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水利初察梗阻多
衙役们如铁桶般将顾长渊和徐凛风围住,气氛顿时剑拔弩张。顾长渊冷冷一笑:“王大人,你这是何意?本官奉旨前来监察水利工程,你却百般阻挠,莫非其中有什么猫腻不成?”
王县令脸色一变,随即恢复了那副虚伪的笑容:“顾大人说笑了,本官只是关心两位的安全,这工地嘈杂,万一出了什么意外,本官可担待不起啊。”
这时,一个肥头大耳,身着锦衣的男子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正是承包这处水利工程的张承包商。他满脸堆笑地走到王县令身旁,点头哈腰道:“王大人说的是,这工地上乱糟糟的,两位大人还是早些回去休息吧。”说着,他从袖中掏出一份卷轴,递给顾长渊:“这是工程的规划图纸,顾大人若是不放心,可以仔细看看。”
顾长渊接过图纸,展开一看,眉头顿时紧锁。这图纸上所绘的材料规格与现场所用的明显不符,而且一些关键的结构设计也与朝廷的标准大相径庭。他指着图纸上的一处,冷声问道:“张老板,这图纸上写的是上等青石,可为何现场用的却是劣质的黄石?这其中的差别,你作何解释?”
张承包商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便恢复了镇定,他强词夺理道:“顾大人有所不知,这上等青石运输不易,为了赶工期,我们才临时改用了黄石。这黄石虽然质地稍逊,但经过特殊处理,其坚固程度并不比青石差。”
“特殊处理?”顾长渊冷笑一声,“什么样的特殊处理能让黄石拥有青石的强度?张老板,你莫不是把本官当傻子不成?”
张承包商还想狡辩,却被王县令一个眼神制止了。王县令上前一步,挡在张承包商面前,皮笑肉不笑地说道:“顾大人,这工程的事情,本官自会处理,就不劳烦您费心了。来人,送客!”
衙役们再次上前,试图将顾长渊和徐凛风强行带离工地。徐凛风见状,低声对顾长渊说道:“大人,看来这王县令和张承包商是铁了心要阻拦我们,不如我们先回去从长计议。”
顾长渊目光扫过周围,注意到一个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的老工匠。他心中一动,对徐凛风使了个眼色,然后突然高声道:“慢着!本官还有一事要问。”他指着那名老工匠,对王县令说道:“这位老人家似乎对这工程颇为了解,本官想问问他的看法。”
王县令脸色微变,下意识地挡在了老工匠面前,干笑道:“顾大人,这老人家年纪大了,说话颠三倒四的,您还是别问他了。”
顾长渊却绕过王县令,走到老工匠面前,和蔼地问道:“老人家,不必害怕,你只管说实话,朝廷会为你做主的。”
老工匠抬起头,看了看顾长渊,又看了看身后的王县令,嘴唇颤抖着,却不敢开口说话。顾长渊心中一沉,看来这其中另有隐情……他拍了拍老工匠的肩膀,轻声道:“老人家,你放心,我一定会查明真相的。”然后转身对王县令说道:“王大人,你如此阻拦,莫非是怕我查出什么对你不利的事情来?”
王县令额角渗出汗珠,强作镇定道:“顾大人言重了,本官只是担心大人误信谗言,耽误了工程进度。”他狠狠瞪了一眼瑟缩的老工匠,警告意味十足。那老工匠名叫李工匠,是这附近有名的石匠,对工程质量问题最为了解。
顾长渊看在眼里,心中有了计较。他不再纠缠,而是对徐凛风使了个眼色,两人转身离开了工地。
回到驿站后,顾长渊立刻派人暗中寻找李工匠。傍晚时分,李工匠被带到了顾长渊面前。老人战战兢兢,不敢抬头。
“老人家,不必害怕,”顾长渊温言道,“我知道你了解实情,只要你肯说实话,我保证你的安全。”
李工匠抬起头,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希冀,却又很快黯淡下去。“大人,小的…小的不敢说啊…他们…他们会杀了我的…”
“他们是谁?”顾长渊追问。
李工匠浑身颤抖,却只是摇头,不敢吐露半个字。顾长渊知道,王县令的势力盘根错节,李工匠一个平民百姓,如何敢对抗?他叹了口气,看来只能另想办法。
就在这时,徐凛风匆匆走了进来,脸色凝重。“大人,不好了,刘御史在朝堂上参了你一本!”
