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暖阳透过雕花窗棂,洒在王府的庭院中,苏瑶与萧逸尘携手漫步其间,享受着难得的宁静时光。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太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惬意。
“王爷,夫人,不好了!”王府管家神色慌张地跑来,额头上满是汗珠。
萧逸尘眉头微皱,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管家喘着粗气说道:“刚刚收到消息,边境战事吃紧,敌军攻势猛烈,我军节节败退。皇上急召王爷进宫商议对策。”
苏瑶心中一惊,她深知边境战事关乎国家安危,一旦失利,百姓必将生灵涂炭。她看向萧逸尘,眼中满是担忧与关切:“王爷,你快去吧。”
萧逸尘轻轻握了握苏瑶的手,以示安慰,随后匆匆随管家离去。
苏瑶回到房间,坐立难安。她虽不通军事,但也明白这场战争的严峻性。她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思索着自己能为国家做些什么。突然,她灵机一动,想到了自己的医术。战场上必定会有许多伤员,她可以凭借自己的医术救治他们,为前线将士尽一份力。
主意已定,苏瑶立刻开始行动。她召集王府中的丫鬟和侍卫,吩咐他们准备各种草药和医疗用具。同时,她亲自查阅医书,挑选出针对战场常见伤病的药方,命人按照药方煎制药汤。
而此时,萧逸尘正在皇宫的议政殿中,与皇帝和一众大臣商讨应对之策。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大臣们各抒己见,却始终未能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诸位爱卿,如今敌军来势汹汹,我军若不能尽快扭转战局,后果不堪设想。”皇帝满脸忧虑,眼神中透露出焦急与无奈。
一位老臣上前一步,颤巍巍地说道:“陛下,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增派援军,加强边境防御。”
另一位大臣却反驳道:“增派援军谈何容易?粮草辎重的调配、行军路线的规划,都需要时间。而且,敌军擅长骑兵突袭,我军若贸然增兵,只怕会陷入敌军的圈套。”
大臣们争论不休,萧逸尘始终沉默不语,他在心中仔细分析着局势。突然,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缓缓说道:“陛下,臣有一计。敌军虽勇猛,但他们深入我境,补给线漫长。我们可以切断他们的粮草供应,断其退路,再以精锐部队突袭,或许能扭转战局。”
皇帝听后,眼前一亮,沉思片刻后说道:“此计倒是可行。只是,切断敌军粮草供应谈何容易?敌军必定会重兵防守粮草运输线。”
萧逸尘微微颔首,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愿意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深入敌后,寻找机会切断敌军粮草。”
皇帝看着萧逸尘坚定的眼神,心中甚是欣慰,点头道:“好,朕就命你为先锋,率领五千精锐出征。务必小心行事,早日凯旋。”
萧逸尘领命退下。回到王府后,他将出征的消息告诉了苏瑶。
苏瑶听闻后,心中满是担忧,但她知道,萧逸尘身为王爷,保家卫国是他的责任。她强忍着泪水,为萧逸尘收拾行囊,准备各种衣物和用品。
“王爷,你此去一定要小心。我会在王府中为你祈福,盼你早日平安归来。”苏瑶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
萧逸尘将苏瑶拥入怀中,温柔地说道:“瑶儿,你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你在家也要照顾好自己,莫要让我担心。”
次日清晨,萧逸尘率领五千精锐部队,浩浩荡荡地奔赴边境。苏瑶站在王府门口,望着远去的军队,心中默默祈祷。
萧逸尘离开后,苏瑶全身心地投入到救治伤员的准备工作中。她在王府中设立了一个临时医馆,组织了一批有一定医学基础的丫鬟和侍卫,对他们进行简单的急救培训。同时,她还不断收集各种草药,确保医馆的药材充足。
几天后,第一批伤员从前线被送回了京城。苏瑶得知消息后,立刻带领医馆的人员前往接应。
战场上的伤员伤势各异,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伤口感染,散发着阵阵恶臭。苏瑶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投入到救治工作中。她亲自为伤员清洗伤口、缝合止血、敷药包扎,从早到晚,一刻也不停歇。
在救治伤员的过程中,苏瑶发现了一个问题。由于战场上条件艰苦,许多伤员的伤口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导致感染恶化。她意识到,仅仅在后方救治伤员是不够的,必须想办法改善前线的医疗条件。
于是,苏瑶决定亲自前往前线。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王府的管家和其他人员,众人纷纷表示反对。
“夫人,前线战事危险,您一介女流,怎么能去呢?”管家焦急地说道。
苏瑶坚定地说:“我是一名医者,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前线的将士们为了国家和百姓浴血奋战,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因为医疗条件不足而受苦。我一定要去。”
