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看宋大成疲惫无奈的神情,猜到他找人帮忙的结果应该不太好,便没有深问,招呼他先吃饭。
这几天宋大成东奔西走,处处碰壁,之前那些称兄道弟的老板,听说宋军进了局子,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干脆连面都不见了。
就算见了,也只是哭穷,说自己的生意多艰难,总之就是不肯帮忙的意思。
这些有多年生意往来的人都如此,宋大民也没指望只有一过面之缘的李杰会愿意帮他的忙,说一说心里松快些也就是了。
饭菜很合口,宋大成这几天都没消停吃顿饭,心情再压抑也是真饿了,一连吃了两碗米饭。
吃饱了,长出一口气,准备走人。
“小兄弟,多谢你这顿饭,有机会我再请你。”
“我得再去想想办法,总得先把医药费凑齐喽,好歹也是一条人命呢。”
李杰请他再坐一会儿。
“大叔,您先别忙。”
“上回我在火车上遇见您,其实是去山东买金子,打算先放着,说不准过几年能升值。”
“我的生意刚做一年多,还不成气候,也没有存下多少钱,但是也能拿出个十几万,您先用着,不够的我们一起想办法。”
宋大成惊呆了,张着嘴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这怎么行,我……小兄弟,我看得出来你是善心人,可是……”
“我也不怕和你说句实话,我们老板要是进去,没个几年出不来,生意上的事我们也不懂,这公司怕是要黄。”
“钱花进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还上,我不能让你把家底都垫进来。”
李杰安抚的笑笑,示意他不要着急。
“我这不是也在做生意嘛,十几万不过一个工程的事。”
李杰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即使是上一世也没有经历过饿得晕厥的经验,宋大成给了他一口饭吃,也等于救了他半条命。
十几万,换他半条命和一个人情,不亏。
但宋大成还是不接受,不过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
“小兄弟,你看这样行不行。”
“你也是做这门生意的,能不能请你派个人,帮着我们安排任务,把手头的工程做完。”
“这个工程的大老板是个讲究人,只要按时完成进度,就不会差一分钱。”
“目前的进度只差一小部分了,按时完成了,就能申请下一笔预付款,到时医药费就有着落了。”
李杰眼前一亮,也觉得这个办法好。
毕竟一时的善意不能保证可以一直维持下去,公司能开得下去才是关键。
工程进度已经耽误好几天,上面已经在催了,李杰二话不说,当即从公司派了两个项目经理过来,充当现场指导。
工程重新开工,不但宋大成心里踏实不少,工人们心里也有了底。
李杰又给了宋大成两万块钱,让他先把医药费交上。
宋大成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紧紧握着他的手,差点掉眼泪。
“小兄弟,你是好人呐,你一定会有好报的。”
过了几天,宋军的事也有了消息,被他打伤的那个人经鉴定为轻伤,家里有些背景,咬死了不放过宋军,警方正式把案子提交到检察院。
宋军也从拘留所送进了看守所。
宋大成隔了一天才得到见宋军的机会,宋军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万分后悔因一时冲动伤了人。
“我进去是罪有应得,兄弟们跟着我出来,还没挣下钱就出了这种事,我没脸见他们啊。”
宋大成把李杰帮忙派人指挥工程的事说了。
宋军考虑之后,让他和李杰商量,把公司和正在进行的工程打包转让给李杰。
“听你说这位李兄弟也是有情有义之人,让兄弟们跟着他,总比再去找别的活干要强。”
“公司转让的价格,让他看着给就行,关键是二蛋的医药费不能断了。”
“我之前结交的人脉,有一些你也认识,你帮着介绍给李兄弟,让他念你个好,对兄弟们也能大方些。”
宋大成听他像在安排后事,心酸不已。
“你别灰心,在里面好好表现,等你出来,我们还跟着你干。”
看完宋军,宋大成马不停蹄约了李杰,把商量的结果和他商量了起来。
李杰听宋军希望把公司转让给他,就是为了那帮兄弟有饭吃,李杰思索之后同意下来。
这宋军是个汉子,仗义。
接下来不仅不亏,还能帮衬宋军上百个兄弟,那就是上百个家庭啊。
不过李杰话说的很清楚。
“公司是宋军兄弟一手创办起来的,到什么时候都是他的。”
“暂时转到我名下,方便我统一管理,等他出来还是转回给他。”
“其他的就不多说了,以后事上见。”
李杰通过宋大成,和宋军完成了公司转让的手续,正式派人接管。
工人们已经在李杰派去的人手底下工作了一段时间,对此没有抵触,自然而然便完成了过度。
事后高祈年和李杰说起这件事,把他好一通夸。
“杰子,这事你办的仁义。”
“我就说我眼光好,没有看错人。”
李杰接手宋军的公司是出于善意,但主动提出等他出来把公司还给他,却并不全是这个原因。
“宋军手下那帮工人,都是一个村的,甚至还沾亲带故。”
“等他出来只要他还干这行,这些人都会回去跟着他干,我要个空壳公司有什么用?”
“还不如大方点,转回给他算了。”
理是这么个理,但真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说完公司的事,高祈年问起做广告的事有没有着落。
“实在不行你找我爸帮帮忙,他认识的人多,没准就有能用得上的。”
不用高祈年提醒李杰也知道,凭“高市长”这三个字,想在广告排期上插个队易如反掌。
但他不能这样做。
“这点小事也求高叔出面,我这生意也别做了,找个高干千金入赘不是更省事?”
“你别管了,这事我有主意。”
李杰还真不是说大话,他的确已经想出做广告的办法了。
电视台进不去,报纸需要排期,大不了就多雇几个人上街发传单呗,只要能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就行。
这个时代的宣传远没有二十年前那么铺天盖地,李杰雇的人穿着统一的服装,提前进行过简单培训,介绍起公司情况张口就来,还真引起不少关注。
一些打算自建房的业主,纷纷打电话咨询,甚至提出想看看之前建过的房子。
这个要求给李杰提了个醒,马上在省城郊区买了块地,建起样品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