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眼留在满洲的大臣们,最终,目光落在了娇娇身上:
“娇娇,朕把这里交给你了。”
娇娇往前一步,笑着说道:“皇伯伯放心,我们在这里等你们大胜归来。”
“愿皇上与四皇子,大胜归来!”
光武帝看着眼前这批老臣,又深深看了眼娇娇,想道歉的话最终也没有说出口,随即转身上马,带着少数亲信匆匆启程回京。
在送别了他们后,娇娇第一次邀请了钱大人、魏大人和李相国等人到大将军府的正厅里。
其中,陆战作为兵部尚书,已经随光武帝离开,原本钱大人也想同去,但因为不会骑马被撇下了。
几人落座后,娇娇让人上了茶,然后就让青果在门口守着,叮嘱了任何人不得入内。
娇娇端坐在主位上,目光严肃地扫视了一圈在场的大臣们。
“诸位大人,想必你们也知道如今的局势,若是京都失守,满洲将成为最后的根据地,所以,今日请你们来此,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商议。”
几位大臣交换了一下眼神,钱大人首先开口:
“郡主放心,若有用得到我们几个老家伙的地方,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钱大人几个,虽然有时候嬉皮笑脸的,但是该做事的时候,一个个都是栋梁之材。
别人不说,就说钱大人作为户部尚书,那可真是一个人撑起了半个国库。
实打实的人才啊!
所以,娇娇毫不犹豫,将整个满洲的生意流动资金都交给了他。
钱大人看着自己手里的账单,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财神爷的魅力。
娇娇给的金额,竟然超过了国库的,他疑惑地看了眼娇娇,这丫头也是胆子大,这么多银子,就这样直喇喇地交给了自己。
“钱伯伯,这里的银子,不单要用在满洲的建设、军队以及老百姓身上,您还要随时做好支援京都三十万大军的粮草准备上。”
钱大人知道这事情的严重性,郑重地点点头,将东西放进自己这边。
娇娇又转头看向魏大人,作为御史大夫,魏大人动手的武力值几乎等于零,但是口才好啊!
如今他们缺的是啥?舆论!!!
所以娇娇决定,发挥报纸的重要性,打舆论战嘛,她就不信了,她还斗不过一个古人。
于是,娇娇将自己的想法同几位大臣都说了。
魏御史顿时明白了娇娇的意思。
“郡主的意思老朽明白了,是打算将报纸交给下官来管辖,对否?”
娇娇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婉妃的事情,父皇确实不知情,但是老百姓不知道啊?咱们不能让康王叔说啥就是啥,最起码,要让老百姓相信他们的皇上并非罔顾人伦之人。”
娇娇看了眼诸位官员,认真的说道:
“哪怕这个舆论的用处不大,但是我们也要做最后的努力,给世间清民一个公道说话的机会。”
几位大臣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李相国首先开口:
“郡主所言极是,舆论的力量不容小觑,若是我们能利用好这一点,必能扭转局势。”
魏御史也沉思片刻后说道:
“只是这件事不好解释,当事人除了皇上,就是婉妃,如今婉妃一口咬死皇上明知故犯,老百姓都会倾向于弱者,怕是早就在心里,认定是皇上错了。”
娇娇微笑着点头:“所以我们要换一种思路。”
娇娇的话,顿时引起了诸位大臣的好奇心。
钱大人疑惑地问道:“难不成郡主已经有了对策?”
“对,咱们不解释,咱们先出一版《论公告十问》,就针对康王叔的公告内容来进行反驳。”
魏御史的眼神瞬间亮了,他就说,跟着郡主走,果然能学到新东西。
“比如康王叔说,他因为接到女儿的求救信,这才进京查找,那我们就可以反驳问:请问婉妃为何会在宫中做了宫女呢?”
“比如公告说,婉妃是被迫囚禁在宫中,那我们就能举证:婉妃在宫中争宠用了哪些手段,既然是被迫,为何又主动争宠。”
娇娇越说,魏御史眼睛越璀璨,看看,郡主比他更适合吵架。
论点有理有据,魏大人表示自己学到了,他忽然有些兴奋了起来,若是他能在报纸上吵赢,想必也能一炮惊人!
【炮:炮轰的‘炮’】
接着,几人又将康王叔发的公告看了又看,果然,众人拾柴火焰高,连不善于吵架的李相国,都找出了一处不合理点。
等魏御史将这些反驳点一一整理好,什么《论公告十问》,明明是《论公告二十问》,若不是后面娇娇截止了,娇娇都要替康王叔心疼他这份公告了。
真是:被批地无一处是完好的!
接着,娇娇还将小苏苏等人的父亲,一个个都安排进了自己儿子在做的工作单位,主打一个谁也不闲着。
李相国这次来满洲,并未带他那朵白莲花小妾,倒是带着李夫人,当娇娇将他俩打包送去李风华的县里时,李相国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儿子竟然真的能做好一县之长,做得还相当不错。
“虎子,快来接老太爷,这是咱们县令的爹爹和娘亲。”
娇娇安排的人,故意在两人走进富源县时,就把人丢在马路上了。
李相国看着眼前被治理的井井有条的街道、商铺,心中充满了惊讶。
原本,他还对娇娇的安排心存疑虑,认为这不过是她一时兴起的安排,但眼前的景象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看法。
“爹,娘,你们怎么来了?”
李风华从县衙快步走出来,脸上带着惊喜和一丝紧张。
“郡主让我们俩来看看你这儿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李相国看着面前一身官服的儿子,似乎比在京中沉稳了很多,皮肤也黑了,身材也瘦了不少。
李夫人快步走上前去,轻轻拍了拍儿子的手背,眼中满是慈爱。
此时,街边的百姓们也注意到了县令大人的父母到来,纷纷围拢过来,向李相国夫妇表示欢迎。
“李大人,您可真是教子有方啊!”
一位老者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看看我们县现在的样子,比以前好了不知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