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绝处逢生证在握
推开房门的是钱驿卒,手里端着一碗馊掉的饭菜。他轻蔑地瞥了顾长渊一眼,将饭碗重重地放在桌子上,碗里的汤汁溅了出来,几粒米饭沾在顾长渊的衣袖上。
“吃吧,顾大人。”钱驿卒阴阳怪气地说道,“这是我们驿站最好的饭菜了。”
顾长渊没有理会他,目光依旧停留在桌子上,仿佛那碗馊饭根本不存在。他的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如何才能逃脱困境。
与此同时,徐凛风得知顾长渊被抓的消息后,心急如焚。他知道顾长渊此行凶险,但没想到他会如此轻易地落入敌人手中。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此时不能轻举妄动,否则只会打草惊蛇。他开始悄悄联系一些可以信任的人,试图找到解救顾长渊的办法。
赵驿站官员和周师爷在门外低声密谋。“就说他私闯民宅,意图盗窃。”赵驿站官员阴狠地说道,“再伪造一些证据,让他百口莫辩。”
“妙计!”周师爷附和道,“这样一来,就算有人想帮他说话,也无从下手。”
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谈话被躲在暗处的李信使听得一清二楚。李信使因为驿站的低效办事而耽误了公务,对驿站官员早已心生不满。他悄悄离开,将听到的消息告诉了陈村民。陈村民是驿站附近的村民,也深受驿站官员的剥削,对他们恨之入骨。他决定帮助顾长渊,揭露驿站官员的罪行。
顾长渊在房间里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试图找到任何可以利用的东西。他注意到墙角堆放的杂物中,有一根断裂的木棍。他悄悄地将木棍藏在衣袖中,等待着机会。
夜深人静,赵驿站官员和周师爷以为一切都安排妥当,便离开了。顾长渊趁着看守不备,用藏在衣袖中的木棍撬开了房门,悄悄地溜了出去。他按照之前看到的账簿藏匿地点,找到了那本账簿和几封信件。
账簿上清楚地记载着赵驿站官员贪污受贿的证据,而信件则是他与孙兵部侍郎勾结的铁证。顾长渊将这些证据小心地藏好,然后迅速离开了驿站。
在陈村民和李信使的帮助下,顾长渊成功地逃脱了追捕,并将证据交给了徐凛风。
徐凛风看着手中的证据,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终于找到了……”他低声说道。
第二天清晨,孙兵部侍郎在朝廷上继续鼓动其他官员弹劾顾长渊,声称他夜闯驿卒休息处是对驿站人员的不尊重,严重违反朝廷规定,要求皇帝严惩顾长渊。他话音刚落,一个身影从朝堂外走了进来……孙兵部侍郎唾沫横飞,义愤填膺地痛斥顾长渊的“罪行”。“陛下,顾长渊目无法纪,肆意妄为,其行径令人发指!微臣恳请陛下严惩此人,以儆效尤!”
几名与孙兵部侍郎关系密切的官员也纷纷附和,一时间,朝堂上对顾长渊的谴责声此起彼伏。皇帝面色阴沉,手指一下一下地敲击着龙椅扶手,目光在顾长渊和孙兵部侍郎之间来回扫视。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从朝堂外匆匆走入。来人正是徐凛风。他手捧一叠文书,径直走到皇帝面前,跪下行礼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孙兵部侍郎心中一凛,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下意识地看向顾长渊,却见对方嘴角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徐凛风将手中的文书呈上,朗声道:“这是臣收集到的关于赵驿站官员贪污受贿的证据,以及他与孙兵部侍郎勾结,陷害忠良的信件。请陛下明察!”
朝堂上一片哗然。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孙兵部侍郎,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怀疑。皇帝接过文书,仔细翻阅起来。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看完之后,猛地将文书摔在桌子上,怒喝道:“孙兵部侍郎,你可知罪?!”
