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济世堂,一片喜气洋洋。后院的梅树开得正盛,仿佛也在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
\"爹,这身喜服您觉得如何?\"思雨拿着一件大红衣裳,笑容里藏不住喜悦。
沈明轩看着镜中的自己,有些不习惯:\"太扎眼了吧?\"
\"今天可是大喜的日子!\"思雨调皮地说,\"您和娘等了这么多年,该让全城都知道。\"
是啊,这一天,他们等了太久。
十几年前,他们在济世堂初见。那时的张若兰,是城中赫赫有名的女医者。谁能想到,这位冷艳的医者,会成为他最亲密的同伴。
\"还记得当年第一次配合治病吗?\"沈明轩笑问。
\"记得。\"思雨说,\"娘说您用的方子很奇怪,非要讨教。结果一讨教就是一整夜。\"
确实,那是他们第一次促膝长谈。从医理到人生,从古法到新知,两人越聊越投机。
\"后来。\"思雨继续说,\"你们一起创立白衣堂,一起推广新法,一起......\"
\"一起把你抚养长大。\"沈明轩接道。
正说着,外面传来敲门声。是廖大人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份特别的文书。
\"沈老弟,恭喜啊!\"廖大人满面笑容,\"这是陛下特赐的婚书,盖了御印的。\"
沈明轩接过婚书,只见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
\"兹准御医院院判沈明轩与白衣堂堂主张若兰结为夫妇......\"
\"这是太后特意安排的。\"廖大人说,\"她说,既然思雨的身世已明,这婚事更该风光些。\"
思雨在一旁抿嘴笑道:\"所以,我不仅有了亲祖母,还要给您们当个现成的证婚人?\"
\"这孩子。\"沈明轩佯装责备,却掩不住眼中的喜悦。
这时,张若兰的贴身丫鬟小翠匆匆跑来:\"大人,夫人让您去看看花轿的装饰......\"
\"这就去。\"沈明轩整整衣冠。虽然两人早已是实质上的夫妻,但今天这个仪式,他们都很重视。
来到前院,只见一顶大红花轿正在装饰。张若兰正在指挥着,看到沈明轩来,脸上飞起一抹红晕。
\"这些年。\"沈明轩轻声说,\"辛苦你了。\"
张若兰低头整理着花轿上的装饰:\"值得。\"
一个\"值得\",道尽千言万语。这些年来,他们一起经历了太多:
创立济世堂,
建立白衣堂,
推广新法,
抚养思雨,
化解危机......
每一步,都是携手同行。
\"堂主,该准备上轿了。\"白衣堂的弟子们簇拥着张若兰。
今天的张若兰一改往日的白衣胜雪,换上了大红喜服。思雨亲手为她梳妆,将一支镶嵌着红宝石的金钗插在发髻上。
\"这是......\"张若兰认出了这支金钗。
\"是我亲生母亲的遗物。\"思雨说,\"太后说,这是母亲成亲时戴的。今天,该传给您了。\"
张若兰眼中含泪:\"思雨......\"
\"您一直都是我最好的娘。\"思雨扶着她的手,\"今天,我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这么叫了。\"
济世堂外,鞭炮声此起彼伏。整条街都张灯结彩,挂满了红绸。不只是因为这是御医院院判的婚事,更因为张若兰和沈明轩在民间的声望。
\"听说白衣堂的人都来了?\"路人议论。
\"可不是!各地分堂都派人来贺喜。\"
\"难得啊,堂主和院判终于正式成亲了。\"
\"是啊,这些年他们救了多少人,教出了多少好医者......\"
花轿缓缓前行,沿途百姓纷纷献上祝福。有被他们救治过的病人,有受过指点的学徒,还有素未谋面但受过恩惠的百姓。
轿前,几个小女孩撒着花瓣。她们都是当年瘟疫中被救的孤儿,如今在济世堂学医。
\"记得第一次见您时。\"小翠在轿边说,\"您还是那个冷冰冰的女医者。谁能想到......\"
张若兰透过轿帘,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曾几何时,她也以为自己会就这样孤独一生。直到遇见他......
