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朝内暗矢险机藏
烛火摇曳,帐内光影斑驳。顾长渊反复摩挲着手中那封薄薄的信笺,信纸的边缘已经被他捏得有些变形。来自京城的风,似乎也带着一丝寒意,穿透了厚重的帐篷,钻入他的衣领。信中语气隐晦,却字字如刀,直指他如今看似稳固的地位。朝中有人在暗中搜集他的“罪证”,欲置他于死地。是谁?又是为了什么?无数疑问盘旋在他的脑海,如同挥之不去的阴云。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久久地停留在京城的方向。千里之外的繁华都城,此刻在他眼中却如同蛰伏的猛兽,随时可能露出獠牙。边境的安稳来之不易,他耗费了无数心血才构建起如今这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绝不能因为朝堂的倾轧而功亏一篑。
“大人,可是有什么烦心事?”徐凛风的声音打破了帐内的寂静。
顾长渊转过身,将手中的信笺递给了他。徐凛风看完,眉头紧锁,沉吟片刻后说道:“大人,此事恐怕与之前的科举舞弊案有关。”
“科举舞弊案?”顾长渊回忆起几个月前,他揭露了科举考试中权贵家族作弊的丑闻,得罪了不少朝中势力。“看来,他们是怀恨在心,想借此机会报复。”
“正是。据我调查,散播大人‘罪证’的,正是那些在舞弊案中失势的家族。他们暗中勾结,意图将大人拉下马。”徐凛风语气沉稳,眼中却闪过一丝寒光。
“他们想动我,没那么容易。”顾长渊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既然他们想玩,那我就陪他们玩到底。”
接下来的几天,顾长渊一边加强边境防御,一边暗中着手调查此事。他深知,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朝堂上,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他必须步步为营,才能化解这场危机。
朴敌国奸细被严加看管,顾长渊亲自审问,试图从他口中套取更多有关朝中势力与敌国勾结的线索。然而,这奸细狡猾异常,始终守口如瓶。
边境的防御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陈工匠的技术虽然不足,但在周谋士和孙校尉牺牲前留下的图纸的帮助下,工程进度逐渐加快。李村民也积极配合,带领村民们运送物资,修筑工事。曾经对顾长渊充满误解的村民们,如今对他充满了敬佩和信任。
一切看似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顾长渊心中却始终笼罩着一层阴霾。他知道,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大人,”徐凛风快步走入帐中,神色凝重,“马将军求见。”
顾长渊心中一动,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放下手中的笔,沉声道:“请他进来。”
马将军大步流星地走进帐篷,脸上带着一丝焦急:“顾大人,末将听闻……”
顾长渊抬手打断了他,目光深邃:“马将军,不必多说,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京城的方向,语气低沉:“这场风暴,恐怕才刚刚开始……”
马将军满脸焦急,语气急促:“顾大人,末将听闻朝中有人污蔑大人,欲加之罪!末将愿与边境众将领联名上书,为大人担保,以证大人清白!”
