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院子门口,一对年轻的夫妻等在那边。
两个孩子一见立马像花蝴蝶一样,扑进了年轻夫妻的怀里。
“爹爹、娘亲,我们回来了~”
“我和弟弟给你们带了好吃的,嘻嘻~”
“好好好~乖,时候不早了,吃食明日我们再享用,今日早些洗漱安寝吧!
郎君,你先去歇息,明日还得去上衙,我把他们安排妥当了就来~”
“好的,那辛苦娘子了。”
“噫~怎么还有个小娃娃?”
年轻妇人走过来拉起五丫的手。
“叔叔、姨姨好~我叫梁五丫~!
是和师父,高郎中,一起来的,叨扰了~!”
说着两手拱在一起,向年轻夫妇作了个揖。
“哟~夫君,这孩子真乖呀~!好好好~
夫君,你自去歇息,我去安置几个孩子。”
说着夫妇俩一个回了院子,一个带着丫鬟领着孩子去了旁边的院子,把孩子们洗漱安置了,自去休息不提。
翌日早起,众人用毕早膳。
除过昨日的男子去上衙,那是钱家大郎,是考中了秀才的人,在衙门里得了个执事的差事。
余下众人,除了钱老夫人忙碌内宅之事,其余众人皆去对面的济世堂。
钱家除了昨日见过的大郎夫妻,还有个二郎及冠年纪,正准备议亲,在药堂帮手,应是准备接手家业的,另还有两个女儿均已嫁人。
众人到了济世堂,高郎中便挂了牌子。
济世堂本来有三个坐诊医师,钱二郎并另外两个钱老出师的徒弟,钱大夫忙不过来时也看诊,但是更多的是出诊,钱大夫唤人专门给高郎中安排个诊位。
“钱老哥,我想先向您学几日,长长见识熟悉熟悉,您看可行?
过几日我再看诊,这样岂不安心些。”
钱大夫听他这么说,心下也觉得妥当~
刚好,两个人可以继续,把各自遇到的问题再讨论讨论。
把各自觉得好的良方,再一起参谋参谋。
两个孩子在书塾学三字经启蒙。
钱老夫人便跟先生打了个招呼,让五丫也跟着一起去学几日。
这样,沈槐早上跟着两个孩子一起去学习,下午跟着两个孩子一起练字。
午休时间和下午写完字,便去对面济世堂,坐在大夫旁边不说话,默默学习。
用心记下没遇到过的问题,回去用练字作废的纸再默记下来,好多不会写的字就画圈。
主要是这个繁体字,认识的不少了,会写的不多,又不敢写拼音~
好在记忆力不错,联系上下文,自己大体知道意思就行。
晚上的时候,躺在床上,沈槐终于第一次怀念起了沈槐:
也不知道父母怎么样了,孩子怎么样了?
自己是被死亡还是失踪?
沈槐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一直疲于奔命。
终于得到了暂时的喘息,脑子里记忆便都涌了上来。
也渐渐有些接受了事实,过去的一切都化为泡影了。
眨眼间十来日过去了。
这一日下晚时分,孩子们练完字去玩了。
钱夫人来检查两个孩子的书法,发现两个孩子进步了很多,很惊奇~
就着丫鬟去把孩子们喊过来,一看只有自家两个孩子来了,心想:
我吩咐喊孩子来,小翠这丫头只喊了自家的,不会把人家那么小一孩子,一个人扔那玩吧?
“怎么只有芍儿和尧儿,小五丫呢?”
小翠还未说话,芍儿便抢先道:
“娘亲,小五丫每日练完字就去药堂的,她没有与我们一处玩游戏。”
“哦?最近你二人练字有进步呀,不知背书如何?”
“娘亲只管考我们,最近我们与小五丫一起上学,回来后小五丫路上就不停的问我们当天学的功课,一直问到我们都记得劳劳的!
练字也是先生让练的字,小五丫都比我们认真~
我们看她那么小都认真,我们最近也练得很认真,先生现在每天都夸奖我们,哼~!”
“哎哟~那真是太好了!”
