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峰师伯掏出手机递给小六,让小六打开相册自己看。
小六翻开相册全是美女和凯峰师伯的合照,一直往下面翻,终于看到了不得了的东西。
明公陈万财公之碑
公讳万财,陈氏一族之俊彦,万历年间陈家庄县令,生于癸巳年庚申月辛卯日。公自幼聪慧,敏而好学,胸怀壮志,心系家国。弱冠之年,即崭露头角,凭学识与才略踏入仕途,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为官生涯。
初任陈家庄县令,公心系民生,洞察民间疾苦,以非凡的智慧和果敢的举措,整治地方弊政,兴修水利,劝课农桑,使得陈家庄百业俱兴,百姓安居乐业,一时政通人和,声名远扬。因其政绩卓着,公屡获升迁,历任转运副使、漕运都督等要职。在转运任上,公精心调度,优化运输路线,提高了物资转运效率,保障了国家物资的及时供应;转任漕运都督后,公整顿漕运秩序,加强河道治理,打击漕运腐败,使漕运这一国家经济命脉畅通无阻,为国家的繁荣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功高盖世。
公不仅在仕途上成就斐然,在为人处世方面亦堪称楷模。他为人正直,廉洁奉公,不慕名利,秉持着公正无私的原则处理事务,深受同僚的敬重和百姓的爱戴。公乐善好施,时常接济贫困百姓,兴办义学,为寒门子弟提供读书求学的机会,为地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家族中,公更是以身作则,注重家风传承,教导子孙后代要勤奋学习、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子孙满堂,人才辈出,家族繁荣昌盛。
乙巳年丁丑月戊戌日子时,公以疾而终,享年七十三岁。噩耗传来,四方百姓悲痛不已,纷纷自发前来吊唁,缅怀公的恩德。公一生光明磊落,功绩卓着,虽已离世,但他的高风亮节和丰功伟绩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乙巳年丁丑月壬寅日,公入土为安。今立此碑,以志纪念,让后人铭记公的功绩和品德,传承公的精神,激励子孙后代奋发向上,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立碑人姓名 善孝
乙巳年丁丑月壬寅日入土为安
陈公万财陪葬清册
一、衣冠服饰
金丝织就蟒袍:选用顶级桑蚕丝为基底,以金丝、银线交织刺绣,五爪蟒纹绣工精细,色泽艳丽夺目,是一品大员身份与威严的象征,彰显其尊崇地位。
八宝暗纹朝服:由苏绣名匠花费数月时间精心绣制,巧妙融入八种吉祥图案,并用珍珠、宝石点缀,精致华丽,尽显皇家气派。
玉扣锦缎常服:采用上等锦缎制成,触感柔软顺滑,以温润美玉作为纽扣,剪裁合身,将其儒雅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云纹丝履:鞋面上绣有灵动飘逸的云纹,鞋底采用柔软的皮革材质,不仅穿着舒适,而且美观大方。
貂皮大氅:选用上等貂皮制成,毛质细密柔软,保暖性能极佳,边缘镶有金边,奢华尊贵之感尽显。
二、金银器具
纯金镂空熏香炉:整体造型精巧别致,炉身采用镂空工艺,雕刻有龙凤呈祥的精美图案,点燃香料后,烟雾袅袅升腾,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氛围。
金质如意:通体由纯金打造而成,如意头镶嵌着红宝石、蓝宝石等珍贵宝石,柄身刻有精美的吉祥纹饰,寓意吉祥如意。
银质餐具套装:包含餐盘、汤碗、酒杯、筷子等餐具,表面雕刻着精美的花卉图案,工艺精湛,尽显奢华。
鎏金夜壶:以铜为胎体,表面进行鎏金处理,造型别致,装饰华丽,彰显出主人的生活品质。
三、珠宝玉石
翡翠朝珠:由108颗圆润饱满的翡翠珠子串成,搭配红宝石佛头、蓝宝石记捻,色泽鲜艳,质地温润,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和田玉扳指:玉质细腻,油润有光泽,雕工精湛,线条流畅自然,是极具价值的把玩珍品。
猫眼石项链:主石猫眼石硕大,眼线清晰,周围镶嵌一圈小钻石,璀璨夺目,光芒四射。
红宝石耳坠:两颗红宝石色泽鲜艳,火彩十足,配以精致的黄金耳钩,佩戴起来摇曳生姿,尽显华贵。
羊脂白玉摆件:以整块羊脂白玉雕琢而成,造型为瑞兽麒麟,工艺精湛,寓意吉祥如意,镇宅辟邪。
四、文房雅物
端砚:取材于端州老坑,石质细腻温润,发墨如油,砚台上雕刻有山水人物图案,极具艺术价值,是文人墨客梦寐以求的珍品。
湖笔套装:精选优质羊毫、狼毫、兼毫制成,笔锋尖齐圆健,弹性十足,适合各种书体的书写,是书法创作的得力工具。
徽墨:采用传统工艺精心制作,墨质细腻,香气浓郁,书写流畅顺滑,且保存时间长久,是文房四宝中的佳品。
宣纸:质地洁白如雪,纹理清晰,吸水性强,适合书画创作,能够完美呈现笔墨的韵味和艺术效果。
象牙笔筒:以整根象牙雕刻而成,筒身雕刻有花鸟鱼虫等生动图案,栩栩如生,工艺精湛,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五、书画典籍
