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丞相王永恩的盛情款待下,李昂住进了丞相府一处清幽雅致的庭院。每日,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精致的茶点与香醇的美酒从未断过,伺候的下人也是毕恭毕敬,礼数周全。然而,这优渥的生活并未让李昂感到丝毫惬意。
庭院里,繁花似锦,蝶舞翩跹,可李昂却无心欣赏。他双手背在身后,眉头拧成了个“川”字,在曲折的回廊中不停地踱步。每走一步,他的鞋底与石板地面摩擦,发出沉闷的声响 ,仿佛在叩问着这场毫无动静的出征。他时不时抬眼望向那四角的天空,目光中满是焦虑与急切,嘴里还不自觉地喃喃自语:“太原城危在旦夕,怎么还不出兵?”到了夜晚,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双手紧紧抓着被角,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太原城百姓在金兵威胁下的惊恐面容,以及守城将士们疲惫却仍坚守的身影,这些画面如针一般刺痛他的心,让他难以入眠。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永恩似乎忘记了出兵救援太原这至关重要的事,从未找李昂讨论过出征的相关事宜。李昂心中的焦急如熊熊烈火,越烧越旺。他再也按捺不住。这天,天色阴沉,铅云如墨,沉甸甸地压向大地,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李昂快马加鞭赶到丞相府正厅,一路上狂风呼啸,卷起路边的沙石,打在他的脸上生疼。他翻身下马,将缰绳随意地扔给迎上来的小厮,大步流星地朝着府内走去。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牙关紧咬,脸上写满了焦急与愤懑。丞相府朱红的大门紧闭,在这压抑的天色下,透着一股森严的气势。门童见是李昂,平日里就听闻这位武林盟主的大名,如今亲眼见到,哪敢怠慢,连忙小跑着上前,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腰都快弯成了九十度,说道:“李盟主,您可算来了,快请进!”说罢,迅速推开厚重的大门,将李昂引入府中。
沿着蜿蜒曲折的回廊前行,两侧的假山池沼在黯淡的天色下显得格外阴森,池中的残荷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发出细微的声响,仿佛也在为太原城的命运而悲叹。李昂却无心欣赏这丞相府中的景致,他的脚步急促而沉重,双手不自觉地握成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的脑海中全是太原城百姓惊恐的面容和守城将士们疲惫却坚定的身影,心中只盼着能快点见到王永恩,让救援行动立刻展开。
王永恩正在书房中悠闲地品着茶,茶香袅袅升腾,他半眯着眼,身体慵懒地靠在太师椅上,沉浸在这片刻的宁静之中,似乎外界的纷扰都与他无关。听到脚步声由远及近,他微微睁开眼,眼皮只是轻轻一抬,看到李昂匆匆而来,神色中带着几分急切与焦虑,微微一怔,随即放下手中那精致的茶杯,动作不紧不慢,先是轻轻拂了拂衣袖,才缓缓起身相迎。
“李盟主,今日何事如此匆忙?”王永恩脸上带着似有若无的微笑,嘴角微微上扬,不紧不慢地问道,语气中透着一股上位者的从容与傲慢,仿佛对太原城的危机毫不在意。
李昂顾不上寒暄,连粗气都没喘匀,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双手在空中挥舞了一下,便直接说道:“丞相,如今距朝会已过去多日,可仍无出征的动静,太原城危在旦夕啊!虽目前得知金兵只是整装待发,准备进攻太原,但尚未真正发起进攻,可一旦他们动手,太原城怕是难以抵挡。我们必须抓住这最后的时机,赶紧出兵!”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期待,身体前倾,仿佛想要把自己的急切传递给王永恩,心中暗自祈祷王永恩能理解局势的紧迫性。
