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走私踪迹始渐明
侍卫们立刻上前,用铁锹和镐头开始挖掘。石壁后是厚厚的泥土,挖掘的进度缓慢而艰辛。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点砸在众人身上,寒冷刺骨。
“大人,要不我们先回去吧,等雨停了再来?”一个侍卫提议道。
顾长渊摇了摇头,坚定地说道:“不行,现在正是关键时刻,我们必须尽快找到突破口。”
又过了半个时辰,泥土终于被挖开,露出了一个黑漆漆的洞口。洞口不大,仅容一人通过。顾长渊率先钻了进去,徐凛风紧随其后。
洞穴内潮湿阴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借着火把微弱的光芒,他们看到洞穴深处堆放着一些箱子。顾长渊走上前,撬开一个箱子,里面装满了丝绸和瓷器。
“这些都是走私的货物。”徐凛风说道。
顾长渊仔细检查着箱子,突然,他发现箱子底部有一个特殊的标记,一个类似于鱼钩的图案。他心中一动,立刻检查其他箱子,发现每个箱子上都有相同的标记。
“这个标记很可能是走私团伙的暗号。”顾长渊沉思道,“看来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他们并没有被周御史的弹劾所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追查下去的决心。弹劾的奏折如同石沉大海,皇帝似乎并未放在心上,这给了顾长渊喘息之机。他和徐凛风改变策略,将调查的重点放在了港口周边的小岛屿上。
在搜查了数个岛屿之后,他们在一个荒凉的小岛上发现了一些被丢弃的走私货物残骸。这些残骸虽然已经被海水浸泡腐蚀,但上面依然清晰可见那个鱼钩状的标记。
与此同时,顾长渊先前对孙渔民的善意之举开始发挥作用。孙渔民看到顾长渊如此执着,内心有些动摇。他偷偷找到顾长渊,塞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个隐蔽海湾的名字,并附言道:“那里或许会有你想要的东西。”
顾长渊看着纸条,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他立刻召集人手,准备前往那个海湾一探究竟。
夜幕降临,一艘不起眼的小船悄悄驶离港口,朝着孙渔民提供的海湾驶去。船上,顾长渊望着漆黑的海面,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大人,我们真的要去吗?”徐凛风有些担忧地问道,“那个地方会不会有埋伏?”
顾长渊笑了笑,说道:“富贵险中求。我们已经走到这一步了,没有退路。”
小船在海面上航行了许久,终于抵达了目的地。这是一个被峭壁环绕的隐蔽海湾,入口狭窄,易守难攻。
“小心戒备!”顾长渊低声吩咐道。
小船缓缓驶入海湾,突然,一阵嘈杂声从远处传来……
嘈杂声越来越近,火光闪烁,几艘海盗船从黑暗中冲了出来,将顾长渊的小船团团围住。站在船头的王海盗首领,满脸横肉,手持弯刀,狞笑着看着顾长渊:“顾大人,真是巧啊,没想到会在这里碰上你。”
顾长渊心中暗叫不好,看来他们中了埋伏。他强作镇定,说道:“王首领,你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哼哼,你坏我好事,今天就让你葬身大海!”王海盗首领一声令下,海盗们纷纷跳上顾长渊的小船,挥舞着刀剑砍杀过来。
顾长渊和徐凛风拔出佩剑,与海盗们展开激战。虽然他们武艺不凡,但寡不敌众,渐渐落入下风。徐凛风一边抵挡着海盗的攻击,一边对顾长渊喊道:“大人,我们得想办法突围!”
