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二皇子孙承泽也劝说起来,“皇兄,你大病初愈,还是小心一些为妙。”
他其实心里有着更深层次的小九九。
这大哥身子骨已经如此虚弱,如果在游船上再受点风寒,估计治好了也会落下病根。
在加上自己送点房中猛药,助其春情,想必要不了多久就会掏空他的身子。
这么虚弱,还怎么当皇帝?
他自己见机以此游说父皇和其他重要大臣,以身体健康为由废掉他的太子之位,也未尝可知。
现在孙承泽却劝说其入内休息,则是用的激将法。
因为对方如此看重太子之位,肯定会反对自己的一切提议。
孙承泽以前可是没有这么阴险,和大皇子关系也很好,只能说权力使人疯狂。
太子大哥孙承器果然中计,冷笑道:“我走了,你还不知道会说我什么坏话。”
孙承器佯作惊愕,向孙谋告状,“父皇你看,我说了虾子不是我放到,大哥他明显还是在怪罪于我。”
他这话,其实暗地里的意思就是太子孙承器心胸狭小。
刚刚恢复过来的孙承器被自己这个阴险的弟弟气得差点吐血,偏生又没办法反驳。
看来,生病一场,让孙承器的头脑也迟钝了不少。
“好了,你们两个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父皇?手心手背都是我的肉,别吵了。这次出来是散心的,而不是闹心的。”
楚轩帝没有办法,只好拿出帝王威仪强压道。
二皇子孙承泽听罢,十分乖巧地道歉:“父皇,大兄,是儿臣的不是,在这给两位赔罪了。”
太子孙承器因为体弱,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差点被气出血。
不过思索片刻,他还是决定走近一点说话,一方面可以让两人挡下风,另一方面现在体弱,声音小,隔近了说话也方便一点。
但是一个不小心,孙承器打了个踉跄,差点摔出甲板,一命呜呼。
幸好旁边的太监和守卫眼疾手快,将其扶住了。
二皇子孙承泽见状,心里暗道可惜,不过身形却不慢,赶紧跑了过去,装作关心的样子,“大兄,你没事吧?”
楚轩帝孙谋见到太子竟然如此虚弱,心里也有些惊愕。
根据林朝天《千金方》的说话,这过敏一事,来得快、去得也快,怎么太子现在还没好?连站都站不稳?
他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太子孙承器见到父皇没有过来,心里大叫遭殃。
看来自己表现得太过虚弱,很有可能失宠。
毕竟那个帝王,愿意将江山交给一个弱不禁风的后代?
“父皇,儿臣……”
孙承泽挣扎着,想要起来给孙谋详细说一下来挽尊。
“好了,你们几个,扶他进船舱修养,吹风了头痛,落下病根就不好了。”孙谋大手一挥,让太监们将其扶了进去。
态度非常坚决,孙承器只能无奈作罢。
只是进去的时候,看着皇弟孙承器坏笑的面孔,他心里也是十分愤恨。
该死的,肯定是那日酒楼里的酒菜有问题!
不过即使猜测是真的,孙承泽此时肯定也找不到证据了。
毕竟这都过去快一个多月了,二皇子孙承器都不知道派了多少人去过,那边的地板估计都开秃噜皮了。
等到太子进了船舱,楚轩帝孙谋才对二皇子孙承泽问道:“泽儿,你知道大周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孙承泽没料到老父亲竟然会这么问自己。
这探子的情报不都是一样的吗?
难道父皇还想着自己另外组建了情报部门不成?
这么一想,他也惊呆了。
这算是父皇对自己的考教吗?
看来应该早点动手准备属于自己的势力了。
孙承泽下定了决心,整理下思绪后,“最近大周那边又出现了新的赚钱事物,名为烟花,一件难求。据说订单总额已经有了几十万两。
然后就是武帝周秉天已经通过了林朝天的提议,准备修建大周学院,广纳天下才子。
我觉得这是一个重大的威胁。
因为林朝天在民间已经隐隐有了准圣的名头,很多读书人、才子对其心向往之,这会动摇我大楚的人才体系。”
说完,他有些忐忑的等待父皇楚轩帝孙谋的回答。
“嗯,看来你没有少琢磨这些。”孙谋大体上非常满意,唯一有遗憾的就是儿子竟然漏了林朝天对武帝周秉天的讨好。
那个巨大的烟花人头,还有新年祝词。
当时据说大周镐京有数万人齐聚皇宫广场,观赏到了这举世瞩目的场景。
回来的人,都对其赞不绝口。
武帝周秉天在他们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这让楚轩帝孙谋非常嫉妒。
毕竟他一直都认为,周秉天不过是个粗鄙武夫,长得虎背熊腰的,没有任何优雅可言。
哪里比得上玉树临风的自己?
如果能够用烟花摆成自己的样子,放射到夜空,让众人观看。
肯定会让他们大吃一惊,认为这才是掌管天下的雄主应该有的样子。
所以,他夸奖了二皇子孙承泽之后,“朕想让你派些人过去,混进去这所谓的大周学院,学到刚才你说的烟花,还有其他大商的赚钱之物的做法。”
孙承泽听了,感到非常不解。
因为除了刚才说的那些,武帝周秉天还宣布了一项重大事物,那就是进攻大楚!
虽然是在四月才开始,但是这说明两国已经势成水火了。
这样的话,大楚派出去的学员使团,是肯定不会被接受的。
并且,他们还要和派去学员的国家,达成七海矿业、大周银行和大运河的合作后,才会放行。
自己这怎么派人过去?
“父皇,儿臣还听说,武帝周秉天这个匹夫,准备攻打我国,这学员的事情,只怕有些难办。”
二皇子孙承泽思索了一下,还是决定把自己的疑惑说出来。
“傻儿子,兵不厌诈知道吗?”楚轩帝孙谋笑着道。
最近他也详细研究了林朝天的《林子兵法》,直接将其中最重要的一篇“计谋篇”的名言“兵不厌诈”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