顾长渊心中一沉,果然不出所料。王县令定是买通了都察院的刘御史,想要借此打压他。
“刘御史说了什么?”顾长渊问道。
“他说…说大人监察过于严苛,故意刁难地方官员,影响了工程进度,还说大人…居心叵测…”徐凛风语气中带着一丝愤慨。
顾长渊冷笑一声,这刘御史还真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他早就料到王县令不会善罢甘休,只是没想到他会如此迅速地出手。皇帝对水利工程十分重视,如今听到刘御史的奏报,心中定然已经对他产生了疑虑。
顾长渊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思考着对策。如今他腹背受敌,既要面对地方官员的阻挠,又要应付朝廷的质疑,处境可谓是举步维艰。他必须尽快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天清晨,顾长渊和徐凛风再次来到工地。然而,这次迎接他们的,不再是衙役的阻拦,而是一群群愤怒的村民。他们手里拿着锄头、扁担,将顾长渊团团围住,眼中充满了敌意。
一个村民指着顾长渊的鼻子,大声喊道:“你这个狗官!为什么要阻拦我们修水渠?你是想让我们颗粒无收吗?”
顾长渊眉头紧锁,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看向徐凛风,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担忧。“怎么回事?”
徐凛风也是一脸茫然,他低声道:“大人,我先前打探过,这些村民似乎受了人挑唆,误以为您是故意刁难工程,才导致工期延误。”
顾长渊环视四周,人群中隐约可见几个熟悉的身影,正是王县令的衙役。他心中冷笑,看来王县令为了阻止他调查,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各位乡亲,”顾长渊提高了声音,试图解释,“我来这里是为了监察工程质量,并非阻拦修建水渠。恰恰相反,我希望这条水渠能够尽快建好,造福百姓。”
然而,他的解释却被村民们的叫骂声淹没。“你骗人!我们都看到了,你昨天故意找茬,不让工匠们干活!”一个村民激动地喊道。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人惊呼:“看!他把堤坝弄坏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新修的堤坝一角出现了一道裂缝,正缓缓渗出水来。村民们顿时更加愤怒,纷纷指责顾长渊故意破坏工程。
顾长渊心中一惊,他分明记得昨天检查时,堤坝还好好的。这裂缝出现的蹊跷,显然是有人故意为之。他目光扫过人群,试图找出幕后黑手,却见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一闪而过。
“徐凛风,你看到刚才那个人了吗?”顾长渊低声问道。
徐凛风点点头,“看到了,好像是县衙的孙师爷。”
顾长渊心中了然,这孙师爷是王县令的心腹,惯会耍些阴谋诡计。看来这堤坝的裂缝,也是他暗中搞的鬼。
“乡亲们,这堤坝的裂缝并非我所为,而是有人故意陷害!”顾长渊再次试图解释,然而,村民们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去他的话。他们挥舞着手中的锄头扁担,步步紧逼,眼看就要动手。
徐凛风见状,连忙挡在顾长渊身前,“保护大人!”
几名随行的侍卫也立刻拔刀相向,与村民们对峙起来。场面一度混乱不堪。
顾长渊知道,此时此刻,再多的解释也是徒劳。他必须尽快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他沉声道:“徐凛风,我们先离开这里。”
两人在侍卫的护送下,艰难地穿过人群,离开了工地。回到驿站后,顾长渊立刻派人暗中调查堤坝裂缝的真相,以及孙师爷的行踪。
夜幕降临,驿站内灯火通明。顾长渊坐在桌前,眉头紧锁,手中拿着一份刚刚送来的密报。密报上写着:孙师爷今晚去了县衙,而且…待了很久才离开。
顾长渊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猛地站起身,对徐凛风说道:“走,我们去县衙!”
徐凛风有些担忧,“大人,现在去县衙,会不会太冒险了?”
顾长渊冷笑一声,“富贵险中求,我倒要看看,这王县令和孙师爷究竟在搞什么鬼!”说罢,他大步流星地走出了驿站,徐凛风紧随其后。县衙的大门紧闭,夜色中显得格外森严。顾长渊示意徐凛风上前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