说着,钱夫人移步到五丫的桌子旁。
拿起字一看,头两天的字看得出来没有基础,但是很努力的在多练。
后面一天比一天好,近一两日的字,已经比自家两个大孩子的好一些了。
又一抬手翻了翻~
这个孩子每张纸都写得很满,每天写了另外两个大孩子三份的量。
钱夫人:怪不得进步这么快呢~
难怪自己家两个孩子,跟这样的孩子一块儿都进益了。
正翻着发现一些小纸片,看着像练字纸的边角料。
小纸片上写了很多,都是关于看诊治病用药的。
钱夫人心中感慨:
这两个小傻瓜,人家小五丫哪是问你们功课呀?
人家人小鬼大,是想办法帮助你们记住功课呢~
这样的孩子,生在那样偏远的乡村,托生成了个农家女,实在是太可惜了!
怪不得傍晚时分,老在药堂看见那孩子坐在那儿,还以为是怕生去高叔旁边的,原来如此!
于是,钱夫人把东西还放到原位。
嘱咐两个孩子平时好好照应五丫妹妹,便让两人去玩了。
自此每每看到五丫,便在心里多欣赏了一分。
又过了几日,高郎中要带着五丫回去了。
高郎中虽只看诊了十几日,但是为人勤恳又温和,开药总是根据个人情况细细斟酌。
虽只有十几日,便有乡邻互相介绍来看诊,还有请上门出诊的。
短短十几日看诊费,竟然有一吊钱!
一个庄稼人家,一年到头年成不算差,才得二两银子过活开销。
沈槐:果然!只要肯吃苦肯上进,大城市的机会远远高于小地方。
这道理真是亘古不变呀!
高郎中只肯留一半,钱大夫一家拉扯得都快生气了,最后高郎中偷偷拿出五百钱,给钱大夫全家人都买了礼物。
钱大夫一家心里,都暗赞了高郎中的人品,钱夫人更是想:
小五丫这孩子是聪明~
但也是有高叔这样,人品高洁的人以身作则,这孩子才会处处这么优秀!
若过几年,这孩子还是这么个心性,怎么也得让自家两个孩子多跟她相处。
钱大夫一家,也给高郎中和五丫准备了吃食。
钱老夫人和钱夫人一合计,还给老少两根据他们日常穿衣得料子,做了一身春秋衫并一身冬袄,五丫的做得大了些自不必说。
这一日,钱夫人给孩子们告了假。
与钱老夫人一起,领着三个郡城里逛了逛。
中午吃了早中饭,依依不舍得告了别,临行前又赠了高郎中几本医书,着车夫用马车把老少两人,送往涞阳县秦大夫家。
当晚到秦师伯家,秦师伯一家自是不胜欢喜。
又苦留了一日,第三日一大早,高郎中与秦师伯一家告了别。
临行前,秦师伯又给高郎中准备了吃的用的,把背囊塞到不能再装了才作罢,高郎中便领着五丫告辞回去了。
回到放牧村,五丫爹娘看见娃出去了一趟,带回了这么多东西,惊讶得合不拢嘴。
连连感慨:祖坟上是不是冒了青烟了?
希望五丫的运道,能分点给宝柱就好了。
沈槐听着,默默翻了个白眼~
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也没法儿怪他们,但是也感激不了!
想想这次见到的秦师伯和钱大夫家,好像这种重男轻女的现象就好很多。
不知道秦师伯家以后怎么样,但是见到的钱大夫家,女儿儿子都是一起开蒙的。
五丫把吃的送了一点里长家,里长和里长奶奶脸都笑出了菊花状。
别的给了五丫爹娘,又私藏了一点,晚上分给了四个丫,把四个丫都激动坏了。
沈槐看着激动的四个丫,心里实在不是滋味。
自此,五丫又开始了每月去多水镇上工,每日学医的日子。
闲暇时一心琢磨创收问题,和如何推广两季播种的事情。
转眼金秋又到了,今年年成不太好,全村人肉眼可见的萎靡了不少。
沈槐心想着机会来了,就在心里盘算好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