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你跟郡主聊什么了?”
回伯府的路上,墨香见少女抱着个螺钿盒笑得无比明艳,不由好奇。
从她伺候唐清宁起,自己就没见过对方这么高兴过。
“是有喜事!”
喜事?
墨香挠挠头。
和国公府能有什么喜事?小姐又不想嫁给那宋公子,大小姐嫁过去也不是什么喜事,还能有什么?
“难道郡主要把婚事退了?”
她兴奋问道,国公府要是退了婚,小姐不用嫁不喜欢的人,还能让大小姐伤心,她想不到比这更开心的事了。
“那倒没有。”少女摇头,一脸神秘。
墨香又冥思苦想一会儿:“难道是郡主要认小姐当干女儿?”
不退婚,小姐成了郡主女儿,大小姐就算嫁过去,还要叫小姐一声小姑子呢。
“你想什么呢?”
唐清宁都无语了,这都是什么呀。
“还不对?哎呀,奴婢猜不到了,小姐你就告诉我吧!”
她抱着少女胳膊撒娇,好奇得心痒痒。
唐清宁答应了夏为仪不要声张,只能先瞒着她。
“暂时保密,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得不到答案,墨香嘟着嘴,不过心里还是为她高兴,反正肯定是喜事就对了。
二人回到伯府,还没坐下歇一会儿,突然有人来报,说江家的表公子要见唐清宁。
少女来京城后,只见过江家的外祖父外祖母以及几个舅舅,同辈和晚辈都不曾见过。
她不敢怠慢,整理了仪容起身。
丫鬟把她带到了府中人工开凿的湖边小亭,远远就见里面站了个身材颀长的男子,书卷气没有宋宴礼那么浓厚,但也是谦谦君子,温文尔雅。
她深吸一口气,抬脚走到亭中。
男人听见脚步声立刻回头,少女得以看清他的脸,深呼吸一口,只见男人五官棱角分明,英俊清隽,皮肤如上好的白瓷细腻。
好漂亮的男人!
唐清宁毫不怀疑,他的皮肤一定比唐清月还好,自己在他面前像一坨黑土。
她都有点自惭形秽了。
男人并不在意她的打量,仿佛已经习惯了无数次。
“想来这位就是清宁表妹了,在下江景明,是江家五爷的长子,表妹唤我景明表哥就行。”
唐清宁给他回礼:“景明表哥。”
江景明已经听过她被罚的事,如今看她腿脚不便,心中不由惺惺相惜。
他是家中长子,但因为有了继母,父亲也成了后爹,与少女怎么不算同病相怜。
“表妹回来这么久,表哥才来看望,今日特意带了些见面礼,还请表妹不要见怪。”
“表哥多虑了,清宁知道表哥们平日忙碌,还能在百忙中想起我,清宁已经十分感动了。”
她分得清别人是真心还是假意,江景明待她客套居多,但并不敷衍,不过是初次见面有些生疏而已。
江景明看她如此柔顺,心中对姑姑江氏多了些微词。
她说表妹顽劣,这和顽劣有什么关系?不过是不想承认这个不精通琴棋书画的少女是她的女儿而已,只能在一个赝品身上寻找慰藉。
江家人的劣根性,还真是一脉相承。
他心中嘲讽,表情不由变得阴暗疯狂。
唐清宁察觉到他的变化有些害怕。
他怎么突然跟要吃人一样?
不过好在她还能分辨出,那股突如其来的恶意不是朝着她来的。
江景明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外扩,立刻恢复成温柔公子的模样。
“表哥想起家中还有些事,就不打扰表妹了,这些礼物中有补身体的阿胶人参,表妹可以问问大夫的意见拿来补身体。往后若有需要表哥的地方,尽管去江宅找我,表哥定会竭尽所能帮助表妹。”
少女面露感激:“多谢表哥!”
说完,便目送着男人离去。
墨香帮着她将东西搬回了院子。
回去后两人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有许多补品,另外就是些金银首饰,名贵布料,另外还有一小箱银子,都是胖乎乎的银锭。
“小姐,表少爷出手真大方。”
墨香双目放光,早听说夫人的庶兄腰缠万贯,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谁见了银子不高兴呢?唐清宁也不例外。
她还以为,江景明会和其他人一样,不喜欢自己呢。
她取出一个银锭,又拿了支珠钗给墨香,然后把剩下的东西全都收了起来。
以江氏的偏心眼,恐怕自己将来的嫁妆都不会给多少,她得给自己攒点体己钱。
虽然才跪了一晚上,但今天一整天都是好事情,少女兴奋许久才渐渐觉得困倦。
墨香打来水给她擦洗一番,少女拿出宋宴礼给的螺钿盒,打开后里面是乳白色的药膏,闻起来有股淡淡的清香。
“小姐,这是什么?”
她脸红道:“郡……郡主给的,说对淤伤有益。”
男人说他是找郡主求的,她也不算说谎吧?
墨香不疑有他,净了手用指尖取了点,小心翼翼涂抹在少女红肿的膝盖上。
药膏涂上去立刻有种暖呼呼的感觉,很舒服,她感叹不愧是皇家的东西。
“你也擦一点吧!”
墨香却拒绝了,将盖子合上放到一旁。
“小姐,奴婢是丫鬟,你对奴婢好,奴婢知道。只是小姐将来若有了更多丫鬟伺候,小姐也要对她们像墨香一样吗?人心是会养大的,小姐要记住,你是主子,不可能和下人平起平坐。”
小丫鬟平日偶尔会嘴碎,但道理一直很明白。
唐清宁只是想回报对自己好的人,但墨香说得有道理,她懵懂点头,接受了对方的建议。
“那你记得要去找大夫拿点药。”
小丫鬟忙点头:“放心吧小姐,奴婢不会亏着自己的。”
更何况,主子才给了她一笔赏赐呢。
少女总算放心,靠着软枕闭眼休息。
此时。
江氏收到了夏为仪的帖子,说八月初八她会亲自登门,商讨两府的婚事。
这事拖了这么久,总算是有回应了,江氏又激动又忐忑。
养女自悔书也写了,听她说还取得了宋云谏的原谅,可出了宴会上的事,也不知道郡主是怎么想的。
只期盼,能如养女的愿,不然,她宁愿退婚也不让亲女儿抢了养女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