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洒在宋浅浅的脸上,将她从睡梦中唤醒。
她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一时间有些恍惚,还未完全从现代的生活节奏中脱离出来。
过了片刻,她才想起自己如今身处古代宫廷,不禁轻轻叹了口气。
这时,白茶端着一盆清水走了进来,轻声说道:
“殿下,您醒了?今日可要去国子监上学呢。”
“国子监?”
宋浅浅微微一怔,脑海中迅速搜索着关于国子监的记忆。
在现代,她只在历史课本上看到过这个词,知道那是古代的最高学府,培养着众多的文人雅士和朝廷官员。
如今,自己竟然要去那里上学,这让她既感到新奇,又有些紧张。
“是啊,殿下,您昨日不是还和晋王殿下约定好了吗?”
白茶一边说着,一边将毛巾拧干,递给宋浅浅。
宋浅浅接过毛巾,擦了擦脸,心中暗自想着:
“这可真是赶鸭子上架啊,我对古代的学问一知半解,去了国子监,要是露馅了可怎么办?”
但她也知道,这是她融入这个时代、了解这个世界的好机会,于是便强打起精神,说道:
“好吧,那你帮我准备一下吧。”
白茶应了一声,便开始忙碌起来。
她为宋浅浅挑选了一件淡粉色的罗裙,那裙子的质地轻柔细腻,绣着精致的花鸟图案,袖口和领口处还镶着一圈白色的绒毛,显得既华丽又不失端庄。
接着,她又为宋浅浅梳了一个简单而又大方的发髻,插上了一支翡翠簪子,那簪子通体碧绿,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
宋浅浅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这张脸虽然还是自己熟悉的模样,但却因为这古代的妆容和服饰,增添了几分古典的韵味。
她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身体,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即将登台表演的演员,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不多时,宋浅浅便在白茶的陪同下,走出了宫殿。
宫殿外,一辆华丽的马车早已等候多时。
马车的车身雕刻着精美的花纹,镶嵌着各种宝石,显得格外气派。
车帘是用丝绸制成的,绣着金色的丝线,随风飘动,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香气。
宋浅浅在白茶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车内布置得十分舒适,铺着厚厚的垫子,放着几个柔软的靠枕。
宋浅浅靠在靠枕上,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她不知道在国子监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会学到什么样的知识,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适应那里的生活。
马车缓缓地行驶在宫廷的道路上,宋浅浅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的景色。
宫廷中的建筑错落有致,飞檐斗拱,气势恢宏。
道路两旁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繁花似锦,散发出阵阵芬芳。
偶尔还能看到一些宫女太监们匆匆忙忙地走过,他们的脸上都带着恭敬的神情,见到马车经过,都会立刻停下来,行礼避让。
不知不觉中,马车便来到了国子监的门口。
宋浅浅下了马车,抬头望去,只见国子监的大门高大雄伟,门上方挂着一块牌匾,写着 “国子监” 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
门口站着几个身着黑色长袍的学究,他们的眼神犀利,表情严肃,让人望而生畏。
宋浅浅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朝着国子监的大门走去。
刚走到门口,就有一个学究拦住了她,问道:
“你是何人?来国子监何事?”
宋浅浅微微欠身,行了一礼,说道:
“我是临川公主李孟姜,今日前来上学。”
那学究上下打量了宋浅浅一番,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还是让宋浅浅先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原来是殿下,请进吧。”
宋浅浅走进国子监,只见里面是一个宽敞的庭院,庭院中种着几棵高大的松树,松树的枝叶繁茂,郁郁葱葱,仿佛几把巨大的绿伞,为庭院增添了几分宁静与庄重。
庭院的四周是一排排的教室,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那声音清脆悦耳,仿佛是一曲美妙的乐章,让人心情愉悦。
宋浅浅正站在庭院中四处张望,突然听到有人叫她的名字:
“十妹妹,你来了!”
她转过头一看,只见一个身着白色长袍的少年正朝着她走来。
那少年面容英俊,眼神明亮,嘴角带着一丝微笑,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宋浅浅心中一动,心想:
“这就是晋王李治吧?”
李治走到宋浅浅的面前,笑着说道:
“十妹妹,昨日我们约定好今日一同来国子监上学,你可没迟到哦。”
宋浅浅微微一笑:
“九哥,我怎么会迟到呢?这国子监如此有趣,我早就想来看看了。”
李治点了点头:
“那我们走吧,今日可有先生讲学,我们可不能错过了。”
李治便带着宋浅浅朝着一间教室走去。教室里已经坐满了贡生,他们看到李治和宋浅浅进来,都纷纷站起身来,行礼问好。
李治和宋浅浅回了礼,便找了两个空位坐下。
不多时,一位身着灰色长袍的先生走了进来。
先生的头发花白,面容慈祥,眼神中透着一股智慧的光芒。
他走上讲台,放下手中的书本,清了清嗓子:
“今日,我们继续学习《论语》。”
说着,先生便开始讲解起《论语》中的篇章。
他的声音抑扬顿挫,讲解深入浅出,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宋浅浅虽然在现代也学过《论语》,但那只是皮毛而已。
如今听先生讲解,才发现其中蕴含着如此深刻的道理和智慧。
她认真地听着先生的讲解,不时地做着笔记,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有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
然而,学习的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夫子在讲解的过程中,会不时地提问学生,让他们回答问题。
当先生问到宋浅浅时,她的心中顿时紧张起来。
她努力地回忆着先生讲解的内容,结结巴巴地回答着问题。
先生听了她的回答,微微皱了皱眉头,说道:
“十殿下,看来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啊,课后要多加努力才行。”
宋浅浅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她低下头:
“是,夫子,我知道了。”
李治看到宋浅浅有些尴尬,便轻声安慰道:
“十妹妹,不要灰心,这《论语》博大精深,一时理解不透也是正常的。课后我帮你一起复习,你一定会掌握的。”
宋浅浅感激地看了李治一眼,说道:
“多谢九哥。”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课,宋浅浅松了一口气。
她走出学室,来到庭院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觉心情舒畅了许多。
这时,几个贡生走了过来,他们看着宋浅浅,眼中带着一丝好奇和敬畏。
“您就是临川公主吧?”
一个贡生好奇。
宋浅浅点了点头,说道:
“我是,请问你们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事,只是听说公主殿下今日也来国子监上学,我们感到很新奇,所以过来看看。”
那贡生笑着说道。 宋浅浅笑了笑,说道:
“原来如此,其实我也和你们一样,是来学习的。”
“十殿下真是谦虚,以您的身份,本不必如此辛苦地学习。”
另一个贡生挠自己的帽子。
宋浅浅摇了摇头:
“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我虽然是公主,但也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需要向先生和你们讨教的。”
学生们听了宋浅浅的话,都纷纷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公主殿下真是有见识,我们以后可要多多向您请教。”
宋浅浅和贡生们聊了一会儿,便回到了学堂。
这时,李治已经在学堂里等着她了。他看到宋浅浅回来,便笑着:
“孟姜妹妹,我们开始温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