顾长渊深吸一口气,走到马将军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沉稳却带着一丝无奈:“马将军,你的忠心我明白。但此事并非表面那么简单,联名上书,只会让事情更加复杂。”
“可是,大人……”马将军还想说什么,却被顾长渊抬手打断。
“如今边境防御初见成效,朴国蠢蠢欲动,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下。此时若是边境将领联名上书,难免落人口实,被说成结党营私,拥兵自重。”顾长渊走到地图前,指着京城的方向,“他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马将军闻言,顿时恍然大悟,额头上渗出冷汗。他明白顾长渊的担忧,若是被扣上“拥兵自重”的帽子,后果不堪设想。他重重地叹了口气,抱拳道:“是末将考虑不周,险些铸成大错。”
顾长渊点点头:“马将军一片忠心,我心中清楚。如今之计,唯有静观其变,暗中查清幕后黑手,才能彻底解决此事。”
京城,金碧辉煌的宫殿内,气氛却异常凝重。皇帝端坐在龙椅上,听着下方官员的奏报,眉头紧锁。
“陛下,臣近日收到密报,顾长渊在边境培植势力,拥兵自重,恐有不臣之心啊!”一个官员跪在地上,慷慨激昂地陈述着,仿佛亲眼所见一般。
“臣附议!顾长渊此人,素来骄横跋扈,目无王法,如今又手握重兵,不得不防啊!”另一个官员也跟着附和道。
这些官员,正是之前科举舞弊案中被顾长渊得罪的家族势力,他们买通了朝中官员,在皇帝面前进谗言,意图将顾长渊置于死地。
皇帝听着这些言辞,脸色越来越阴沉。他虽然欣赏顾长渊的才能,但也担心他功高震主,如今又听到这些官员的奏报,心中不免起了疑心。
“众卿家有何看法?”皇帝沉声问道。
一个老臣站了出来,缓缓说道:“陛下,顾长渊镇守边境多年,屡立战功,对朝廷忠心耿耿,臣以为此事还需查证,切不可听信谗言,冤枉忠良。”
“哼,忠良?他若是忠良,为何要培植私人势力,拥兵自重?”之前那官员反驳道,语气咄咄逼人。
朝堂之上,两派官员争论不休,气氛剑拔弩张。皇帝坐在龙椅上,听着这些争论,心中愈发烦躁。他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此事,朕自会查明。退朝!”
皇帝起身离开,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顾长渊的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他凝重的面容。他手中的信笺,正是来自京城的密报,上面详细地记录了朝堂上对他的指控。
“看来,他们已经按捺不住了。”顾长渊将信笺放在烛火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也好,那就让我看看,他们究竟还有什么手段。”
徐凛风站在一旁,面色凝重,一言不发。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到来……顾长渊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边境线上,眼神坚定:“传令下去,加强戒备,随时准备应对一切变故。”他顿了顿,看向徐凛风,“还有……”
“还有,密切关注朴国的动向,我总觉得,这件事和他们脱不了干系。”顾长渊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边境小村庄里,炊烟袅袅,一派祥和景象。然而,平静的表面下,却暗流涌动。村民们聚集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神色担忧。
“听说了吗?朝中有人要害顾大人!”李村民压低声音,神情紧张。
“顾大人为我们修建水渠,抵御外敌,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另一个村民难以置信地问道。
“那些当官的,就知道勾心斗角,哪管我们百姓的死活!”李村民愤愤不平地说道。
“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顾大人蒙受不白之冤!”一个年长的村民站了出来,“我们为顾大人祈福,祈求上天保佑他平安无事!”
村民们纷纷响应,在老槐树下摆上香案,虔诚地祈祷着。消息很快传回了京城,引起了不小的波动。百姓的爱戴,是官员政绩的体现,也是他们手中重要的筹码。顾长渊在边境的声望,无疑是对那些陷害他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书房内,周谋士手持羽扇,缓缓说道:“大人,如今形势对我们不利,当务之急是先稳住皇帝,表明忠心。”
顾长渊点点头:“先生所言极是。”他提笔写下一封奏折,言辞恳切,字字肺腑,表达了对皇帝的忠诚和为国效力的决心。奏折送出后,却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数日后,负责边境防御工程的陈工匠急匆匆地跑来,满头大汗:“顾大人,不好了!朝廷拨下来的物资被克扣了大半!”
顾长渊心中一沉,他知道,对方终于开始动手了。克扣物资,延误工期,一旦边境防御出现漏洞,他便会被扣上玩忽职守的罪名。
“陈工匠,你先别着急,告诉我具体情况。”顾长渊努力保持着冷静,他知道,慌乱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陈工匠详细地讲述了物资被克扣的情况,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担忧。顾长渊听完后,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边境防御工程是重中之重,不容有失。如今物资被克扣,工程进度必然会受到影响。
“大人,现在该怎么办?”徐凛风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
顾长渊走到地图前,目光扫过边境线上的每一个关隘,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知道,这是一场硬仗,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传令下去,所有工程暂停,所有人员……”他顿了顿,语气低沉,“全部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