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卓青麟望着门口那个身影,不禁喊出了声。只见那人身形高大,一脸稚气未脱,嘴角周围围着一层细细的绒须,咧嘴一笑时,露出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
他左手轻松地拎着几只肥美的兔子和色彩斑斓的野鸡等猎物,右手则稳稳地提着一个网纹大陶罐,罐身精致的纹路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再看他的后背,背着一个大大的竹编背篓,背篓的肩带上斜挂着一个古铜色的环首刀柄,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
这位被称作大哥的人正是青龙,乃是大伯鼎中的长子,亦是他们这一辈中的老大。
想当年,大哥高中毕业后便毅然决然地选择入伍,投身于祖国的边防事业之中。在那漫长而艰苦的五年里,他坚守在边境线上,抵御着严寒酷暑与各种危险,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守护着国家的安宁。后来,大哥光荣退伍,并凭借自身过硬的素质和出色的能力,成功考入了市公安局的特警支队,继续在维护社会治安的道路上发光发热。
“阿麟,呐,路上捡的。”卓青麟忙向前接过大哥手上的猎物。
“阿龙!”大姑红袖从屋后冲出来,紧紧抱住了青龙。
“啊!”青龙莫名的发现一名姑娘从屋里冲出来抱住自己,忙用疑惑的眼神望向卓青麟。
卓青麟憋住笑意解释道,“这是红袖大姑!”
“额,大姑。”卓青龙也没见过这么青春洋溢、这么跳脱的大姑啊。
“快、快进屋,刚还说到你们呢,没想到你就回村了。”大姑红袖忙挽着青龙的手往屋里拖。
“这诚新太爷。”卓青麟向青龙介绍着正站在堂厅的太爷爷。
“太爷!”青龙又疑惑了,没想到人这么多。
“太爷和我也是今天一早到的,没想到我们三位还挺有默契的。”大姑笑嘻嘻的说道。
……
只见那几个人小心翼翼地将青龙迎进了屋内。青龙身形矫健,动作行云流水般地顺势把身后背着的那个硕大的背篓轻轻地放置在了土坑角落处。要知道这位大哥青龙可是刚一回到剑门村,连片刻都未曾停歇,便急匆匆地前去拜见了老祖卓不凡。
随后更是一刻也不敢耽误,心急如焚地直奔家中而来。此刻,这屋子里的四个人正围聚在后厨之中,有的手脚麻利地收拾着新鲜水灵的菜蔬,有的则熟练地处理着活蹦乱跳的兔鸡等各类食材。
他们一边忙活着手中的活儿,一边兴致勃勃地谈天说地。卓青麟也没有闲着,他缓缓开口,向其他三人详细地讲述起自己这些日子以来在剑门村里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虽然他所了解到的情况可能并不是那么面面俱到、详尽无遗,但通过他绘声绘色的描述,还是让其余三人大致知晓了剑门村的基本状况以及一些有趣的风俗习惯。
而卓青龙也介绍了交河镇的一些情况,特别是家人的讯息。
原来在交河镇不光只有父亲振中、大哥青龙,青龙在做捕快转职任务时,在交河镇的一家草药铺子里遇到了15岁的二哥青虎。
而父亲振中在做建造师任务时,发现了正在镇东码头上扛货包17岁的三哥青牛;青龙、青虎、青牛都是大伯鼎中之子,而现在大哥青龙20岁。
