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误引重重障目深
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书房凝重的气氛。顾长渊收起信和玉佩,沉声道:“进来。”
一名家仆匆匆入内,禀报道:“老爷,魏大人求见。”
魏大人?顾长渊与徐凛风交换了一个眼神。这位魏大人一向与郑王爷不对付,此刻登门,不知有何用意。
“请他进来。”顾长渊吩咐道。
魏大人很快便被引了进来,他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一进门便拱手道:“顾大人,事态紧急,下官不得不深夜叨扰。”
顾长渊示意他坐下,问道:“魏大人有何要事?”
魏大人压低声音,说道:“顾大人,关于郑王爷的罪行,下官又得到了一些新的消息。”他故作神秘地停顿了一下,观察着顾长渊的反应,见他神色不变,才继续说道:“据可靠消息,郑王爷私底下与北疆的蛮族有勾结,意图……”
魏大人绘声绘色地讲述着郑王爷的“罪行”,言语间充满了义愤填膺,仿佛亲眼所见一般。他描述的细节十分详尽,甚至连郑王爷与蛮族使者见面的时间、地点都说得一清二楚。
顾长渊静静地听着,心中却充满了疑惑。魏大人与郑王爷的恩怨朝野皆知,他提供的消息,不得不让人怀疑其真实性。
“魏大人可有证据?”徐凛风在一旁冷静地问道。
魏大人面色一滞,支吾道:“证据……证据还在搜集之中,但下官可以保证,此事千真万确!”
顾长渊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说道:“魏大人的情报十分重要,本官会仔细调查。”
送走魏大人后,徐凛风看向顾长渊,说道:“长渊,此事恐怕有诈。”
顾长渊赞同地点了点头,“魏大人与郑王爷的恩怨,你我都清楚。他提供的消息,未必可信。”
“但他说的如此信誓旦旦,难道只是为了陷害郑王爷?”徐凛风疑惑道。
“或许是为了转移我们的视线。”顾长渊沉吟道,“郑王爷的势力庞大,想要扳倒他并非易事。他或许是想利用魏大人,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向其他地方。”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顾长渊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将计就计。”
接下来的几天,顾长渊表面上装作相信了魏大人的话,开始调查郑王爷与蛮族勾结的“证据”。郑王爷果然暗中推波助澜,让这些谣言传得沸沸扬扬,甚至连皇上都听到了风声。
顾长渊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无辜的皇室宗亲——康王。康王一向低调,与世无争,怎么会与蛮族勾结?
顾长渊意识到,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康王与郑王爷一向交好……”徐凛风看着手中的资料,喃喃自语道。顾长渊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眼神深邃,“恐怕,有人要借刀杀人……”他将茶杯重重地放在桌上,“凛风,备马,进宫!”
顾长渊在“调查”的过程中,细细梳理魏大人提供的“证据”,发现这些所谓的证据都指向一个无辜的皇室宗亲——康王。康王一向低调,与世无争,醉心诗书字画,怎么会与蛮族勾结?他甚至连北疆都没去过。顾长渊将手中的资料重重地摔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
“这不可能!”他沉声道,“康王绝不可能与蛮族勾结。”
徐凛风拿起散落在地的资料,仔细翻阅了一遍,眉头紧锁。“的确,这些证据看起来像是拼凑出来的,漏洞百出。”他指着其中一份供词,“你看,这个证人声称亲眼看到康王与蛮族使者密会,可他描述的康王衣着与康王平日的风格完全不符。”
“有人在嫁祸康王!”顾长渊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意识到,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目的是为了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把精力放在追查康王的“罪行”上,从而忽略真正的幕后黑手。而嫁祸康王,不仅能除掉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还能进一步打击皇室的威信,可谓一石二鸟。
“魏大人提供的消息,以及郑王爷的推波助澜,都是为了将我们引向这条死胡同。”徐凛风分析道,“我们不能再被这些误导信息牵着走了。长渊,我们需要重新寻找调查方向。”
顾长渊来回踱步,思绪如潮水般翻涌。他突然停下脚步,眼神坚定地说道:“凛风,你说得对。我们不能再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我们得从源头入手,查清这桩丑闻的真相。”
“源头?”徐凛风略一思索,“你是指……最初的举报信?”
