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于芸娘是想要和她一起去的,顺便将绣品也带着,
聂桑榆主动要求她去,本来于芸娘是不放心的,可架不住聂桑榆劝说,心想反正孩子不是第一次去,也就同意了。
“三叔公好”
“来弟啊?今天就你自己啊?”
“嗯,我娘有事,就我自己!给您钱”。
“你就一文就行了,你也占不了多大地方”
“那就谢谢三叔公了!”
聂桑榆高高兴的上车,车上早有一人坐着,等聂桑榆和李三叔说完话,才开口打招呼。
崔莺莺看到聂桑榆笑道:“来弟这是去镇上?就你自己?于嫂子没跟着你?”
崔莺莺年纪不大,细长的眉眼微微上挑,皮肤白皙,倒是有几分妩媚的风情,她是刚嫁到李家村的,成婚一年丈夫以为去世了,也没留下一儿半女,
崔莺莺娘家想要接她回去,婆家的人怎肯放过,硬生生留下了人。
崔莺莺十七八岁的年纪,正是花样的年华,很是招村里单身汉的喜欢。
聂桑榆笑道:“没有,我自己可以。崔姐姐这是去镇上?”
崔莺莺笑道:“嗯,娘让我把鸡蛋去镇上卖了!”
聂桑榆本身和她也不算熟悉,打了招呼,客套几句就闭目休息。
马车上陆陆续续又上了人,聂桑榆也没睁开眼睛。
朦朦胧胧竟然真的睡着了,
“到了!申时一刻在这里集合”
三叔的声音,惊醒聂桑榆。
揉揉眼睛,打了招呼就去秀芳铺,这里原身和于芸娘来过,老板是位四十多岁的女人,为人和气,价格公道。
叫了绣品,四块帕子,一个荷包,材料不错,绣品手艺也很缜密,老板娘给了121文的价格,很公道!
别过老板娘,又去了保和堂,交了中药,又得了76文,没再去其他地方直接去了书房。
依旧是徐彦舟座堂,不用的是,还有三名书童坐于书案,
聂桑榆笑眯眯:“徐掌柜,近来可好?”
徐彦舟哈哈大笑:“还行,就等你啦!”
聂桑榆笑的眉眼弯弯,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话本子:“先出三本,我念于给你们听,《首府的小娇妻》《秀才公子和村花的三两事》《霸道小将军爱上我》,”
三名书童同时写作,一人一首。
徐彦舟看着聂桑榆纸稿上的黑字,凝眉:“这好像不是墨迹,这是什么什么书写的?还有你这字,我怎的一个都不认识!”
聂桑榆身不如常:“寻常人家哪有钱买墨水,不过是木材烧成的炭笔,勉强能写字,至于这些字,是我自创的,要不怎么记得下那么多故事?”
徐彦舟眼中闪过佩服:“李姑娘真是的妙人!不知那三国演义….”
聂桑榆拿出一叠纸稿:“早准备好了!”
徐彦舟大喜:“太好了!那三国演义就由我来写!”
一时之间,书局只有清脆悦耳的女音,和刷刷写字的声音。
为了以后方便,聂桑榆也在学习这里的文字,和古代的篆字相同,她是真的一个字都不认识。
事后徐彦舟交给聂桑榆一本孩童时期的启蒙书,
聂桑榆偷偷在后面备注翻译,方便日后自己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