三哥青牛被怀时,正赶上计划生育,属于结扎保胎,还被罚了三百块钱,人送外号“三百牛”,力气大,为人一根筋,俗称脑子轴,身高一米九,浑身筋肉,高小毕业,初二没上完就转上了体校,后来在大哥青龙的帮助下,在市棉纺厂当保安兼搬运工,一生只怕两个人二叔振中、大哥青龙,现在正在交河镇码头扛大包,是码头力夫,习有莽牛搬山劲和摔碑手残式,摔碑手是在原世界学自三叔绍西,本是为了在棉纺厂扛大包时方便扛活的,练的比三叔还好,后来自己又在网络上补全几个招式,三哥青年武力值挺高,未来偏向重攻重守路线,目前就是还没找到转值任务。
大哥青龙历经一番艰苦努力之后,终于成功地完成了职业的转换,成为了一名见习捕快。在此之前,他一直苦心修炼的内功心法也迎来了重大转变,由原本的硬气功转而修习六扇门初级密传功法——青龙劲气。这一改变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与过人的天赋,他逐渐掌握了其中的精髓。
而在武功招式方面,青龙所擅长的乃是其在原世界武警服役期间所学的黑龙十八手以及破锋八式刀法。经过长时间的刻苦训练和实战磨砺,这些招式在他手中已然运用自如,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熟练程度。无论是黑龙十八手那威猛凌厉、变化多端的拳法,还是破锋八式刀法那精妙绝伦、攻守兼备的刀术,都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
经过严格的考校评估,青龙展现出了卓越的实力,其武力值高达 42 点之多。更为难得的是,他所追求的并非单纯的力量或速度,而是一种攻防平衡之道。这种独特的理念使得他在面对各种对手和复杂局势时,总能游刃有余地应对,既能有效地发动攻击,又能稳健地防守自身,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这次回村还领了线路探索任务;父亲振中正处于完成建造师任务的关键时期,还走不开。
父亲振中亦是军人出身,当兵服役时正赶上了老山轮战的尾巴,也上过前线,体验了一把自卫反击战,还立了一个三等功,转业后安置在交河镇任武装部长,其实主要工作就是带着全镇民兵修路,后来考了初级建造师证,最终在县建设局退休,在这方世界做建造师任务倒也专业对口,当前已能主持修建一些初极建筑物,现在正在努力攻破制图技术,就是能在这方世界画出的建筑图快速具现的技能,老牛了;内功亦是原世界的硬气功,招式是军中破杀拳和三棱军刺,建造师任务完成后可能有功法奖励,目前倒也不急。
这方世界的建筑方式,一种是建筑图纸直接具现,只要原材料到位,一个字就是快,二个就是贵,比之用泥瓦匠照图施工,要贵出一倍以上,一般用在一些专属、不容修建以及急需的建筑物上;而对于一般住宅、鸡舍、猪圈等不急着要,或修建相对比较简的建筑物,就可以用泥瓦匠照图施工,特点是用工用料便宜,就是时间上要慢上许多,也不具备建筑物加权属性,但一张图纸可以反复所用。
而二哥青虎一直是家人头痛的对象,高智商,鬼精鬼精的,但不学好,什么事都喜欢剑走偏锋;初中辍学混社会,被回家探亲的大哥青龙一顿收拾,16岁入职市里一家青年健身俱乐部,带着一帮妇女练瑜伽,给人当散打对练的肉盾,后来因打架斗殴,无证收购、贩卖野生药材,被大哥青龙亲手送牢房一年半,妥妥的问题少年;目前练习的是基础内功和黑虎拳,以及从原世界考校来的瑜伽柔身术和酷跑;目前也在镇上接了初级采药师的任务,现在正忙着呢,看来对在原世界无证收药、贩药一事被大哥送进去,还耿耿于怀,但对其中的利润也是念念不忘。
大哥青龙原本计划回村还没这么快,但听说村里出事了,与二叔振中等交河镇族人一商量,就连忙组织了一批物资回村,虽一些东西也还没来得及准备到位,但也有一些村里现在能用得上的,能应个急。
