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奸商投机惩于终
“开门!”顾长渊的声音再次响起,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厚重的仓库大门依旧紧闭,仿佛一头沉默的巨兽,顽固地抵抗着来自外界的压力。
等候片刻,大门纹丝不动。顾长渊眉峰微蹙,给了身旁的侍卫一个眼神。侍卫心领神会,上前一步,用力擂响了门环,咚咚的巨响震得门板嗡嗡作响。
终于,吱呀一声,沉重的木门缓缓打开了一条缝隙。一个獐头鼠目的管事探出头来,满脸堆笑,却掩不住眼底的慌乱:“不知顾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钱有发何在?”顾长渊并未理会管事的寒暄,直截了当地问道。
“老爷他……他今日身体抱恙,不便见客。”管事支支吾吾地答道,眼神闪烁,不敢直视顾长渊锐利的目光。
“身体抱恙?哼!”顾长渊冷笑一声,“本官今日前来,是要查验你家老爷的仓库,看看他是否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扰乱市场!让他出来接旨!”
听到“查验仓库”四个字,管事的脸色顿时变得煞白。他下意识地想要关上大门,却被一旁的侍卫一把拦住。
“顾大人,这……这恐怕不妥吧?”管事强装镇定,陪着笑脸说道,“小的主人是合法商人,所有货物都是正规渠道所得,顾大人无凭无据,就闯入民宅,恐怕于理不合啊!”
“于理不合?”顾长渊眼中闪过一丝寒芒,“本官接到举报,你家老爷囤积大量粮食,故意抬高粮价,导致百姓民不聊生,此等恶行,罄竹难书!如今证据确凿,本官岂能坐视不理?”
“顾大人,这纯属污蔑!纯属污蔑啊!”管事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声音也开始颤抖起来。他深知仓库里的情况,一旦被官兵搜查,后果不堪设想。
“是不是污蔑,搜查一番便知!”顾长渊不再与他废话,大手一挥,“来人,给我搜!”
得到命令的官兵们如潮水般涌入仓库。管事见状,脸色惨白,再也装不下去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喊道:“顾大人饶命啊!小的只是一介管事,一切都是老爷的吩咐,小的也是身不由己啊!”
顾长渊没有理会管事的哭喊,径直走进了仓库。仓库里堆积如山的货物映入眼帘,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顾长渊随意翻看了一些货物,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是粮食,而且都已经开始发霉变质。
看到这一幕,顾长渊的脸色更加阴沉。他指着那些发霉的粮食,冷冷地问道:“这些粮食,为何不及时出售?”
管事哆哆嗦嗦地答道:“这……这些粮食……是……是准备……”
“准备什么?”顾长渊逼问道。
管事支吾了半天,却始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顾长渊见状,心中已然明了。他从袖中掏出一份账簿,扔到管事面前,沉声道:“钱有发,你还有什么话说?”
管事颤抖着双手拿起账簿,只看了一眼,便瘫软在地,脸色如死灰。账簿上清楚地记载着钱有发囤积货物、哄抬物价的罪证,铁证如山,不容抵赖。
仓库外,传来马蹄声由远及近,停在了门口。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响起:“顾大人,不知有何贵干,竟如此兴师动众?”
钱有发,终于来了……
钱有发在几名家丁的簇拥下,缓缓走进仓库。他身着锦缎长袍,却难掩脸上的疲惫和慌乱。看到跪在地上的管事和堆积如山的货物,以及顾长渊手中那本账簿,他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钱有发,”顾长渊的声音如同寒冰,“你可知罪?”
钱有发强作镇定,拱手道:“顾大人,不知下官犯了何罪?竟劳烦大人亲自前来?”
顾长渊冷笑一声,将手中的账簿扔到钱有发面前,“你自己看看吧!”
钱有发颤抖着捡起账簿,翻看了几页,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账簿上详细记录着他囤积货物、哄抬物价的每一笔交易,甚至连交易的时间、地点、数量都清清楚楚。
“这……这……”钱有发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
“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想抵赖吗?”顾长渊厉声喝道。
钱有发知道事情败露,再也装不下去了。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喊道:“顾大人饶命啊!小人一时糊涂,才犯下如此大错,求大人开恩,饶小人一命!”
