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未归,心里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又派了几个人去找,结果都说连一点消息都没有。夫妻俩半辈子就这么一个女儿,现在突然失踪了,能不着急吗?所以他们整天愁眉不展,封氏也寻死觅活的。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封氏先病倒了,甄士隐也因为想念女儿病倒了,每天都要请医生来治疗。
没想到就在这一天,三月十五,葫芦庙里的和尚炸供果,不小心让油锅着火了,还烧着了窗纸。这一带的人家大多是用竹篱木壁做的房子,于是一家接着一家,连着四五家都被烧着了,整条街都变成了火焰山。当时虽然有官府来人救火,但火势已经太大了,根本救不了,一直烧了一夜才慢慢熄灭,也不知道烧毁了多少家庭。可怜的甄家就在隔壁被殃及池鱼,已经烧成了一片废墟,只有他们夫妇和几个家人的性命没有受到伤害。士隐急得只能跺脚叹息。没办法,他只好和妻子商量,先到田庄上去住。可这几年不是旱灾就是水灾,盗贼也越来越多,到处都是抢田夺地的,老百姓根本没法安生。所以官兵到处剿捕,他们也没法在田庄上住了。士隐只好把田庄都变卖了,带着妻子和两个丫鬟,投奔他岳父家去了。
他岳父名叫封肃,是大如州人士,虽然是个庄稼人,但家里还算富裕。如今见女婿如此狼狈地跑来,心里就有些不高兴。好在士隐还有变卖田产剩下的银子,拿出来拜托他看着合适的价格买些田地和房产,好为日后的生活做打算。那封肃就半哄半骗地,只给了他一些贫瘠的田地和破旧的房屋。士隐是个读书人,不擅长种地和料理家务,勉强支撑了一两年,就越来越穷了。封肃每次见到他,都会说些轻视的话;而且在人前人后,还抱怨他们不会过日子,只会好吃懒做。士隐知道自己投靠错了人,心里不禁有些悔恨;再加上去年受到了惊吓,又着急又生气又怨恨又痛苦,已经积累了不少伤病:年老的人又贫又病,竟然慢慢地露出了快要去世的样子。正巧这一天,他拄着拐杖,艰难地走到街前散散心,忽然看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脚的道士,疯疯癫癫,穿着破烂的草鞋和衣服,嘴里念着几句诗词: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至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士隐听了,便迎上来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
那道人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
甄士隐此人极具悟性,当他听到这句话时,心中宛如一面明亮无比的镜子,瞬间将其中的深意映照得清晰透彻。而此时此刻,他不禁又联想起自身所经历的种种不幸与磨难,那些曾经的痛苦和挫折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
刹那间,仿佛一道灵光闪过,甄士隐的心境变得豁然开朗起来,所有的困惑与迷茫都烟消云散。他只觉得自己的神智前所未有的清醒,犹如醍醐灌顶一般。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开口说道:“走吧!”话音未落,便走前去,伸手一把夺过那道人肩上的搭子,稳稳地背在了自己的背上,仿佛已经完全放下了尘世中的一切牵挂。然后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两人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了远方的天际之中。
这下可把街坊邻居们都惊动了,都把这当成了大新闻到处传说。封氏听到这个消息,哭得死去活来的,没办法只能跟她爹商量,派人到处去找,哪找得到消息啊。没办法,只能靠着她爹娘过日子。好在身边还有两个以前的丫鬟伺候着,主仆三个人日夜做点针线活拿去卖,帮着她爹维持生计。那封肃虽然天天抱怨,也没办法。
这日甄家大丫头在门前做针线活,忽地听到街上传来阵阵吆喝声,众人皆言新太爷上任啦。丫鬟好奇地躲在门后张望,只见一队队士兵和衙役在门前经过,不一会儿,一顶大轿里坐着个身着乌纱猩袍的官老爷也过去了。丫鬟不禁愣了一下,心里嘀咕着这官老爷看着好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于是她转身进了屋,也就把这事抛到九霄云外了。
到了晚上,正准备歇息呢,忽然听到一阵噼里啪啦的敲门声,还有好多人吵吵嚷嚷的,说是本府太爷的差人来传人问话。封肃一听,吓得直接呆若木鸡。但又马上强装笑脸出来询问。
那些公差只是嚷嚷道:“快把甄爷请出来!”
封肃赶忙陪笑说:“我姓封,可不姓甄啊。只有我那女婿以前姓甄,现在都出家一两年啦,你们找的可是他?”
那些公差说:“我们才不管什么‘真’‘假’呢,奉了府尹大人的命令来问,他既然是你女婿,那就带你去见太爷当面禀报,也免得你到处乱跑。”话还没说完,也不容封肃多说,大家就推推搡搡地把他带走了。封家人一个个都吓得不轻,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
等到二更时分,封肃乐颠颠地回来了。众人急忙问他怎么回事。他喜笑颜开地说:“原来新上任的太爷姓贾名化,是胡州人,和我女婿以前是朋友。刚才他路过咱家门前,看到了娇杏那丫头,还以为我女婿搬到这儿来了呢。我把事情原原本本说了,那太爷感叹了好一会儿;又问起外孙女,我说看灯的时候走丢了。太爷说:‘我派差役一定帮你找回来。’聊了一会儿,临走的时候还送了我二两银子呢。”甄家娘子听了,心里难免有些难过。这一夜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雨村就派人送来了两封银子和四匹锦缎,感谢甄家娘子,还寄了一封密信给封肃,托他向甄家娘子要娇杏做二房。封肃高兴的不得了,迫不及待地去巴结,就在女儿面前使劲撺掇,当晚就用一顶小轿把娇杏送进了雨村家。雨村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封了一百两银子给封肃,还送了甄家娘子很多东西,让她好好养好身体,等着贾雨村帮她找女儿的下落。
话说这娇杏丫鬟,就是那年回头看雨村的那个人。就因为这么偶然的一眼,竟然引出了这么一段故事,谁能想到她命运如此好,也是她自己万万没想到的奇妙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