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沈安信按回凳子上,“爹,你说那河边的野鸭子吃什么?”
“吃什么,当然是吃水草和虫子了....”
说到这里沈安信微张的嘴停了话头,双眼睁大。
是呀,这野鸭子什么都吃,那野地里有的田里也有,为什么不能养鸭子。
沈玉姝又把水稻养鸭的各种好处说了一遍。
看他弯起的嘴角已然被自己说动,乘胜追击的问道:“怎么样,爹,我这法子好不好?”
“好。”沈安信双手一拍,这简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瞬间觉得女儿的法子又行了,底气十足的去前院找沈老爷子商量了。
沈玉姝瞧着匆匆去了前院了人闪身回了空间。
如今空间里干活的牛都叫阿黄,站在围栏边上喊一嗓子全都抬起脑袋看她。
根据脖子上铃铛标记排好班,每头牛一个星期,公平的很。
不过却搞得沈安仁时常挠头,觉得这牛有什么毛病。
隔几天就得重新教一遍怎么耕田,一会儿聪明一会儿笨的。
为这事他还找沈安信抱怨了几回。
沈安信不好说其中原因,只能让大哥多费心教一教。沈玉姝在旁听得连连憋笑。
她空间能干活的牛至少有二三十只,这样下去至少得三四个月才能轮完。
旁边围栏里是刚孵化三天的小鸭子正跌跌撞撞的走着。
外面一天空间五天,这鸭子马上就能满月出去干活。
鸭崽们发现面前的人正看着他们两眼发光,似是受了惊吓呼啦啦扇着小翅膀找妈妈去了。
雪鸮夫妻俩带着孩子天天在空间练习捕猎,此刻就在她头顶盘旋。
这可是她特意选的可不能叫这一家子给活该了。
招来雌鸮一阵嘱咐才放心回了别墅。
前院,沈安仁带着沈宁柏去了田里,沈老太太和何氏去了山脚下。
河边的水芹菜最后一茬,婆媳俩今天想再去摘一些。
这会儿院里只有沈老爷子,沈安信拿个凳子坐到对面,支支吾吾喊了一声爹。
晒太阳的沈老爷子睁眼一看儿子这扭捏德行,就知道定是在想用什么话把糊弄他。
他果断抬手打断儿子要说的话,“从玉姝育苗到现在,爹想了很多。
玉姝如今能干了,想做什么就去做,也省的你每次还得想理由糊弄我,哼。”
说到最后沈老爷子颇有些咬牙切齿,下巴上的胡子也跟着抖了抖。
沈安信张开的嘴僵住,呵呵一笑,“瞧爹这话说的,什么骗不骗。
我就是和爹说一声,咱家要养鸭子用来......”
沈老爷子听完摆摆手,“你自己看着办吧,咱家外面院墙下还空着好大一块地方,正可以拿来用。”
沈安信得了准信也不多待,颠颠儿的回了后院给女儿做汇报。
“姝姝,我和你爷爷说好了,鸭舍建在院墙边上。
把你上次那个会叫的东西再安上,安全一些。”
上次的事发现及时多亏了那个大疙瘩,省事又好用,这回养鸭子也安上。
沈玉姝没想到他考虑的这么周到,从厨房出来对沈安信一顿夸。
“辛苦爹跑这一趟,还是爹聪明,都想到我前头了。
咱们还得在水田四周挖条沟,到时候鸭子也有个活动的地方。
今年是来不及了,明年咱直接在田里盖上鸭舍,养条狗在那儿就更放心了。”
“行,那咱们分头行动,你和宁柏他们去挖沟我和你大伯去建鸭舍。”
沈安信不理女儿的糖衣炮弹,商量好后俩人各自行动起来。
按照一百只鸭子的数量建房舍得三大间。
不用多复杂用竹子围个棚子可以遮风避雨就行。
隔壁王家跟着种了稻苗,有个什么事沈玉姝都会带上他们家。
这不王满仓一听养鸭子不管行不行先带着夏氏过来帮忙。
“玉姝,田里养鸭子不怕它祸害稻苗吗?”夏氏扶着铁锹一边挖沟一边问。
这话倒把沈玉姝给问住了,具体她也不知道啊,只能随口胡诌一个。
“婶子,那稻苗叶子长了刺,鸭子它不爱吃。”
夏氏也不懂这些,但人家能脱口而出定是有几分道理,点点头继续干活。
如今沈玉姝手上结了薄茧握锹也不怕手疼,几人挖了三天终于挖好了水沟,
一切准备就绪,沈玉姝故技重施。
带上自家和王家的竹笼子和沈安信出去了一趟,把鸭子从空间带回来。
鸭子猛然换了环境多少有些不适应,沈玉姝拌些空间的小虾米给它们开荤。
在鸭舍跟前挖了三条浅水沟,为下田前做好喂食、下水做训练。
每次开饭、回笼都吹哨引导。鸭子养成习惯,去了稻田也好管理。
农村养鸭多是散养,小时候喂烂菜叶子和剩菜剩饭。
长大了都是由头鸭领着撒出去自己找食吃,像前世一样喂谷子粮食是不要想了。
当天鸭子下水,沈玉姝特意没喂饱。
趁着天气暖和把鸭子带到水田周围,撒一把带碎玉米的糠到田里。
刚下水的小鸭子适应了水温,扇着小翅膀摇头晃脑的在水里游来游去。
稻田养鸭是个稀奇事,村民听说之后又有人不屑了。
鸭子虽是杂食动物,可从没人想过在田里养,怕把秧苗祸害了。
为此村民特意停了手里的活来沈家看热闹。
那些嘴里说着不可能的人眼睁睁看着鸭子在沈玉姝的指挥下争相下水直奔米糠而去。
“哎,你看你看,那鸭子不吃秧苗。”
“我看见了,不用你提醒。”
“你干嘛?”
“我就是看看你的脸疼不疼,昨天你还嘴硬说人家这法子不行,结果你看。”
“........”
这一幕在沈家田里上演了不止一次,回回都被打脸。
沈老太太的好姐妹孙氏在她身旁小声说道:“你享福的时候到了。”
孙氏早年丧夫,她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结果儿媳妇生孩子的时候难产。
这些年看病吃药花了不少钱,日子也过的紧巴巴的。
寡妇在村里不容易,尤其还有人嘴碎说她克夫克儿媳。
村里没几个人愿意同她来往,偏沈老太太不讲究这些。
如今看着好姐妹家越变越好,由衷的替她高兴。
沈老太太知道孙氏的为人,不由紧紧握着她的手。
“等明年你也跟着一起种吧,至少能多换些钱给你儿媳妇买药吃。”
孙氏红着眼眶直点头,脸上堆起的皱纹透着风霜,这些年日子过的实在是太苦了。
鸭子的事步入正轨,沈玉姝转手就把口哨交到沈宁柏手里。
自己偶尔有别的事忙怕顾不上再给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