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在花市前驻足。所谓花市,便是一条窄长的巷子,已是四月,牡丹、芍药开得正艳,“绿萼”月季与“紫袍玉带”的茶花争辉,花枝上露水晶莹,整条巷子已被各色花朵连成胭脂星河,花攒绮簇,蜂蝶相随。
江竹提醒青城要准备出城了,青城便没有往里走,只站在巷口,她的目光从簇拥在一团的繁花上扫过,先是拿起商贩花篮中的丁香看了看,很快放了回去,最后选中了一大把辛夷花。
她今日出山谷时闻到好几种花香,但丁香花的香味持续最久,想来是规模很大的一片丁香树林。武陵王因为他母亲的缘故,对丁香花一向在意,为了不引得他疑心,青城将丁香拿起又放下,最终选了辛夷花。此花在安阳县附近到处可见,邯平心细机敏,又知道她的习惯,定然能参透她的用心。
几人出城后,在路边的一处土坡上与武陵王会合。
江竹上前,将青城买过的东西一一拿给武陵王查看,武陵王瞥了一眼,没说什么。
武陵王依旧用青绫蒙上青城的眼睛,两人依旧是共乘一骑,一行人策马徐行,拐上山道。
与此同时,十几骑快马在官道上疾驰而过,啼声如雨,马背上的人皆是靛衣轻甲,风将他们的披风吹的猎猎作响。为首的男子一头银发,容貌俊逸,正是邯平。
青城听到马蹄奔腾声,微微转头,但她眼前被遮盖住,什么也看不到。
邯平心中似有所感,侧目望去,青城已经转过坡道,他只在天光树影中瞥见一角天青色的裙裾和几片乱舞的辛夷花瓣。
武宁司在各州的重要城镇都设有可以办差的卫所,邯平一行人入城后直接前往。
青城自松山下离开后,邯平一直在搜寻她的去向,起初两日他还能找到一些零星的标识,但渐渐地,线索越来越少,最让他心惊的是,他发现有些标识竟指向与之前全然相反的方向。
他猜到两种可能,一是秦伍等人担心被追踪,故意绕路甩掉跟踪的人,还有就是邯平最不希望发生的,那就是秦伍发现了青城在暗中留标记,于是更改了标记,让邯平无法判断出青城正在离开的方向。
他找来找去,线索彻底中断在距离松山两百里左右的地方,这几日,他用了最费时但最稳妥的办法,以线索中断的地方为起点,除去京城的方向外,其他方向以镇为中心,向四周以扇形区域查找,不论秦伍将青城带去哪里,他们总要补给,而只要补给就有可能露出行迹,无论是郊区的农家,还是城内的客栈,不可能一点线索都没有。而一旦青城有机会入城,她应该会想办法联系武宁司在当地的据点。
然而,十几日过去了,竟然一点线索都没有。
邯平原本已经追出六百里开外,意识到不对,又折返回来。
他铺开地图,用朱笔在上面做着圈画,面上愁云惨淡。
这些日子他殚精竭虑,无一日可安睡,青城于武宁司其他人是郡主,是副指挥使,可于他而言,是主帅,是公主,是人世间唯一的亲人。
他心头凄凉,眼前渐渐浮起一层水雾。
这时一个武宁卫带着墨香斋的掌柜急匆匆走了进来。
这掌柜将今日有人上门一事三言两语说明白。
邯平一听上门的是女子,整个人不受控制地跳了起来,他一把抓住掌柜的衣襟,满目猩红问道:“这女子是何模样,身量如何?”
掌柜吓了一跳,比划了一下身量,又道:“这女子带着帷帽,属下实在看不清她的面貌,她身后还跟着两个人,一看就是练家子,也许正是如此她才没有冒然接头。”
邯平心底忽然升起一丝光亮,将积压在心头多日的阴霾蓦地驱散,面上终于露出几丝欣喜。
掌柜见状,忍不住道:“邯掌使,这女子究竟是何人?”
邯平道:“是副指挥使。”
掌柜一下子愣住。
邯平走到书案旁,展开安阳县的地图,对着掌柜沉声道:“将副指挥使在城中去过的地方,接触过的人细细地说一遍,不要有一丝疏漏。”
返回山庄的路上,青城心情轻松不少,想到不久就能跟邯平联系上,她心中隐隐透着欣喜,但这欣喜没持续多久,因为她很快发现这并非来时的路。路上虽然也听到水声,但绝不是河水,更像是溪流,且不止一条。他们一路上都在策马疾行,空气中不时传来各种花香,但走了许久都没有抵达山庄,青城的一颗心渐渐下沉,直坠谷底。
她很自然地想到一种可能,那就是出山谷的路能相对快速地抵达城镇,但陡峭难行,也许是一条狭窄的山路,也有可能是一段陡崖,总之就是不为人知的小径。而从安阳镇到栖云山庄则是一段漫长的行程。这一路上应该有不少岔路,景致相似,纵使邯平找来,也极难确定她的位置。而凭着武陵王的谨慎,他定然早就在这些路上安插了眼线,一旦武宁卫前来,他们很快就能发现,而为了不暴露栖云山庄,这些人很可能伏杀武宁卫。
青城心头一阵狂跳,她暗自责怪自己太过冲动,但当时那种情况似乎又没有更好的办法,一时间,她心思百转,乱作一团麻线。
抵达山庄后,已是深夜,武陵王觉察出青城有些异样,但只当她是因为服食迷药,加之今日奔波劳累的缘故,便没有多问,只嘱咐她早点休息。
接下来几日,武陵王并未外出,但似乎十分忙碌,除了陪青城偶尔在山中骑马游玩外,青城只在吃饭时能看到他,而秦伍等人进出频繁,似乎有什么大事发生。
青城开始看似无心地打听山庄中的各种消息,唯恐听到武宁卫被抓的噩耗。
其间青城曾问过武陵王何时返回齐邕,武陵王面色凝重,只说办完一件要紧事就会离开。
青城知道他说的是祭礼一事,心中疑惑,对武陵王要祭奠的人愈发好奇。