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抚贵族意靖内忧
“周家?”顾长渊眉头紧锁,周家是当地一大豪族,素来保持中立,此刻派人前来,意欲何为?
“请他们进来。”杨将军下令。
不多时,一名周家家臣被带到营帐中。他恭敬地行礼道:“周家主听闻杨将军与顾大人在此抵御叛军,特命小人前来慰问,并送上一些粮草和医药。”
杨将军和顾长渊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感到有些意外。周家此举,似乎是在向他们示好。
“周家主有心了,请代我向他致谢。”杨将军说道。
“小人还有一事相告。”家臣压低声音,“家主原本打算暗中支援郑王爷,但见两位大人如此英勇,力挽狂澜,便改变了主意。”
顾长渊心中一动,看来周家是在观望局势,哪边占优势就倒向哪边。
“周家主深明大义,我等感激不尽。”顾长渊说道,“还请转告家主,朝廷定不会亏待忠义之士。”
家臣领命而去。
送走周家家臣后,杨将军长舒了一口气:“有了周家的支持,我们就能坚持更久。”
顾长渊却摇了摇头:“周家只是暂时观望,他们的支持并不牢靠。我们必须尽快平定叛乱,才能彻底稳定局势。”
他走到地图前,仔细研究着地形和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郑王爷虽然兵力众多,但粮草不足,这是我们的优势。”
“顾大人有何良策?”杨将军问道。
“我们可以派出一支精锐部队,绕到敌后,袭击他们的粮草辎重。”顾长渊指着地图上的一个位置,“此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敌军粮草囤积之地。”
杨将军仔细思考着顾长渊的计划,觉得可行,但又有些担忧:“敌军必然会派重兵把守粮草辎重,我们派出的部队恐怕凶多吉少。”
“我们可以用计调虎离山。”顾长渊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明日我亲自率领一支小队,佯攻敌军主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将军再派精锐部队奇袭他们的粮草辎重。”
杨将军听后,不禁对顾长渊的智谋佩服不已:“顾大人此计甚妙!我这就去安排。”
营帐外,陈士兵正和几个同伴围坐在一起,低声议论着这场叛乱。
“你们说,这郑王爷为什么要造反啊?”陈士兵问道。
“还能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荣华富贵!”另一个士兵说道。
“可是,朝廷对我们这些当兵的也不薄啊,每个月都有饷银,还能分到田地。”陈士兵不解地说道。
“那是朝廷对我们好,又不是郑王爷对我们好。”
“我觉得这郑王爷说得也有道理,贵族们交那么多税,凭什么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可以分到田地?”一个士兵小声嘀咕道。
“嘘!这话可不能乱说,小心被军法处置!”另一个士兵连忙提醒道。
陈士兵陷入了沉思,他觉得这场叛乱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夜深了,顾长渊站在营帐外,望着天上的繁星,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这场叛乱只是开始,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突然,一个黑影闪过,消失在夜色中……
黑影正是李太监派出的探子。他将顾长渊与杨将军的计划原原本本的汇报给了李太监,后者阴冷一笑,他知道机会来了。
翌日清晨,京城便传开了杨将军叛国,与顾长渊勾结谋反的谣言。这谣言如同野火燎原一般,迅速在朝中蔓延,使得原本就摇摆不定的官员们更加人心惶惶。一些原本支持平叛的官员开始私下串联,甚至有人暗中联络郑王爷,准备改换门庭。
顾长渊得知此事后,心中一沉。他知道这是李太监在背后捣鬼,目的是为了破坏平叛大计,好让郑王爷得逞。他立刻派徐凛风前往京城,命他稳定朝廷官员的情绪,揭穿李太监的阴谋。
“凛风,京城之事就交给你了。记住,务必稳住局势,切不可让李太监的阴谋得逞。”顾长渊郑重地嘱咐道。
徐凛风拱手领命:“主公放心,凛风定不辱使命。”
安排好京城的事宜后,顾长渊决定亲自前往周贵族的领地。他知道,周家是当地一大豪族,其态度至关重要。如果能说服周家坚定支持朝廷,那么平叛大业就成功了一半。
他只带了少量随从,快马加鞭地赶往周家。路上,他不断思考着该如何说服周家主。
与此同时,杨将军按照计划,准备对敌军的粮草辎重发动奇袭。然而,他却发现军中士气低落,士兵们都对这场叛乱心存疑虑,甚至有人开始暗中议论,说郑王爷是为了百姓才起兵造反。
