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劝医初成转机临
辰时刚过,惠民医馆门前便陆续停下了几辆马车。虽然顾长渊预料到接受邀请的医家不会太多,但眼前寥寥无几的马车还是让他心中一沉。徐凛风站在他身旁,低声说道:“大人,看来宋医家的影响力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
顾长渊微微颔首,神色却依旧平静。“来者是客,凛风,随我一起去迎接。”
率先走下马车的是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正是城中德高望重的张医家。他身后跟着几位年轻的弟子,眼中带着几分好奇,也带着几分警惕。顾长渊上前一步,拱手施礼道:“张老先生,您能赏光前来,顾某深感荣幸。”
张医家捋着胡须,淡淡地回了一礼:“顾大人客气了,老夫只是想来看看,大人所谓的改革,究竟是何模样。”
顾长渊将众人迎进医馆,指着焕然一新的诊室、药房和病房,详细地介绍了改革的计划。他着重强调了引进新疗法和提高医疗效率的重要性,并承诺会保障传统医家的利益。
“各位先生,我知道诸位对新疗法心存疑虑,但这些方法都是经过反复验证的,可以有效地减轻病患的痛苦,提高治愈率。”顾长渊指着一个摆放着各种草药的架子,“例如这种来自西域的草药,可以有效治疗风寒,比传统的药方更加有效。”
几位年轻的弟子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低声讨论。张医家虽然依旧面无表情,但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动摇。
与此同时,钱药商正坐在自家富丽堂皇的客厅里,听着手下汇报医馆的情况。当他听说有几位传统医家去了医馆,脸色顿时阴沉下来。“这群老家伙,竟然敢去给顾长渊捧场!”
他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去,告诉那些医家,如果他们敢支持顾长渊的改革,就别想再从我这里拿到一株药材!”
消息很快传到了医馆,几位原本有些动摇的医家顿时面露难色。他们虽然对顾长渊的改革有所期待,但钱药商的威胁让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
顾长渊察觉到了气氛的变化,不动声色地继续介绍改革计划。他知道,要真正说服这些传统医家,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就在这时,一个尖锐的声音从门外传来:“顾大人,你这是在拿病人的性命开玩笑!”宋医家带着几个弟子,气势汹汹地走了进来,他指着顾长渊,厉声说道:“这些新方法都是未经检验的,你怎敢贸然使用?万一出了事,谁来负责?”
顾长渊的目光与宋医家对视,空气中弥漫着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宋医家,你所谓的未经检验,指的是什么?难道我之前呈递给太医院的详细报告,你从未翻阅过?又或者,你所谓的检验,必须是亲眼看着病人因为保守治疗而痛苦不堪,甚至失去生命才算数?”
宋医家脸色一僵,他自然看过那些报告,也明白新疗法的优势,但他不愿承认自己的固执和偏见。“那些报告不过是纸上谈兵,谁能保证实际效果?你这是拿人命做实验!”
“实验?”顾长渊冷笑一声,“我所做的,不过是将更有效,更先进的医术带给百姓,减轻他们的痛苦。倒是宋医家你,抱着过时的做法不放,才是真正的草菅人命!”
看到几位原本有些动摇的传统医家,宋医家立刻转向他们,声情并茂地劝说道:“各位同仁,你们可千万别被顾大人蒙蔽了!这些新方法都是异端邪说,会害了病人的!想想看,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医术,岂是这些来路不明的东西能比的?”
钱药商的威胁犹在耳畔,几位医家又开始犹豫起来。张医家捋着胡须,眉头紧锁,显然内心正在进行激烈的斗争。
与此同时,在太医院里,周太医正看着顾长渊递交的改革方案,陷入了沉思。他之前对顾长渊的改革持怀疑态度,认为他年轻气盛,不懂得尊重传统。但如今看到顾长渊为了推广新疗法,不惜得罪权贵,四处奔走,他的心中开始泛起一丝涟漪。难道,自己真的错了吗?难道,这些新方法真的能改变大梁的医疗现状?他拿起一份病例,仔细研读起来,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回到惠民医馆,顾长渊与宋医家的争论还在继续。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顾长渊据理力争,一一反驳宋医家的质疑,并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和案例,证明新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空口无凭,”宋医家冷哼一声,“你说这些新方法有效,可有证据?”
顾长渊微微一笑,转头看向一旁始终沉默不语的孙大夫,“孙大夫,请你将最近治愈的病例拿给各位先生看看。”
孙大夫点点头,转身走进内室。他出来时,手中拿着厚厚一沓病例。这些病例记录了采用新方法治疗的患者情况,从病情描述到治疗过程,再到最终结果,都详细记录在案。
宋医家不屑地撇了撇嘴,“不过是些伪造的……”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张医家打断了。“宋医家,慎言。”张医家接过孙大夫递过来的病例,仔细翻看起来。其他的几位医家也纷纷围了上来,他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手中的病例,脸上的表情从怀疑到惊讶,再到震撼……
宋医家看到这一幕,心中暗叫不好。他正要开口阻止,却见孙大夫走到一个屏风前,伸手将其拉开……屏风后,赫然是几名康复的病人!他们精神矍铄,面色红润,与之前病恹恹的模样判若两人。其中一个老者,之前患有严重的肺疾,被多位大夫断言活不过三个月。如今,他却能精神抖擞地站在这里,向众人讲述新疗法的神奇效果。
“老朽本已放弃了希望,是孙大夫和顾大人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啊!”老者激动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其他几位病人也纷纷附和,讲述着自己被新疗法治愈的经历。他们的现身说法,比任何数据和案例都更有说服力。
几位传统医家面面相觑,脸上的表情复杂难辨。他们原本坚信的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心中开始动摇。
这时,陈学徒也走了过来,他热情地向几位医家介绍医馆改革后的管理模式,从药材采购到病人诊治,每个环节都井井有条,透明公开。他还特意展示了新设立的药房,里面摆放着各种价廉质优的药材,与之前李医馆掌柜囤积居奇、以次充好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各位先生,自从顾大人改革医馆以来,我们惠民医馆的病人越来越多,大家的负担也减轻了不少。以前看不起病的人,现在也能看得起病了。”陈学徒自豪地说道。
看到医馆的新气象,几位传统医家更是感到震惊。他们没想到,顾长渊的改革竟然能取得如此显着的成效。
张医家率先开口:“顾大人,老夫之前对你的改革有所误解,还请见谅。如今看来,你的新疗法确实有效,老夫愿意支持你的改革。”
其他几位医家也纷纷表态,表示愿意考虑支持改革。
宋医家见状,脸色变得铁青。他原本以为自己能说服这些医家,阻止顾长渊的改革,没想到却适得其反。他狠狠地瞪了顾长渊一眼,拂袖而去。
顾长渊看着宋医家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胜利,未来的路还很长。钱药商的威胁依然存在,他必须尽快找到应对之策。
夜幕降临,顾长渊和徐凛风在书房密谈。
“今日之事,多亏了孙大夫和陈学徒的配合。”顾长渊说道,“如今,我们已经争取到了一部分传统医家的支持,但钱药商的势力依然不容小觑。”
徐凛风点了点头:“钱药商在朝中根深蒂固,想要扳倒他并非易事。我们必须找到确凿的证据,才能将其绳之以法。”
顾长渊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已经开始调查他垄断药材的证据,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徐凛风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条,递给顾长渊:“这是我刚刚得到的消息,钱药商在城外……”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说道,“……有一个秘密仓库。”
顾长渊接过纸条,展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一个地址。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徐凛风:“今晚,我们去会会他。”
他起身走到书桌前,拿起一支笔,在一张地图上画了一个圈。
“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