唐伯虎《秋风纨扇图》真迹:笔墨精妙绝伦,意境深远悠长,充分展现了唐伯虎高超的绘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文征明书法长卷:字体清秀飘逸,笔法流畅自然,是文征明书法作品中的精品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宋版《论语》:保存完好,字体清晰,印刷精美,是研究古代文化和儒家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收藏价值。
《永乐大典》残卷:作为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百科全书,其残卷也极为珍贵,对于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六、其他珍玩
沉香木摆件:造型精美,香气清幽淡雅,具有安神醒脑、舒缓身心的功效,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摆件。
紫砂壶:由宜兴名家手工制作而成,壶身造型独特,壶嘴、壶把、壶钮搭配协调,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是茶友们追捧的佳品。
青铜编钟:一套共六件,造型古朴典雅,音质优美动听,敲击时声音清脆悦耳,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象牙笏板:质地温润细腻,雕刻精美细致,是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之物,象征着身份和地位。
一比一瓷马:此瓷马依照真马尺寸一比一烧制而成,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每一处细节都刻画得极为精细,马身线条流畅,姿态矫健,釉色光亮润泽,展现出高超的制瓷工艺水平,寓意着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也能拥有奔腾的力量与活力。
凯峰不紧不慢地讲起了故事。
有一天山头上要修建凉亭,打地基的时候结果挖出一座坟墓,踏入陈万财的墓室,一股神秘而庄重的气息扑面而来。墓室呈三间屋布局,每一间约三十平米,墙壁足有五十公分厚,坚实稳固,仿若隔绝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守护着这一方神秘的地下世界。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第一间,这里被精心打造成马厩的模样。一匹一比一复刻的瓷马立于其中,其身姿矫健,肌肉线条流畅,仿若下一秒就要奋蹄狂奔。瓷马的每一处细节都被雕琢得精妙绝伦,每一根鬃毛都根根分明,栩栩如生,仿佛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一旁的马厩和马槽也被真实还原,马槽里还堆满了马儿爱吃的干草,干草色泽金黄,质感逼真,让人恍惚间以为这里是一座真实的马棚,随时会有马蹄声哒哒响起。
穿过通道,便来到了第二间的客厅。靠墙处是一座青砖砌成的土炕,炕面平整光滑。一张朱红色的漆炕桌摆放在炕中央,四四方方,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桌上放置着一个酒壶和四个酒杯,酒壶造型精美,酒杯晶莹剔透,仿佛墓主人刚刚还在这里与友人把酒言欢。厚厚的一摞被子堆放在炕角,一直顶到了墓顶,这些被子材质各异,有柔软细腻的蚕丝被,也有温暖厚实的棉被,为这冰冷的墓室增添了一丝生活的气息。而墙上的壁画更是引人注目,一边是翩翩起舞的飞天舞女,身姿轻盈,彩带飘扬,仿佛在云端自由翱翔;另一边则是把门将军,一个红脸,一个白脸,皆是圆目剑眉,神情威严,他们的目光仿佛能穿透时空,让人看了不禁心生寒颤,这些壁画色彩鲜艳,人物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从墙上走下来一般。
踏入第三间墓室,一股肃穆庄重的氛围扑面而来,让人不自觉地屏息敛气。相较于前两间,此间的空间更为深邃静谧,弥漫着厚重的历史沧桑感。
墓室正中央,摆放着一口高大的黑色棺材,周身线条流畅,漆面平整光滑,在幽暗中散发着冷峻的光泽。棺木材质上乘,纹理细密,触手温润,一看便是出自能工巧匠之手。这便是陈万财老爷的长眠之所,棺盖上雕刻着繁复精美的图案,有象征长寿的仙鹤,展翅欲飞,姿态优雅;有寓意吉祥的祥云,层层叠叠,缥缈灵动。这些图案栩栩如生,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彰显着墓主人曾经的不凡地位与威严。
