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据知情人士透露
“好汉饶命!我招!我招了!”
“晚了!啊打!”
袁截起身就是一个飞踢。
要怪就怪你屋子里不干净吧!
也不知道这屋子里藏着什么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玩意,比鬼还瘆人。
“说!都知道什么?”
“我真的不知道啊!那个小二送过来的时候,我就说了,这是中邪了,往我这送,我也解决不了。
马上要办庙会,我当时就说了,等到庙会的时候,把小二哥带着进里面走一圈。
是你们家掌柜的,说是最近客栈里要来戏班子,小二哥不能在客栈里待着,放我这待几天。
我……我也没想到,他当天晚上就找不到了啊!”
对方垂着眉眼,一脸苦相,这可是无妄之灾。
袁截凑过去一些,压低声音,语气却略带威胁的开口说道。
“戏班子是怎么回事?”
“每次开庙会之前,都有戏班子经过这,他们每天晚上,都在客栈里唱戏,一直到开庙会那天。
庙会当天,戏班子要进庙会拜神,然后分成两批,一批人在庙会上唱大戏,另一批人做上扮相去巡街。
等到庙会结束,戏班子就会离开。”
看来,戏班子和庙会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联系。
“我看城里,也没有沙漏和刻漏,你们怎么判断白天夜晚?还有,城里那个敲锣的,又是谁?”
难得逮着个本地人,袁截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疑问都倒出来,希望能从对方身上拿到答案。
“戏班子要是开始唱戏,那就是到了晚上。
要是戏班子没来的时候,我们一般会去庙里看一看。
城里这东南西北四个城区,每个城区里都有一座大慈娘娘庙,庙里有时炉和时香。
十二个时炉,对应十二个时辰。
庙里会有人在时炉里面烧时香,一根时香,能烧一个时辰整,香上还有刻度,能让人知道到了几刻钟。”
袁截问一句,对方就答一句,除了关于敲锣者的事情,城里的一些事情和传闻,对方还真知道不少。
比如庙会,就是庆祝驱逐瘟疫的古老庆典。
庙会当天,会非常热闹,城北那座庙里的大慈娘娘神像,会被人们请出来,接受人们的供奉朝拜。
三天之后的夜晚,戏班子会将戏服,面具之类的东西,投进火坑里,人们也可以将自己认为污秽,邪门的器物扔进火坑,像是一种净化仪式。
最后由城里的几家店铺出人手,担着大慈娘娘的神像,绕着城,走三圈,再送回庙里。
最后一个步骤,是民众们分食庙里的祭祀食物,等到分食结束,庙会就算结束。
大概要四天的时间。
医馆里,药柜顶部的那一排匣子,就是专门放置祭祀食物的,按照这倒霉蛋的说法,有些人得了癔症,或者中邪,经常出现幻觉之类的,吃这个就能好。
奇怪的风俗,袁截走在大街上,不禁摇了摇头。
他现在感觉,只要是跟鬼神沾边的风俗习惯,都有浓重的仪式痕迹。
要是有些邪修掺和进去,这些仪式,感觉随时会变成惨剧。
当时他拿到了两个神像,也就是这座城里,可能有两个神灵。
这两个神灵,看起来有些权能上的冲突。
大慈地瘟娘娘和平瘟菩萨,好像都是驱逐瘟疫的善神。
另外,根据面板的提示,这座城里,应该还有一个‘鬼王阴神’存在。
袁截也见过一些神灵,这个‘鬼王阴神’给他的感觉很不舒服,有点像是梦魇,而且感觉离他很近,所以更加危险。
所幸,可能是面板这次真的比较给力,袁截和那个‘鬼王阴神’打了个照面之后,现在还算安全。
袁截去了一趟大慈娘娘庙,占地还算宽广,大殿前面,就是十二时炉,一根大香插在时炉里,巳时炉的香,已经要烧到末尾,看来快到午时了。
可能是需要准备庙会的缘故,庙里的人们,大多都很忙碌,主要是准备米团和修建台子。
袁截在庙外的石碑,看到了大慈地瘟娘娘的故事。
总结一下,就是一个美丽女医师,痛打好色瘟鬼,于是受到诅咒,失去美丽容貌,但女医师自强不息,虽然丑陋,但善心不改,一生治病救人,四处驱逐瘟疫,最后成为神仙的故事。
柳玉莲,西州府人士。
所以,这位柳玉莲,其实是人神。
“咕噜咕噜?”
袁截鬼头鬼脑的凑到神像面前,低声咕噜两声,使用了这个让他感觉有些羞耻的技能。
【咕噜的遗言】
等了一会,没有反应,看来不在这。
袁截回到客栈,这里白天的时候倒是没有晚上热闹。
后院里,几个戏子正在练习花枪,都是活人。
左手边的二楼,有个中年男人,身形修长,显得有些精致,手里捧着个小砂壶,对着袁截点了点头,算是打了声招呼。
袁截不认识他,但想来对方应该是戏子班里的班主,或者台柱子,因为对方住的是上房。
城里跑了一天,袁截也正准备休息一会,干脆就在后院那里,搬了个小凳子,坐在那里看着他们练花枪。
花枪这东西,练的是技巧,要耍出来英武的感觉,但给人最好的观感,除了舞的漂亮,精彩之外,最关键的是要有一种和谐感。
袁截看着这花枪,心思却不自觉的飘到了当时大自在天所做出的动作上。
和谐,自然,似乎也是用舞蹈的方式体现出来的。
袁截琢磨了一下,越琢磨越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一点门路。
在梦境副本里,《大王枪》《大王拳》这两门武学,刚猛之处,在于劲力的不断催动,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在不断碰撞中,将敌人的力量反震一部分回去,导致对方的动作变缓,从而达到我方越战越勇的状态。
但如果没有《天罡步》《大王重甲》这两门武学的加持,这两门技击之术,对于自身的身体,也会产生破坏。
《天罡步》曾被云母教认为与祭祀有关,或许正是因为《天罡步》的步法中,真的脱胎于舞蹈,内藏有仪式的神韵。
袁截想着,身形也动了起来,天罡步一步踏出,原本自然的一步,此刻却莫名有种不和谐感。
袁截眉头紧锁,这种朦朦胧胧,似有还无的感觉,实在烦恼。
“这位朋友,何不上来一叙!”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袁截这一步走出来,刘生原本漫不经心的瞟了一眼,却突然品出来点不一样的滋味。
这一步,有点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