轿子转过一个弯,来到了城郊的一座道观。这里,是当年他们第一次合作救人的地方。
\"为什么选在这里?\"有人不解。
思雨笑着解释:\"这是我爹娘的约定。他们说,既然是因为救人结缘,就该在这里完婚。\"
道观前,沈明轩已经等候多时。他看着花轿渐近,想起当年在这里的场景: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一群染病的孤儿被送来道观。他们两人彻夜救治,配合默契。天亮时,他们相视一笑,那笑容里有惺惺相惜,也有心心相印。
\"救命的恩人来了!\"几个老道士迎出来,\"还记得当年那些孩子吗?他们都长大了......\"
确实,那些孩子如今都成才了。有的在济世堂学医,有的在白衣堂做事,个个都是社会的栋梁。
道观的大殿早已装扮一新。正中摆着一个古朴的药炉,这是他们特意安排的:不用花烛,而用药香证婚。
正午时分,阳光透过道观的琉璃瓦,洒在大殿中央。沈明轩和张若兰跪在蒲团上,面前的药炉中,沉香缓缓升腾。
太后派来的礼官宣读圣旨,廖大人作为证婚人站在一旁。但最动人的,是思雨捧着的那个特制香囊。
\"这香囊里装的。\"思雨说,\"是我们一家三口这些年用过的每一种药材,一点点收集起来的。\"
张若兰闻言,眼中泛起泪光。这些药材的香气,是他们共同的记忆:
救治病人的深夜,
研究医术的清晨,
教导学徒的午后,
讨论案例的黄昏......
\"现在。\"思雨将香囊放入药炉,\"让这些回忆,见证你们的誓言。\"
药香渐渐弥漫,沈明轩和张若兰对视一眼,开始说他们独特的誓言:
\"医者夫妻,济世同心。
此生承诺,救死扶伤。
永守医德,不负初心。
白首相依,共证医道。\"
这誓言不同于寻常的白头偕老,但在场所有人都被深深打动。因为这正是他们一生的写照。
\"真好。\"廖大人感叹,\"这才是真正的良缘。\"
殿外,白衣堂的弟子们列队站立。他们都穿着白色衣裳,胸前别着济世堂的标记。这是两个组织的正式联合,也是两颗心的最终结合。
\"师父。\"一个年轻女医者上前,\"我们想送您一份特别的礼物。\"
原来,弟子们将这些年救治过的病例整理成册,记录下每一个生命的故事。这是最好的贺礼,也是最珍贵的见证。
\"太后娘娘也有赐礼。\"太监捧上一个檀木盒子,\"这是御医院的新印,上面刻着'夫妇同心,济世为怀'。\"
这份认可来之不易,却恰如其分。因为他们本就是用医术和医德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婚礼结束时,夕阳西下。道观的钟声悠扬,伴随着药香袅袅升空。
\"娘。\"思雨抱着张若兰,\"现在我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这么喊了。\"
\"傻孩子。\"张若兰抚摸着她的秀发,\"你一直都是我最好的女儿。\"
沈明轩看着她们,心中充满感激。命运给了他第二次生命,还给了他最好的妻子和女儿。
回程路上,街坊邻居纷纷献上祝福。有人送来自制的药膳,有人献上珍藏的药材,更多的是那些发自内心的感激和祝愿。
济世堂前,灯火辉煌。医馆虽然暂停了一天诊疗,但门前依然挂着\"急诊免费\"的牌子。这是他们的坚持,即便在最特别的日子也不会改变。
\"你看。\"张若兰指着匾额,\"这就是我们的家。\"
\"是啊。\"沈明轩说,\"这里承载着我们的过去,也寄托着我们的未来。\"
思雨调皮地说:\"那我就是这个家最好的见证人啦!\"
月上枝头,济世堂内外一片温馨。药香、灯火、笑语,构成了最美的夜色。
这一天,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灵魂的共鸣,两份坚持的交汇,两个使命的延续。
从此,他们将以夫妻的名义,继续守护这份济世的初心,传承这份医者的担当,践行这份救人的誓言。
因为他们深知:
最好的姻缘,是共同的理想;
最深的爱情,是相似的坚持;
最美的未来,是携手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