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水炼铁厂是一家拥有四十余年的国营钢铁厂,目前有三千多员工,年销售额将近10个亿,但是盈利情况不容乐观,企业外债逐年增多,已经到了资不抵债的边缘。
吴胜军赞成济水炼铁厂领导班子提出的破产清算方案。
通过破产清算,清理炼铁厂的债权债务,管理人员入股,盘活企业现有资产。
这个方案,是现在很多地方采用的国营企业改制方案。
好处是,可以甩掉企业包袱,轻装上阵,从而更能迎合现在的市场化竞争。
但是,很容易出现把债务和职工安置的责任推给政府,而优质资产被现有的管理层低价买走,损公肥私,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
这也是周研书记反对的主要原因,她对企业管理方面不是太了解,所以,现场点名董远方谈谈自己的意见。
“远方同志,你是今天参加的领导干部里,唯一一个企业负责人,说说你的意见”
周研书记点将,董远方不敢含糊,其实这段时间,他也一直在思考,投资集团在济水国营厂改制中所扮演的就角色。
“周书记,我对济水炼铁厂也做了简单了解,虽然济水炼铁厂负债率高,但是济水钢铁厂产品质量过硬,销售渠道畅通,随着商品房市场的逐步打开,产品销量和经营利润肯定会越来越好。”
董远方看着周研朝自己点点头,接着说。
“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依法实施破产清是最好的改制方式,但是济水炼钢厂,只是目前包袱重,并不是长期亏损、资不抵债”
董远方这样说,意思是,你们想假公济私,去选择哪些长期亏损的企业,济水炼钢厂还是在盈利的国营厂,你们怎么都惦记上了?
“那,针对济水炼钢厂,你有什么想法吗?”
听着董远方这么说,看来这家伙应该已经胸有成竹了。
“周书记,我建议对济水炼钢厂进行股份制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开展员工持股计划,通过横向兼并和纵向兼并的方式,与济水周边其他小炼钢厂或者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兼并重组,成立济水钢铁集团。”
董远方的想法,与周研书记不谋而合,而周研书记本意就是,济水市投资集团战略入股济水冶炼厂。
显然,董远方对济水炼钢厂的改制建议,更符合济水市和炼钢厂三千名员工的核心利益。
“我觉得,有必要将济水炼钢厂的国营厂改制,作为济水市推进国营企业改制工作的标杆”
周研书记做总结发言,作为济水最大的国营企业之一,济水炼钢厂如果能改制成功,毕竟能起到标杆示范作用,这样大的一个国营厂就能改制成功,那么济水其他国营厂,就更容易了。
今年是董远方在职研究生的第二年,他跟张佳惠教授商讨自己的论文主题,他根据最近的工作内容,想以济水炼钢厂改制为背景,谈政府及政府投资公司,在国营企业改制中,所应该扮演的角色。
他跟着张教授,读的是经济学,国营企业改制又是华夏这几年全国性的经济问题。
所以他这个选题,张教授很认可,并且愿意组建一个专家团队,一起去做一个关于国营企业改制的专题。
有了专家团队的参与,董远方对济水炼钢厂的改制更有信心。
“吴市长,你要为我们做主,济水投资集团是市里的亲儿子,我们炼钢厂,难道是干儿子?凭啥我们的改制,他董远方要插一脚?”
会上的内容传到了济水炼钢厂,国营济水炼钢厂党委书记、厂长赵田生,跑到吴胜军办公室告状。
“我说老赵,你激动个啥呀,改制对你们来说是好事,他董远方就是提个方案,执行不执行,还不是你们炼钢厂说了算”
没等吴胜军回答,张德龙先安慰起来。
“张市长,你是不知道,现在的炼钢厂,就是一个火药桶,也就是我在罩着,换做谁,这个火药桶要是点着了,整个济水就会被炸出个大坑”
赵田生这是明显的威胁,不管怎么改制,济水炼钢厂必须他赵田生当一把手,负责很多事情怕是盖不住了。
以前济水最大的国营企业奔马玻璃如何破产的,不就是他薛国浩为了往上爬,不停的从玻璃厂吸血,搞摊派、要赞助,给他粉饰政绩,上下打点。
短短七八年,从奔马玻璃拿走的不下五个亿,那个年代,五个亿是济水两三年的财政收入。
济水炼钢厂还好一些,市里这帮人虽然也没少吸血,但还好,赵田生拆东墙补西墙的本事大,加之这几年济水大建设,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提速,基建工程成倍增加,大量的钢铁需求,市场价格的增长,带来整体毛利的提升,不至于被饿死。
因为被一直吸血,造成科研经费短缺,产品质量好,但是更新少,市场竞争也不容乐观
但是,济水炼钢厂的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在生死存亡的边缘挣扎。
空有庞大的身躯,但是内部已经被抽空了。
“赵厂长,你这说的,济水炼钢厂不管怎么改制,你永远是主角”
吴胜军听出了赵田生的不满,这两年,他也没少从济水炼钢厂要东西,好多不好处理的账目,都是段鹏拿到济水炼钢厂处理的,这都是小事,一些其他大的花销,就不是段鹏能接触的到了。
得到了吴胜军的承诺,赵田生总算放心了许多,中午带上吴胜军、张德龙他们,去城南温泉酒店。
只是在吴胜军梅开二度时,董远方正在跟他夫人张佳惠教授,探讨济水炼钢厂的改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