“没错!”顾长渊斩钉截铁地说,“那封匿名信中提到的走私案,才是这一切的关键。只有查清走私案的真相,才能揭开这层层迷雾,揪出真正的幕后黑手。”
“可是那封信上并没有留下任何有用的线索……”徐凛风担忧道,“而且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恐怕……”
“不,”顾长渊打断了他,“那封信中提到走私的货物是军需物资,这么大批量的货物交易,必然会在户部的记录中留下痕迹。我们去查户部的账目!”
两人立即动身,前往户部查找相关的资料。然而,当他们翻阅账册时,却发现关键年份的记录被人动过手脚。账册上的字迹虽然工整,但仔细观察,便能看出有涂改的痕迹。一些重要的数据被篡改,甚至整页都被撕去,只留下一些残缺不全的信息,根本无法拼凑出完整的交易记录。
顾长渊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紧紧地攥着手中的账册,指节泛白。“郑王爷……”他咬牙切齿地说道,“他竟然……”他猛地抬头看向徐凛风,“凛风……”
“凛风,”顾长渊的声音低沉得近乎嘶哑,“看来我们都低估了郑王爷的决心。他为了掩盖真相,竟然不惜篡改户部账册。”
徐凛风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郑王爷在朝中经营多年,根深蒂固,想要扳倒他,绝非易事。”他顿了顿,又道,“长渊,我们现在该如何是好?”
顾长渊沉默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坚毅的光芒。“越是如此,就越不能放弃。他们费尽心思掩盖真相,只能说明他们心中有鬼。我们必须找到突破口,撕开这层虚伪的面纱。”
与此同时,魏府书房内,魏大臣正焦躁地来回踱步。他的心腹匆匆走进书房,低声禀报:“大人,顾长渊去了户部,似乎发现了账册的问题。”
魏大臣脸色一变,“他果然起疑了!看来我们得加把火,让他彻底迷失方向。”他阴冷一笑,“你去安排一下,让那些知道真相的人,按照我们之前的说辞,去给顾长渊提供线索。”
“是,大人。”心腹领命而去。
魏大臣的算盘打得精妙,他深知顾长渊的性格,越是迷雾重重,他越是想要追寻真相。而他提供的这些假线索,就像迷宫中的岔路,只会让顾长渊越走越远,最终迷失在谎言的漩涡之中。
顾长渊和徐凛风回到府中,两人相对而坐,气氛凝重。桌上的茶水早已凉透,却无人问津。
“看来,我们都被耍了。”顾长渊苦笑道,“魏大人提供的线索,郑王爷的推波助澜,都是为了误导我们。”
“长渊,我们现在怎么办?”徐凛风担忧地问道。
顾长渊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凛风,你知道吗?越是身处黑暗,就越要相信光明终会到来。真相或许被掩盖,但它永远不会消失。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到那盏照亮黑暗的明灯。”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深邃的夜空,思绪万千。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猛地转过身,眼中精光一闪。
“凛风,你还记得吗?宫里有个地方,专门用来交换情报,那里鱼龙混杂,或许能找到我们想要的线索。”
徐凛风闻言,心中一惊。“你是说……那个地方?”他迟疑了一下,“可是,那个地方戒备森严,我们怎么进去?”
“我有办法。”顾长渊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明天晚上,我们去一趟皇宫。”
夜幕降临,皇宫内灯火通明,却掩盖不住暗流涌动。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潜入宫中,消失在重重宫墙之后。
与此同时,宫中另一处,一个老太监正低声吩咐手下:“盯紧顾长渊,他的一举一动,都要向我汇报。”
老太监名叫刘全,是宫中的老人,深得皇上信任。他看着手中的密报,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光。“顾长渊,你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否则……”他手中的密报,缓缓揉成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