王永恩微微皱眉,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他的眉毛轻轻一挑,对于李昂的急切和打断他似乎有些不满,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他重新坐回椅子上,身体向后一靠,翘起了二郎腿,轻轻敲着桌子,不慌不忙地开口:“李盟主,此事急不得。布置重兵支援,哪有那么容易?就说粮草调配,太原路途遥远,沿途要设置多少补给点,储备多少粮草,才能保证大军往返无虞,这都得仔细核算。稍有差池,前线将士就要饿肚子,仗还怎么打?”他一边说,一边用手轻轻抚摸着茶杯,眼神漫不经心地在茶杯上打转,似乎在强调这些事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可在李昂听来,这些不过是拖延的借口。
李昂心急如焚,再也忍不住打断道:“丞相,时间紧迫啊!”他向前跨了一大步,双手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都跟着晃了晃,“此刻金兵尚未进攻,正是我们抢先占据有利局势的好时机。一旦他们动手,太原城陷入战火,百姓要遭受多少苦难,收复失地又要付出多大代价?”他双手在空中挥舞,仿佛要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战机,心中对王永恩的拖延感到无比愤怒,却又不得不强压怒火,期望能说服他。
王永恩抬手示意李昂稍安勿躁,他的手掌在空中轻轻向下压了压,脸上依旧挂着淡淡的微笑,只是这微笑中多了几分敷衍,嘴角的弧度都显得有些僵硬。他接着道:“再者说兵力集结,各地兵马分散,要让他们按时按序抵达指定地点,得安排多少传令兵,协调多少路线,才能避免混乱和延误?还有行军路线,沿途地形复杂,哪里适合安营扎寨,哪里可能有金兵埋伏,都得提前勘察清楚。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个不需要时间筹备?”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轻轻点着桌面,说得头头是道,仿佛真的在为出兵之事尽心尽力地谋划,可李昂却觉得他只是在找理由拖延,心中的失望愈发浓重。
李昂眉头紧锁,额头上的皱纹都拧成了麻花,强压着怒火,双手抱拳,语气诚恳地说:“丞相,我深知出兵之事千头万绪,困难重重,”他微微低下头,声音也放低了些,像是在恳求,“可太原城的百姓正在水深火热中担惊受怕,我们身为大宋子民,食君之禄,怎能因这些繁琐事务而延误战机?我愿亲自带领武林中人作为先锋,先行赶往太原,为大军争取时间。丞相威望极高,人脉广泛,若能从中督促协调,必能加快出兵进程。还望丞相以国家社稷为重,莫要让陛下的信任付诸东流,莫让百姓失望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定的信念,抬头紧紧盯着王永恩,仿佛在向王永恩表明自己的决心不可动摇,同时也在恳请王永恩能有所行动,心中默默想着,只要王永恩愿意推动,事情还有转机。
王永恩被李昂逼得有些无可奈何,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镇定,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了几下,心中暗自思忖,这李昂如此执着,再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思索片刻后,他朝门外喊道:“来人,去把陈靖宇将军请来。”随后,他看向李昂,放缓了语气,脸上挤出一丝温和的笑容:“李盟主莫急,陈将军负责此次先锋部队,他来了,我们一同再议议,看看如何能加快进程。”他心里想着,或许陈靖宇能说服李昂,又或许能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既能安抚李昂,又能不打乱自己的计划,毕竟他还有自己的利益盘算,不想轻易被李昂的急切打乱节奏。
不多时,一阵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传来,陈靖宇大步迈入书房。他身着一身轻便的战甲,腰间佩着一柄锋利的长剑,剑鞘上的装饰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寒光。他身姿挺拔,犹如一棵苍松,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军人的英气,可此刻他的脸上也带着几分焦急,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满是关切。见到王永恩和李昂,他立刻抱拳行礼,手臂有力地抬起,声音洪亮地说道:“丞相,李盟主,不知唤我前来所为何事?”