顾长渊环顾四周,发现海湾一侧有一片礁石,心中顿时有了主意。他虚晃一招,逼退一名海盗,然后拉着徐凛风跳入水中,朝着礁石游去。
海盗们见状,纷纷跳入水中追赶。然而,礁石区域水流湍急,暗礁密布,海盗们不熟悉地形,行动受阻。顾长渊和徐凛风则凭借着精湛的水性,在礁石中穿梭躲避,最终成功摆脱了海盗的追击。
两人爬上岸,浑身湿透,狼狈不堪。顾长渊望着远去的海盗船,心中充满了疑惑。他知道这次的埋伏绝非偶然,一定是有人走漏了风声。难道是孙渔民?他不敢相信,但又不得不怀疑。
与此同时,魏官员府邸内,陈商人正向他汇报情况:“大人,一切都安排妥当了。顾长渊去了那个海湾,却扑了个空,现在还被海盗追杀,估计活不了多久了。”
魏官员满意地点了点头:“做得不错。等顾长渊一死,就再也没人能查到我们头上来了。”
陈商人犹豫了一下,说道:“大人,我总觉得事情有些蹊跷。那个海湾如此隐蔽,顾长渊是怎么知道的?”
魏官员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说道:“或许是他误打误撞吧。不管怎样,现在他已经是个死人了,不必再担心。”
顾长渊和徐凛风躲藏在一个山洞中,等待天亮。徐凛风仔细思考着最近发生的一切,从周御史的弹劾到海盗的袭击,再到那个神秘的鱼钩标记,他隐隐感觉到这些事情之间似乎有着某种联系。
“大人,”徐凛风突然开口说道,“我怀疑走私团伙背后还有更大的势力在操控。”
顾长渊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
徐凛风继续说道:“根据我们掌握的线索,这个势力很可能就在朝中,而且地位不低……”他顿了顿,目光紧紧地盯着顾长渊,“或许,我们应该把调查的重点放在……”
山洞里火光摇曳,映照着顾长渊和徐凛风凝重的面容。徐凛风将最近发生的种种事件串联起来,从周御史莫须有的弹劾,到海盗突如其来的袭击,再到那个在孙渔民船上发现的鱼钩标记,一条隐秘的线逐渐在他脑海中清晰起来。
“大人,”徐凛风沉声说道,“种种迹象表明,这走私的背后,恐怕牵扯到朝中一位位高权重的人物。”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顾长渊身上,“此人极有可能是……魏大人。”
顾长渊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魏官员,位居户部侍郎,主管漕运,确实有操纵海上走私的便利。但仅仅是怀疑,没有确凿的证据,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
“我们现在掌握的线索还不足以扳倒他。”顾长渊沉吟道,“魏官员老奸巨猾,在朝中根基深厚,稍有不慎,我们就会万劫不复。”
就在这时,从京城传来了更坏的消息。周御史继续在朝堂上大肆攻击顾长渊,声称他假借调查走私之名,实则浪费朝廷资源,扰乱沿海秩序,甚至暗示他与海盗勾结。皇帝本就对顾长渊的调查有所不满,听了周御史的谗言,更是龙颜大怒,有了收回顾长渊调查权的念头。
消息传来,顾长渊的处境更加艰难。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调查的决心。他知道,如果现在放弃,不仅前功尽弃,还会让幕后黑手更加肆无忌惮。
“凛风,”顾长渊目光坚定,“我们必须尽快找到确凿的证据,否则……”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两人都明白,否则等待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
尽管明知此去凶险万分,顾长渊还是决定再次前往那个可疑的海湾。他知道,那里很可能隐藏着解开一切谜团的关键。临行前,他拍了拍徐凛风的肩膀,说道:“京城那边,就交给你了。”
徐凛风郑重地点了点头:“大人放心,我会尽力周旋,为您争取时间。”
夜幕低垂,海风呼啸。顾长渊独自一人,驾着小船,朝着那个危机四伏的海湾驶去。他知道,这一去,很可能九死一生。
海湾里一片寂静,只有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顾长渊小心翼翼地靠近,突然,他发现了一艘形迹可疑的船只,静静地停泊在阴影之中。船上似乎没有人,但顾长渊心中却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慢慢靠近那艘船,正准备登船查看,突然,周围的礁石后涌出数十名手持刀剑的壮汉,将他的小船团团围住。为首一人,正是之前在孙渔民口中提到的走私头目——朴老大。
朴老大脸上带着阴冷的笑容,看着顾长渊,缓缓开口:“顾大人,我们又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