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郡有个姓某的人,一直以耍蛇为谋生的手段。他曾经养了两条经过驯服的蛇,都是青色的,其中体型较大的那条蛇,他唤作大青,小一些的叫二青。二青的额头有个红色的斑点,格外灵巧温顺,无论怎样让它盘旋舞动,它都能做得恰到好处。耍蛇人对二青喜爱有加,待它与其他蛇都不一样。
一年过去了,大青不幸死去,耍蛇人心里想着要找一条蛇来补上大青的空缺,可一直没来得及去做。一天夜里,耍蛇人借宿在一座山寺里。第二天清晨,他打开装蛇的竹箱,却发现二青也不见了踪影。耍蛇人懊恼悔恨得几乎不想活了。他在周围拼命地寻找,大声呼喊二青的名字,可始终没有一点线索。不过,以往每当遇到草木茂盛的地方,耍蛇人总会把二青放出去,让它自由自在地活动一会儿,它随后就会自己回来。因为这个缘故,耍蛇人心里还抱着一丝希望,盼着二青能像往常一样自己出现。于是他就坐在那里等,眼看着太阳渐渐升高,他终于绝望了,只能怏怏不乐地继续赶路。
刚走出没多远,耍蛇人就听到路边的柴草堆里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他停下脚步,惊愕地朝那边望去,惊喜地发现竟是二青回来了。他心中大喜,感觉就像找回了无比珍贵的宝物。耍蛇人把担子放在路边,停下来休息,二青也立刻停了下来。这时,耍蛇人看到二青的身后还跟着一条小蛇。他抚摸着二青说:“我还以为你一去不回了呢。这条小蛇是你给我带来的伙伴吗?”说着,他拿出食物喂给它们,也给小蛇喂食。小蛇虽然没有离开,但却瑟缩着不敢吃东西。二青便把食物含在嘴里,像是主人在礼让客人一样,喂给小蛇。耍蛇人又喂了一次,小蛇这才吃起来。吃完后,小蛇就跟着二青一起钻进了竹箱里。
耍蛇人带着它们四处奔波,教导小蛇各种表演技巧。小蛇学得很快,一举一动都合乎要求,和二青没有一点差别,于是耍蛇人给它取名叫小青。此后,耍蛇人带着二青和小青四处表演技艺,赚了不少钱。
一般来说,耍蛇人养的表演蛇,长度通常以二尺为标准,太大了就会太重,不方便表演,往往就会更换。因为二青特别温顺驯服,所以耍蛇人一直没有舍弃它。又过了两三年,二青长到了三尺多长,它一躺下,整个竹箱都被占满了,耍蛇人于是决定放它回归自然。一天,耍蛇人来到淄邑东山的一处地方,喂给二青美味的食物,然后诚心地祈祷,把它放走了。二青离开后,没过多久又回来了,在竹箱外蜿蜒爬行。耍蛇人挥挥手说:“走吧!这世上没有百年不散的宴席。你从此在大山深谷中隐居,必定能成为神龙,竹箱里怎么能长久地待下去呢?”二青这才离去。耍蛇人目送着它。可二青很快又回来了,怎么赶它都不走,还用头去撞竹箱。竹箱里的小青也跟着震动起来。耍蛇人恍然大悟,说:“难道你是想和小青告别吗?”于是打开竹箱。小青立刻钻了出来,和二青交头接耳,吐着舌头,好像在互相诉说着什么。之后,两条蛇慢慢游走了。耍蛇人原以为小青不会再回来了,没想到一会儿工夫,小青独自慢慢地爬了回来,径直钻进竹箱里躺下。
从那以后,耍蛇人一直在留意寻找合适的小蛇,可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而小青也渐渐长大,不再适合用来表演了。后来,耍蛇人得到了一条蛇,也还算温顺,但终究比不上小青那么出色。此时小青已经长得像小孩的手臂那么粗了。
在这之前,二青在山里的时候,砍柴的人经常能看到它。又过了几年,二青长得有好几尺长,身围像碗口那么粗,还渐渐开始追逐路人。因此,过往的行人都互相告诫,不敢从它经常出没的那条路走。
有一天,耍蛇人恰好经过那个地方,二青突然像风一样猛地窜了出来。耍蛇人吓得拼命奔跑,二青追得更急了。耍蛇人回头一看,二青已经快追上了,可仔细一看它的脑袋,那红色的斑点依旧清晰可见,这才认出它是二青。耍蛇人赶忙放下担子,大声呼喊:“二青,二青!”二青立刻停了下来。它昂首望着耍蛇人,过了好一会儿,才纵身绕到耍蛇人身上,就像过去表演时那样。耍蛇人感觉它并没有恶意,只是它身体太重了,自己承受不住它的缠绕,只好倒在地上,一边呼喊一边祈祷,二青这才松开了他。接着,二青又用头去撞竹箱。耍蛇人明白了它的意思,打开竹箱放出了小青。两条蛇一见面,就像饴糖一样缠绕在一起,过了很久才分开。耍蛇人便对小青说:“我早就想和你分别了,如今你有伙伴了。”又对二青说:“原本是你把它带来的,现在还请你把它带走。我再叮嘱一句:深山里不缺吃的和喝的,你们不要去惊扰行人,以免触犯天怒受到惩罚。”两条蛇低下头,似乎听懂了他的话。它们很快起身,二青在前,小青在后,所过之处,林木都被分开。耍蛇人站在那里,一直望着它们,直到看不见了才离开。从那以后,行人又可以像往常一样从那条路经过了,只是谁也不知道二青和小青去了哪里。
异史氏说:蛇,不过是一种愚笨的动物罢了,却能对故人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而且还能听从别人的劝告,迅速改正自己的行为。让人感到奇怪的是,那些衣冠楚楚的人,有的对交往了十年的挚友,有的对几代人都蒙受其恩的主人,却常常想着落井下石。还有些人,面对别人真诚的劝告,却顽固不化,丝毫不理会,甚至还会生气地把对方当作仇人。相比之下,这些人连蛇都不如,实在是太令人羞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