“饶你一命?”顾长渊冷哼一声,“你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致使百姓民不聊生,你可曾想过饶过他们?”
钱有发见求饶无用,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从袖中掏出一张银票,偷偷塞到顾长渊手中,低声说道:“顾大人,一点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还请大人笑纳。”
顾长渊一把将银票甩回钱有发的脸上,怒斥道:“钱有发,你竟敢贿赂朝廷命官!罪加一等!”
钱有发见贿赂不成,彻底绝望了。他瘫坐在地上,如同泄了气的皮球。
“徐凛风,”顾长渊转头对一旁的徐凛风说道,“打开仓库,将这些货物按照合理的价格出售给百姓,以平抑物价。”
“是!”徐凛风领命,指挥官兵打开了仓库大门。仓库里的货物琳琅满目,堆积如山。百姓们闻讯赶来,争相购买,场面热闹非凡。
看着百姓们喜笑颜开,顾长渊心中感到一丝欣慰。他知道,自己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
然而,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个尖锐的声音高喊道:“顾长渊抢夺商人财产!欺压百姓!天理不容!”
钱有发瘫坐在地上,嘴角露出一丝阴险的笑容……
人群中,几个衣衫褴褛的百姓突然高声叫嚷起来:“顾大人抢夺商人财产啦!欺压百姓啦!天理不容啊!”他们的哭喊声很快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人群开始骚动起来,原本喜笑颜开的氛围被一股不安所取代。
钱有发瘫坐在地上,脸上却浮现出一抹阴险的笑容。他知道,这些人都是他事先安排好的,就等着这一刻煽动不明真相的百姓。
顾长渊面色沉稳,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倒。他高声说道:“乡亲们,请听我说!”他的声音洪亮有力,压过了嘈杂的叫喊声。
“钱有发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你们可知一斗米如今是什么价格?一匹布如今是什么价格?你们的血汗钱都被他搜刮殆尽,你们的妻儿老小都吃不饱穿不暖,这难道不是他造成的?!”
顾长渊指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货物,“这些货物,本应以合理的价格出售给你们,让你们能够安居乐业。可是钱有发却将其囤积起来,故意抬高价格,从中牟取暴利!他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人群中渐渐安静下来,一些人开始窃窃私语。他们原本只看到顾长渊查封了钱有发的货物,以为他是仗势欺人,抢夺商人财产。现在听了顾长渊的解释,才意识到钱有发才是真正的坏人。
一个老农站出来说道:“我家的米缸都快见底了,前几天去买米,价格贵得吓人,根本买不起。要不是顾大人,我们还不知道要被他盘剥到什么时候!”
另一个妇人跟着说道:“我家孩子都快没衣服穿了,一匹布的价格比以前翻了一倍,我们哪里买得起啊!”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钱有发的罪行,他们看向钱有发的眼神充满了愤怒和鄙夷。那些被钱有发收买的人见势不妙,也渐渐停止了叫喊,悄悄地溜走了。
钱有发见阴谋败露,脸色惨白,瘫坐在地上,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顾长渊看着渐渐平息的人群,心中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成功地揭露了钱有发的真面目,也赢得了百姓的信任。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被查封的货物陆续以合理的价格出售给百姓,边关的物价也逐渐稳定下来。百姓们的生活恢复了正常,对顾长渊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尘埃落定的时候,顾长渊收到了一封密信。信中提到,边关最近流传着一些关于皇家的秘闻,似乎涉及到皇室内部的权力斗争。
顾长渊看完信,眉头紧锁。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场更大的风暴的预兆。他将信件烧毁,起身走向书房,吩咐徐凛风准备马车,他要进宫一趟。
皇宫内院,朱红色的宫墙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肃穆。刘太监早早地等候在门口,脸上堆满了笑容,见到顾长渊连忙上前行礼:“顾大人,您来了,皇上已经在里面等着您了。”他殷勤地引着顾长渊往里走,眼神却闪烁不定,暗中观察着顾长渊的一举一动……刘太监的手,有意无意地碰了碰顾长渊的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