李昂连忙上前一步,双手拉住陈靖宇的胳膊,说道:“陈将军,太原城危在旦夕,可至今仍未出兵,我们得赶紧想办法。如今金兵整装待发,随时可能进攻,我们不能再等了。”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仿佛陈靖宇的到来能带来一丝转机,心中暗暗希望陈靖宇能和自己站在一起,推动出兵之事。
陈靖宇面色一紧,原本就严肃的神情变得更加凝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毅与担忧,说道:“我麾下将士早已摩拳擦掌,随时可以出发,只是一直在等军令和后续安排。这些日子,将士们日日操练,都盼着能早日奔赴前线,保家卫国。”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急切的心情,对未能及时出征感到十分焦急,想到将士们的期待和太原城的危机,他的心中满是忧虑。
王永恩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副无奈的神情,他微微摇了摇头,说道:“你们所言我都明白,只是出兵之事牵扯太广。既然如此,陈将军,你先率领本部1000人马,与李盟主即刻启程前往太原城。先去稳固防守,打乱金兵的进攻节奏。我这边会加快筹备,粮草、兵力调配妥当后,马上派兵支援。”他一边说,一边观察着李昂和陈靖宇的反应,心中暗自盘算着自己的计划,想着先让这两人去探探金兵虚实,自己再做后续打算。
陈靖宇毫不犹豫,单膝跪地,右拳重重地砸在地面上,大声说道:“末将领命!定当全力以赴,在丞相援军到来前,守住太原的防线!”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向天地宣告自己的决心,心中只有保卫太原的信念,对丞相的承诺也选择相信。
李昂也抱拳道:“丞相,我与陈将军携手,拼死守护太原。望丞相言出必行,早日派兵,莫让太原百姓和守城将士失望。太原城安危,系于丞相一身,还请丞相多加费心。”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怀疑和担忧,但此刻也只能选择相信王永恩,心中默默祈祷王永恩不要食言。
王永恩点头道:“二位放心,我定不会耽搁。你们此去,务必小心,万事以大局为重。金兵尚未进攻,你们到了太原后,可先协助守军加固防御工事,制定防御策略。太原城的城墙虽坚固,但也需进一步修缮,城防器械也要检查完备。”他详细地交代着一些注意事项,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看似关心备至,可李昂和陈靖宇却无暇细究他的真实意图。
三人又匆匆商议了一些行军途中的联络暗号、紧急应对策略。联络暗号以不同的号角声和烽火信号为主,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沟通。紧急应对策略则包括遭遇金兵突袭时的撤退路线、如何利用地形进行防守反击等。商议完毕后,李昂和陈靖宇快步走出丞相府,奔赴各自的阵营,准备踏上这充满未知与凶险的救援之路,赶在金兵进攻前为太原城筑牢防线。
李昂回到自己的驻地,武林中人早已得到消息,纷纷聚集在广场上。此时,天空中飘起了零星的雨点,打在众人的身上,却浇不灭他们眼中的斗志。他们有的在擦拭兵器,有的在整理行囊,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斗志。李昂看着这些江湖豪杰,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大步走上高台,双手高高举起,大声说道:“兄弟们,我们马上就要奔赴太原,保卫家国!太原城的百姓在等着我们,大宋的江山在等着我们!让我们用热血和生命,扞卫我们的家园!”众人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压抑的气氛冲破,李昂看着这些信任自己的兄弟,心中充满了责任感,暗自发誓一定要带领大家保卫太原。
陈靖宇回到军营,将士们迅速集合。雨势渐渐变大,雨滴打在军旗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他看着这些跟随自己多年的兄弟,心中满是感慨。他站在军旗下,身姿笔挺,目光从每一个将士的脸上扫过,说道:“弟兄们,我们的机会来了!太原城危在旦夕,我们要即刻出发,去保卫我们的同胞,保卫我们的国家!此去或许九死一生,但我们是大宋的军人,保家卫国是我们的职责!”将士们纷纷握紧手中的武器,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他们早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陈靖宇看着这些同生共死的战友,心中既感动又担忧,担心不能把他们都安全带回来。
不多时,李昂带领着武林中人,陈靖宇率领着1000精锐士兵,在城外会合。两支队伍浩浩荡荡,向着太原城进发。一路上,风雨交加,泥泞的道路让行军变得艰难,但众人的步伐却坚定有力。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奏响一曲激昂的战歌。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尽快赶到太原城,为保卫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此时,在丞相府中,王永恩望着李昂和陈靖宇离去的方向,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的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心中暗自想着,这两人如此急切,正好可以先去探探金兵的虚实,自己则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谋划自己的利益。至于太原城的安危,在他心中,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他转身回到书房,重新坐下,端起那杯早已冷却的茶,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