众人见苏瑶心意已决,也不再劝阻。苏瑶带着一批草药和医疗用具,以及几名经过培训的丫鬟和侍卫,踏上了前往前线的征程。
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苏瑶终于抵达了前线军营。此时,军营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士兵们来来往往,神色匆匆。
苏瑶找到军营的主将,表明了自己的来意。主将对她的到来表示欢迎,但也提醒她前线的危险。
“苏夫人,您的医术我们早有耳闻,能来前线帮忙,实在是太好了。只是这战场瞬息万变,随时都有危险,您一定要注意安全。”主将说道。
苏瑶微笑着点头,“多谢将军关心。我会小心的。现在,就请将军带我去看看伤员吧。”
在主将的带领下,苏瑶来到了军营的临时医帐。医帐中挤满了伤员,呻吟声不断。苏瑶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一阵揪痛。她立刻放下行李,开始投入到救治工作中。
苏瑶一边救治伤员,一边观察着前线的情况。她发现,由于长期的战争,士兵们的士气有些低落。为了鼓舞士气,苏瑶在救治伤员的间隙,还会给士兵们讲述一些有趣的故事,为他们加油打气。
在苏瑶的努力下,伤员们的情况逐渐好转。士兵们对她的医术和医德赞不绝口,士气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然而,就在苏瑶在前线忙碌的时候,后方却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朝中一些大臣,对萧逸尘深入敌后切断敌军粮草的计划表示质疑,他们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说萧逸尘此举是冒险之举,很可能会导致全军覆没。皇帝听后,心中也有些动摇。
苏瑶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她知道,萧逸尘的计划虽然冒险,但却是目前扭转战局的最佳办法。如果皇帝因为这些谗言而召回萧逸尘,那么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苏瑶决定给皇帝写一封信,详细阐述萧逸尘计划的可行性,以及目前前线的情况。她希望皇帝能够相信萧逸尘,支持他的计划。
信写好后,苏瑶派了一名可靠的士兵,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在等待皇帝回信的日子里,苏瑶每天都在祈祷,希望皇帝能够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决策。
几天后,皇帝的回信终于到了。苏瑶怀着忐忑的心情打开信件,看到信中的内容后,她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皇帝在信中表示,他相信萧逸尘的能力,会继续支持他的计划。同时,他还对苏瑶在前线的努力表示赞赏,希望她能够继续救治伤员,为前线将士提供帮助。
苏瑶松了一口气,她知道,这场战争的胜利或许就在不远处了。她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救治伤员的工作中,期待着萧逸尘凯旋的那一天。
而此时,萧逸尘正率领着部队,在敌后艰难地寻找着敌军的粮草运输线。他们穿越了茂密的丛林,翻过了险峻的山峰,终于发现了敌军的踪迹。
萧逸尘仔细观察着敌军的布防情况,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率领部队对敌军的粮草运输线发起了突袭。
战斗异常激烈,敌军拼死抵抗。萧逸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经过一番苦战,他们终于成功地切断了敌军的粮草供应,敌军陷入了混乱。
前线的主将得知萧逸尘得手后,立刻率领大军发起了总攻。敌军腹背受敌,很快便节节败退。我军乘胜追击,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
战争结束后,萧逸尘率领部队凯旋而归。苏瑶早早地在军营门口等候,当她看到萧逸尘的身影时,泪水夺眶而出。
萧逸尘快步走到苏瑶面前,将她紧紧拥入怀中。“瑶儿,我回来了。”
苏瑶哭着说道:“王爷,你终于平安回来了。我好想你。”
两人相拥许久,才缓缓分开。看着彼此疲惫却又充满喜悦的面容,他们知道,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回到京城后,皇帝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表彰在战争中立下战功的将士。萧逸尘和苏瑶受到了皇帝的重重赏赐,成为了京城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然而,苏瑶和萧逸尘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们知道,国家的繁荣稳定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他们将继续为国家和百姓贡献自己的力量,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