲墓前守了三年长孝。
至于那个出谋划策的小太医,更是被无情地砍下了头颅……
这段往事,如同一道深深的伤疤,被岁月尘封,无人敢再提及。
然而今日,它却又被无情的揭开……
林如海无奈地叹了口气,毕竟他们是姻亲,他还是忍不住苦口婆心的劝道:“圣上的禁烟令,利国利民,其力度和决心,甚至超过了先皇,大舅兄还是不要拿鸡蛋碰石头了!”
贾赦心中苦笑连连:他们早已被卷入了一场无法逃脱的漩涡,自家的把柄也落在了别人手中。对方只需轻轻动动手指,就能让他们全家甚至全族几百口人命丧黄泉。这上了贼船,哪里是那般容易下得来的?”
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老老实实听话。
今日游说内兄不成,他深知事后少不得要被狠狠申斥了!
而另一边,贾政和王夫人见礼时匆匆退场。
回到荣禧堂后,将下人全部打发出去。
两人关上门,在屋子里窃窃私语了许久。
两人都遇到了同样诡异的事情,心中不禁充满了疑惑和恐惧。
二人苦思冥想,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却始终无法解开这个谜团。
王夫人内心的恐惧如潮水般汹涌,她开始不由自主地怀疑是不是鬼魂在作祟。
她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脸色苍白如纸,仿佛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刚刚那一幕,实在太诡异了,该不会是……你那妹妹的魂魄回来找我们了吧?不然,为何偏偏就我们两个人遭遇了这种离奇之事,而其他人却都安然无恙呢?”
“住口!”
她话音刚落,贾政便猛地一拍桌子,怒目圆睁,恶狠狠地瞪着她呵叱道:“子不语怪力乱神,你胡言乱语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