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科多……”
“不行!!!”
“你们对他的意见好像很大?”
康熙看着异口同声反对的几个儿子,略显诧异。但到底他们才是经历过游戏的人,所以康熙还是很冷静的询问:“理由?”
胤禔冷哼:“就他那个莽夫样……”
还没说完,其他人包括康熙都齐刷刷的看向了胤禔。
胤禔恼羞成怒:“什么意思?”
胤礽一把按住了他:“没什么,说莽夫太夸奖隆科多了。”
康熙略带责怪的看了眼胤礽,安慰胤禔就安慰嘛,做什么贬低隆科多。
胤礽冷笑一声,继续说道:“隆科多那个人,眼高于顶、目中无人,皇阿玛,想我们死的快一点可以直说,也不必送他进去。”
“瞎说什么!”
康熙喝斥着,犹疑的问:“隆科多有那么差吗?”
胤祉笑着阴阳:“那可是皇阿玛的表弟哎,自觉比所有皇子都尊贵,看我们跟看阿猫阿狗一样的隆科多大人哎。”
康熙的表情扭曲了一下,他知道隆科多没有在他面前表现的那样谦卑,但从前他觉得以隆科多的身份,骄傲一点也正常。
完全没有想到,他在皇子面前也这样的傲慢。
康熙自然是生气的,但他考虑的更多一些,“隆科多武力值高,身份也容易把控,朕想他也没胆子违背旨意,作为探子还是足够的。”
如果说之前提议隆科多,康熙是出于信任,那么这一刻坚持选隆科多,就是纯粹的将他当做可消耗的工具人了。
胤禛冷冷的摇了摇头:“罔顾人伦,隆科多最不缺的就是胆子。”
康熙诧异的看向他,倒是胤礽几人面上露出了了然和厌恶的神情。
康熙皱眉,“怎么回事?”
胤礽难得露出反感的表情:“皇阿玛,你知道他的福晋是赫舍里氏吗?”
康熙点头,自然是知道的,他从前是真心关照这个表弟,还知道赫舍里氏是隆科多的表妹呢。
“皇阿玛你派人去瞧瞧吧,希望赫舍里氏还没有出事。”
“什么意思?”康熙不解,但胤礽等人只说叫他去查就知道了。
总之,众人齐刷刷的反对隆科多的加入,康熙也就不再强求,心中记挂着回头好好查一查隆科多。
“鄂伦岱如何?”
胤礽:“刚愎自用!”
胤祉:“高傲自大!”
胤禛:“屡教不改!”
胤禔:“不如莽夫。”
“……”
康熙忍不住按了按眉头,游戏对人的改造这么大吗?一个个说话都变得这么的……直白。
看出来他们的态度不满意,康熙索性追问:“你们觉得谁行?”
“如果一定要从佟佳一族挑一个的话……”
胤礽几人默契的看向了胤禛,佟佳氏,他熟啊。
胤禛沉吟了一会儿,“法海吧,佟国纲的二子。”
“法海……可以。”
“是个不错的人选。”
胤礽三人点头,而从胤祺到胤禩,四人在选人开始的时候就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专心喝茶吃点心,背地里交流表情包,摸鱼摸的光明正大。
康熙也没有意见,毕竟他们是真不熟前朝的人。但是……看了看就这么把法海定下来的四个大儿子,康熙一头雾水,他们什么时候这么了解法海了?
他对法海的唯一印象,就是鄂伦岱和他不对付。
越聊越觉得问题很多,但现在没时间计较,康熙只能强压下他的控制欲,继续说道:“定下法海,其他人呢?索额图的儿子怎么样?”
看出来康熙真的很“任人唯亲”了,就喜欢在外戚家扒拉。
胤礽毫不留情的点评:“都是没头脑,我的评价不如大……不如莽夫。”
胤禔瞪了他一眼,真以为他听不出来啊!
胤礽微笑,抬头认真的看向康熙:“或许,皇阿玛可以考虑下我的亲舅舅呢?”
“你是说常泰?”康熙有些诧异,胤礽的亲外祖噶布喇身体不好,所以赫舍里家一直是索额图当家,而噶布喇的几个儿子也都和他一样,十分的低调。
但当胤礽提出这个建议,康熙一想,又觉得非常合适。
可惜胤礽拒绝了,“不,我是说伦布。常泰是长子,他参与进来太显眼了。”
还有一句话胤礽没有说的是,游戏是有死亡的可能性的,常泰若是死了,他外祖一脉就真的衰落下去了。
虽然这么说,对伦布来说,很不公平。但皇权之下,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弃选索额图一脉是胤礽的公心,选噶布喇一脉就是他的私心,而选伦布就是他私心中的私心了。
康熙显然能够明白他的意思,沉默了一会儿,也没有拒绝。
“下一个,选张英大人的儿子张廷玉吧。”胤祉提议。
胤禛点了点头,说了个冷笑话:“满汉一家亲。”
康熙都忍不住看了胤禛一眼,认真的吗?汉人可能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和满人一家亲吧?
……
15岁的张廷玉空闲时,也想过自己未来会如何在朝堂上展现自己的风采,像他父亲一样。
但他没想到,面圣的机会来的这么快。
当他抱着一肚子的疑惑走进乾清宫的偏殿,看到坐在里面的佟佳·法海以及赫舍里·伦布时,疑问就更多了。
只是他谨慎的什么都没有多说,和两人打过招呼之后,就在小太监的指引下,静静的坐在椅子上等候。
此时,从太监的口中得知三人的表现,康熙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然年岁都不算大,但表现都算稳重。看出来,他的儿子们选人的时候,比起武力,更看重脑子和性格了。
不过想想胤禩之前对游戏内容的描述,康熙也能理解这种选择,不然他也不会召见这三人了。
“传他们进来吧。”
“嗻。”
三个少年低着头恭敬的走进乾清宫,向康熙行跪礼。
“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起来吧。”
“谢皇上。”
三人起身,站在原地一言不发,等待着康熙的指令。
康熙将三份鲜红的邀请函放在桌上,说道:“朕这里有一份任务要交给你们,做的好加官进爵不是问题,但做不好就要赔上一条命,你们可愿意?”
皇帝给的选择从来都只是单选题。
张廷玉很明白这一点,所以第一个跪下领命:“愿为皇上尽忠,为大清尽忠。”
法海和伦布紧跟其后:“为皇上尽忠,为大清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