比如父亲振中做任务时,阶段性奖励的一些建筑图纸,有鸡舍、狗窝、猪圈、牛棚、渔屋、陷坑、围墙、箭塔等图纸,特别是围墙、箭塔图纸是村里急需的,能迅速提升村里的防御能力。
……
中餐,是全家人一起吃的,爷爷卓武邦和母亲邓金娥还是抽空赶了回来,母亲邓金娥以及被爷爷带回家的两娃,郑重地拜见了诚新老太公。
母亲对大姑的到来十分开心,总算有一个能说上话的人,还能帮着照顾到家里;但对父亲没有回来有一丝丝失望和遗憾,但也没有多说什么,很快就被青龙介绍的交河镇的情况所吸引。
交河镇是由蛟河村发展而来,二年前在交河镇北面的万泉湖中生活着一条青蛟,青蛟约二三十米长,头长独角,腹下有四鳍,外型有点像似青蚺、水蟒,或可称之为螭龙;能轻易绞杀犀牛、鳄角等大型动物,凶猛异常,坏了不少人性命。
直到二年前,来了一个南宋时期的高手,北宋大将曹彬后裔曹碷,率领两岸500多流民,用牛群引青蛟上岸,在现在交河镇的位置设伏,将之围杀,得到一黄金建村令,就地建村,名蛟河村。
而大哥青龙就是那500流民之一,当时大哥正在市特警支队值勤,一转身,就回到了18岁,检兵入伍前夕,还没搞清状况,就遇见这螭龙走蛟,水淹蛟河两崖,坏人性命无可计数,正义感爆棚的青龙,二话没说,就投入到抗蛟救人事业之中,一直到曹碷出世,带领大家屠龙。
传言当时曹碷手中的大铁枪因沐浴螭龙精血,汲取龙魂而通灵,成为了一件成长性灵兵;但一众参战人员因分食螭龙血肉,体质大长,力量大增,肉食强悍无比,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一支180人的蛟河卫,而大哥当时因体质没达标,被淘汰出蛟河卫,转而加入了捕快营,但就这青龙的体质也达到了18点(相当于能负重180斤)、力量30点(相当于能暴发出300斤的力量);而龙筋被制成7张龙鳞弓,龙皮制成7件龙鳞重甲,加上曹碷手上的龙血枪,共15件强兵,是交河镇压箱底的宝物,镇压交河气运。
蛟河村一建立,就是二级行政村,十天就升级为三级行政大村,统率蛟河两岸,半年间势力到达堌河平原,升级为乡,16个月成长为镇;目前已占据堌河北岸,附属行政村已达18个,而行政村下属村落基本上每隔十天半个月就会新增一个两个的,是一个总人口达五六万人的中级城镇,其中城镇人口已达2万多人,其余三四万人则为附属村落人口;现在建立一支600人的常备军,常备军设有240人的枪兵、180人的刀盾兵和180人的弓驽营三个兵种;以及一支120人的捕快营,捕快营无制式兵器,当前只发有捕快令牌,实力强盛,一统堌河两岸已是指日可待;兼并堌河南岸平原之日,人口能达到十万众,就是交河镇冲击县级行政领之时,交河未来起码也是个市郡行政城,成长的好,说不定能冲击省府中心城,发展速度非常快。
已基本形成四大功能区域,为北部行政区,西部工业区(主要是手工业),东部为码头商业区,南部为居民生活区。
已建有镇守府、孔庙、武庙、大广场、市场、初级码头、中级学堂、中级医馆、药店、杂货铺、武馆、军营、中级铁匠铺、兵器坊、匠作营、工坊、中级裁缝铺、首饰铺、书店、水力石磨房、公共仓库、中型粮仓、初级造船厂、中级渔民屋、伐木场、矿场、采石场、中级牛棚、初级养殖场等等功能性建筑。
看来黄金建村令之间也存在很大属性差距啊,与之相较,剑门村可就差了太多,真成乡下了。
据青龙介绍,目前交河地界出现的建村令有:黄金、白银、青铜、黑铁、玄石、乌木6种,各种建村令之间各有差别,自要体现在资源生成速度、人口引入速度、各级人才招募概率,以及任务生成等发展要素上,据传还有流民草营令、山寨令等形式,但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