孙兵部侍郎脸色惨白,嘴唇颤抖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怎么也没想到,顾长渊竟然能找到这些证据。
“来人,将孙兵部侍郎拿下!”皇帝一声令下,御林军立刻上前,将孙兵部侍郎押了下去。
与此同时,在驿站里,李信使正焦急地寻找着任何可以帮助顾长渊的证据。他明白,如果找不到证据,顾长渊很可能就被冤枉了。他几乎翻遍了整个驿站,却一无所获。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他在一个堆放杂物的偏僻角落里,发现了一个沾满灰尘的木箱。
李信使心中一动,连忙打开木箱。里面放着一本厚厚的账簿和几封信件。他翻开账簿,仔细查看里面的内容。账簿上详细记录了驿站的物资收支情况,而这些记录与赵驿站官员上报朝廷的数字完全不符。这本账簿清楚地显示了驿站官员和驿卒的贪污行为!而信件,则是赵驿站官员与当地恶霸勾结,欺压百姓的证据。
李信使心中一阵狂喜,他知道,他找到了关键的证据!他小心翼翼地将账簿和信件收好,然后迅速离开了驿站。
他一路狂奔,想要尽快将这个消息告诉徐凛风。然而,他还没跑出多远,就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迎面走来。
是陈村民和几个村民!他们手里拿着锄头、扁担,神色坚定地朝着驿站走去。
陈村民看到李信使,连忙问道:“信使大人,您这是去哪儿?”
李信使深吸一口气,压抑住内心的激动,缓缓说道:“我…我去找人……”
李信使压低声音,急促说道:“陈大哥,我找到了!我找到了赵驿站官员贪污的证据!账本和信件,都在我这里!”
陈村民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眼中迸发出惊喜的光芒。他紧紧握住李信使的手,声音颤抖着说道:“真的?太好了!信使大人,您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他转头看向身后的几个村民,激动地宣布:“兄弟们,我们有救了!信使大人找到了证据!”
村民们原本低沉的情绪瞬间被点燃,他们欢呼雀跃,纷纷围上来询问详情。听了李信使的讲述后,他们原本对驿站官员的恐惧也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愤怒和希望。
“陈大哥,”李信使面色凝重,“我得赶紧把这些证据交给徐先生,你带着乡亲们去驿站,告诉他们我找到了证据,他们一定会害怕的!我们一起去作证,揭露他们的罪行!”
陈村民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好!我们这就去!这些贪官污吏,我们早就受够了!这次,一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他挥舞着手中的锄头,带领着村民们气势汹汹地朝着驿站走去。他们一路高喊着要伸冤,要公道,原本寂静的乡村小路上,顿时充满了他们的呐喊声。
与此同时,被关押在驿站房间里的顾长渊也没有坐以待毙。他仔细观察着房间里的陈设,寻找任何可能帮助他的线索。他注意到,看守他的驿卒虽然看起来警惕,但实际上却有些懒散,经常会离开房间一会儿。
顾长渊抓住这个机会,趁着驿卒不在的时候,仔细搜索了房间。他发现墙角有一块松动的砖头,撬开之后,里面竟然藏着一个小小的木盒。木盒里放着几张纸条,上面记录着一些驿站的物资采购记录,以及一些官员和驿卒之间的私下交易。这些记录虽然零碎,但与李信使找到的账本相互印证,足以证明驿站官员的贪污行为。
顾长渊将纸条小心地藏好,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他知道,只要他能将这些证据送出去,就一定能够证明自己的清白。
不久之后,李信使带着账本和信件找到了徐凛风,并将陈村民等人的行动告知了他。徐凛风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带着证据和陈村民等人赶到驿站,当着所有人的面,揭露了赵驿站官员和钱驿卒的贪污行为。
“赵大人,钱驿卒,你们还有什么话说?”徐凛风将账本和信件甩在他们面前,语气冰冷。
赵驿站官员和周师爷脸色骤变,他们没想到顾长渊竟然能找到这些证据。赵驿站官员强装镇定,指着陈村民等人说道:“他们都是刁民,他们的证词不足为信!”
周师爷附和道:“没错,这些证据都是伪造的!是有人故意陷害我们!”
徐凛风冷笑一声,看向陈村民等人:“各位,你们可要好好说说,这赵驿站官员和钱驿卒究竟是如何欺压你们的!”
陈村民等人义愤填膺,纷纷上前,将自己遭受的剥削和欺压一一讲述出来。他们的控诉声在驿站上空回荡,字字句句都充满了愤怒和不甘。
赵驿站官员和周师爷额头上渗出了汗珠,他们交换了一个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