在黑色棺材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口红色棺材,色彩鲜艳夺目,与中央的黑色形成鲜明对比。这两口棺材便是陈老爷两位夫人的安息之处。红色棺木上同样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左侧夫人的棺木上,多是娇艳的牡丹、高洁的兰花等花卉图案,寓意着她的温柔美丽与高雅气质;右侧夫人的棺木则以灵动的飞鸟、嬉戏的游鱼为主,展现出她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口棺材的周围,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陪葬品。金银玉器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有雕刻精美的金簪,簪头镶嵌着红宝石,娇艳欲滴;有温润细腻的玉镯,质地纯净,触手生凉。还有各种珍贵的瓷器,青花瓷瓶上绘着山水田园,粉彩瓷碗中盛着永不凋谢的花朵,件件都堪称艺术珍品。此外,还有一些古籍善本、书画作品,书页虽已泛黄,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仿佛在诉说着墓主人曾经的才情与风雅。
墓室的墙壁上,绘制着一幅幅精美的壁画。有陈老爷与两位夫人阖家欢乐的场景,他们笑容满面,其乐融融;有陈老爷在官场中意气风发的画面,他身着官服,手持笏板,神情庄重;还有一些神话传说中的场景,仙人们腾云驾雾,瑞兽们奔走嬉戏,为墓室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这些壁画色彩鲜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仿佛将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整个第三间墓室,宛如一个被时光尘封的世界,承载着陈万财老爷及其两位夫人的一生故事,静静地等待着后人去探寻、去解读。
凯峰师伯此时已醉意全无,双目放着精光一字一句的讲起来。
当时是早上六点半,村委派人叫我说有事发生过去看看,看到古墓入口时,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洞口被岁月侵蚀得有些破败,但依然能感受到它曾经的威严。我深吸一口气,打开手电筒,小心翼翼地钻了进去。
刚踏入墓室,一股潮湿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夹杂着淡淡的尘土味。通道狭窄幽暗,墙壁上长满了青苔,我的脚步在空旷的墓道里回荡,显得格外清晰。
第一间墓室出现在眼前,我瞬间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这竟是一个逼真还原的马厩!一匹高大的瓷马伫立在中央,和真马一般大小。它身姿矫健,肌肉线条流畅自然,仿佛下一秒就要扬蹄飞奔。我走近细看,瓷马的每一根鬃毛都清晰可见,根根分明,在手电筒的光线下闪烁着独特的光泽,制作工艺简直巧夺天工。一旁的马槽里,干草堆积如山,色泽金黄,还保持着原本的模样,仿佛这里刚刚还有一匹活马在津津有味地咀嚼着草料。我伸手摸了摸瓷马,触手冰凉坚硬,难以想象古人是如何将这一切打造得如此逼真。
怀着惊叹的心情,我走进了第二间墓室。这里布置成客厅的模样,青砖砌成的土炕靠墙而立,炕桌上摆放着一个酒壶和四个酒杯,朱红色的漆在微光下泛着陈旧的光泽。厚厚的被子堆叠在炕角,一直顶到墓顶,我轻轻扯了扯被子,蚕丝被的细腻触感和棉被的柔软质感同时传来,很难想象这些历经数百年的织物依然保存得如此完好。而墙上的壁画更是让我挪不开眼,飞天舞女身姿婀娜,彩带随风飘动,仿佛要从画中飞出来;把门将军面目威严,红脸的怒目圆睁,白脸的剑眉倒竖,那眼神仿佛能看穿我的灵魂,让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穿过一条狭窄的通道,我来到了第三间墓室。刚一踏入,三口棺材便映入眼帘。中间那口黑色的棺材庄严肃穆,散发着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感。左右两侧的红色棺材则显得较为艳丽,与黑色棺材相互映衬。我缓缓靠近,发现黑色棺材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龙凤呈祥,仙鹤展翅,每一处细节都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墓主人曾经的辉煌。红色棺材上的图案也各具特色,花卉飞鸟,灵动鲜活,展现出两位夫人不同的气质。
在棺材周围,堆满了各式各样的陪葬品。金银玉器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瓷器上的花纹精美绝伦,古籍书画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我拿起一件金簪,簪头的红宝石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触手温热,仿佛还残留着当年主人的温度。我小心翼翼地放下金簪,心中感慨万千,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古人智慧和技艺的结晶。
我在墓室里徘徊了许久,仔细观察着每一个角落,试图从这些古老的遗迹中探寻陈万财老爷和他两位夫人的故事。直到手电筒的电量逐渐耗尽,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座神秘的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