“将军,士兵们的情绪很不稳定,恐怕难以完成奇袭任务。”一名副将忧心忡忡地向杨将军汇报。
杨将军眉头紧锁,他知道,如果不能及时稳定军心,那么奇袭计划必然会失败。
顾长渊抵达周家后,受到了周家主的热情款待。酒过三巡,顾长渊开始向周家主陈述利害,希望他能坚定支持朝廷,共同平定叛乱。
“周家主,如今郑王爷叛乱,朝廷危在旦夕。只有我们团结一致,才能保住江山社稷,守护百姓安宁。”顾长渊慷慨激昂地说道。
周家主沉吟片刻,缓缓说道:“顾大人所言极是,只是……”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只是老夫也听说了一些传言,说杨将军已经叛国,与顾大人勾结谋反。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顾长渊心中一凛,他知道这是李太监散布的谣言已经传到了周家。他深吸一口气,正色道:“周家主,这纯属谣言!杨将军忠心耿耿,绝不可能叛国。这都是李太监的阴谋,他想要离间我们,好让郑王爷得逞。”
“空口无凭,如何让老夫相信?”周家主似笑非笑地看着顾长渊。
顾长渊知道,必须拿出确凿的证据才能打消周家主的疑虑。他沉思片刻,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他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周家主:“这是……”
顾长渊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周家主:“这是郑王爷写给李太监的密信,信中清楚地记载了他们勾结的证据,以及陷害杨将军的阴谋。”
周家主接过信,仔细阅读起来。信上的内容让他大吃一惊,他没想到郑王爷竟然真的与李太监勾结,而且还密谋陷害忠良。他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向顾长渊:“顾大人,这封信……”
“这封信是下官冒着生命危险从李太监府中窃取出来的。下官知道,周家主一向忠君爱国,所以才敢将此事告知于您。”顾长渊语气诚恳地说道。
周家主沉默了片刻,然后将信递给身边的幕僚:“你们也看看。”
幕僚们传阅完信件后,纷纷表示震惊和愤怒。他们没想到郑王爷竟然如此阴险狡诈,竟然敢勾结宦官,陷害忠良。
“顾大人,老夫相信你了。老夫会全力支持朝廷平叛,绝不让郑王爷的阴谋得逞。”周家主语气坚定地说道。
与此同时,杨将军的军营中,陈士兵所在的部队已经所剩无几,剩下的士兵士气低落。他们亲眼目睹了战友的牺牲,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我们真的能打赢这场仗吗?”一名士兵低声问道。
“我不知道。”另一名士兵沮丧地回答。
陈士兵看着士气低落的战友们,心中充满了焦虑。他知道,如果不能及时鼓舞士气,那么这场仗就必败无疑。
就在这时,顾长渊派来的信使抵达了军营。信使带来了顾长渊的亲笔信,信中详细地讲述了郑王爷和李太监勾结的阴谋,以及朝廷平叛的决心。
杨将军将信的内容宣读给士兵们听,士兵们听后,群情激愤。他们没想到自己竟然被郑王爷和李太监欺骗了,他们纷纷表示要为死去的战友报仇,誓死保卫朝廷。
杨将军看着士气高昂的士兵们,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这场仗还有希望。
回到周家,顾长渊并没有因为周家主的承诺而放松警惕。他知道,孙谋士诡计多端,肯定还会设下圈套。
果不其然,在与周家主会面时,顾长渊遭遇了周贵族手下的刁难。他们故意提出各种苛刻的条件,想要为难顾长渊。
然而,顾长渊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口才,逐一化解了这些难题。他不仅没有被刁难住,反而逐渐赢得了周贵族手下的敬意。
“顾大人果然是名不虚传,在下佩服。”一名周家手下说道。
“顾大人如此年轻,就有如此见识,真是令人敬佩。”另一名手下也附和道。
周家主看着顾长渊的表现,心中也暗暗点头。他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
然而,这一切都在孙谋士的预料之中。他得知顾长渊去了周贵族的领地,便设下了一个圈套。
在顾长渊与周家主会面时,一名侍女端来了一杯茶。
“顾大人,请用茶。”侍女恭敬地说道。
顾长渊接过茶杯,正要喝,突然,他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香味。
他心中一凛,这香味……
“这茶……”顾长渊放下茶杯,目光锐利地看向周家主,“似乎有些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