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公默不作声,只听结论,不参与讨论。
你们继续。
告诉我怎么做就可以!
他偷偷看看自家孙女,又是被朝气勃勃的孙女治愈的一天。
真棒!
“国公以为如何安置合适?”太傅显然不肯放他独自清闲。
被太傅咬上,实在是不幸。
安国公面向萧倾,“陛下,老臣也不知如何安置才好,不然也不会进宫来。只是琅王于国是有封地的亲王,于宗室是陛下的亲兄弟。如何安置,其实都在陛下的一念之间。”
这个琅王也是够倒霉的。
年轻的时候他是名满平安城的皇子,为人爽直又极有风仪,私底下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成为太子的人物。
那时琅王多么意气风发,前途无限。
谁知转眼他骑马摔断了双腿,也不知又怎么触怒了先帝,于是迅速被命令去苍凉贫瘠的琅州封地,无诏不得归来。
让人唏嘘。
不过摔断双腿也没摔坏脑子。琅王自去琅州之后,琅州就是另一番气象了。
不过到底还是可惜了那双腿,不然……
安国公拉扯回越飘越远的心思,就听到太傅说:“不如安置在臣的府中。”
安国公点头,这样也好。
不过小皇帝显然有别的想法。
“不如安置在宫中,与晏皇弟一起。”
??
安国公转过头去,满脑门问号。
这是什么道理?
傅眀奕也不太赞同。
萧倾笑了笑,“琅王的事情,我也听说了不少。想琅王兄正是晏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已经名满都城了,既然是亲兄弟,又在病中,不如接进宫来,一来方便照料,也全了兄弟之情,二来,也是晏皇弟向来勤于功课,正可向兄长请教。”
她对傅眀奕眨了下眼睛。
傅眀奕沉默片刻,点头道:“虽不合礼制,倒也合乎情理。”
安国公脸色有些一言难尽,“陛下,太傅,成年亲王住进宫中怕是多有不便。”
萧倾一挥手,“哪有什么不便,非常时刻不必拘泥这些。再说,朕并未纳妃,晏皇弟的宫殿离后宫也甚远。”
傅眀奕自然点头称是。
安国公不好再说,最后还是装着一脑门儿的官司带萧芙回去了。
萧芙日渐活泼,在马车上见安国公愁眉不展,便好奇问道:“爷爷何事烦恼?”
安国公几番欲言又止,到底问自家孙女:“小陛下心善倒是心善,只是对亲族似乎防备太少,这太傅也不知规劝,怕……”
说着便把琅王安置一事说了个明白。
安国公是经过风浪的人物,加上对孙女宠爱,现在也并不觉得女孩子就该困于后院,不闻国事,所以祖孙两私自说话并不含蓄。
谁知萧芙听完哈哈一笑,道:“爷爷多虑,爷爷都能想到的事情,陛下和太傅怎能想不到?怕是有意为之,试探琅王呢。”
安国公一愣,随后一惊。
他历事多,这会儿一想,试探的又何止琅王一人?顿时,一拍脑门,“芙儿到底聪慧!”
同一时间,宫中傅眀奕也正与萧倾说起琅王的事情。
原先他觉着很多事不必告诉小陛下。
一来是他觉着小陛下并未有太多身为陛下的自觉,多说无益。
二来是他自觉能为小陛下扫清一切障碍。
而按照他最开始的想法,小陛下只要肯在十年间老老实实待在帝位之上,成为他名义上的后盾,助他大萧百废俱兴,夺回失地即可。
可是渐渐的,他的想法改变了,变得贪心了。
尤其是在经历了蒙山别苑之乱后,他对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越发坚定起来。
除去性别的争议,小陛下本身的性情其实很适合培养成一位贤明之君。
而大萧,太需要这样一位君王了。
只要小陛下成为这样的君王,复兴河山指日可待!
所以这次,傅明奕讲琅王的事情讲得十分仔细。
萧倾原本就知道一些琅王的事情,可是却是在听傅明奕讲完之后,才发现自己了解的那些还是太粗浅了。
琅王比她想象中更有能耐,最重要的是,虽然他双腿残疾,可是他是真正有一支州军的亲王。琅州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才脱离了贫瘠困顿。
琅州地大荒凉,民风彪悍,在当时对地方掌控力并不太强的大萧,这里就算是大萧王朝鞭长莫及的角落,就连人口、军政等信息都没有办法准确统计。
而当年琅王实际是被驱赶至琅州。
萧倾不知道先皇是什么想法,但是按照傅明奕的说法,琅王到琅州,连活命的机会都渺茫。没想到他却成功掌控了琅州,不但带着琅州百姓大兴建设,摆脱了贫瘠困顿,还重建了一支据称有二十万的州军。
“真实之数恐不止二十万。”傅明奕猜测。
萧倾点头,这是有可能的。
“二十万州军盘踞琅州,若不是因为腿疾,恐怕南萧会迎琅王为主才是。”
傅明奕点头,“北平安城遭遇战乱,琅王旗下二十万军一步都不曾离开过琅州。”
萧倾挑了下眉,这句话信息量有点大。
傅明奕赞许地看着萧倾,“陛下如今处事成熟许多,方才能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而设局,将琅王迎进宫中,实乃难得。且依臣看来,安国公可信。”
萧倾笑了笑,“安国公宠爱萧芙,他们二人都是可信之人。至于琅王,其实我更多的是好奇这么位人物,既然早晚都要见的,不如早早安置在宫中。左右年后他便要回去琅州了。”
不是刻意设局,但如今看来,很值得一见。
傅明奕点头,“臣会与赵统领商议防卫一事。”
没多久,傅眀奕带着萧晏去了驿馆,便要接琅王进宫。
琅王病得昏沉。虽然左右表明进宫有违祖制,怕是不妥,可到底没能对能言善辩的太傅拒绝到底,加上还有晏皇子在旁……
一行人很快被接进了宫。
这个时候,已经肃整完内侍局和宫狱的楚连舟正在选人。
萧倾的后宫中没有嫔妃,于是内侍局和宫狱两处本该由掌印皇后掌管的地方全移到了楚连舟楚女官的管辖范围内。
萧倾显然没有纳妃的打算,请进来一个楚连舟,这些事便全丢给了她。
楚连舟看了一段时日,也用了一些手段,这会儿便要选些得力的人在身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